无意中看到这本《依恋三部曲1:依恋》,一下子就吸引到我。本书的作者约翰.鲍尔比是依恋理论创始人,主要从事儿童和家庭精神病方面的医疗、教学和临床研究。这本书是《依恋三部曲》的第一部,主要内容网上都有介绍,不一一赘述。说说对我触动比较大的两个点。
一是母婴依恋关系对婴幼儿成长的重要影响。
作者认为,“对心理健康来说最基本的要素是婴幼儿体验到与母亲(或者稳定替代者)之间拥有温暖、亲密和持续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双方都感到满意和享受。”而孩子与母亲分离会相继产生抗拒、绝望和隔离。
抗拒时期:一旦母亲离开视线范围,孩童会哭,抗拒别人的安慰,急着找回母亲。
绝望:当分离的时间延长,孩童变得安静,伤心和沮丧。
隔离:孩童会避开或排斥其它人包括母亲。
可见,母亲人物的丧失会对孩子情感和心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些人长大之后,一方面会表现出“对他人提出过高的需求,在无法被满足时感到焦虑和愤怒”;另一方面,“表现为无法与人建立深层次的关系”。
小时候, 我们都能感受到失去母亲给我们带来的痛苦。而今成为父母,我们应了解并学习如何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拥有幸福的人生。
那孩子依恋到底要满足他多少合适,会不会太多就会把他“宠坏”。作者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对儿童而言,多少食物是合适的?”。
宝宝在最开始的几个月,一般都是他想要多少就给他多少,他要吃,说明他需要;不吃,也不强求。“儿童若拥有决定权,天生就可以调控自己摄入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因此,除了少数例外,母亲可以放心地将主动权交给儿童。”
“依恋行为与此相同,尤其是在最初几年。在普通的家庭中,儿童由母亲照顾,若儿童想要多少陪伴和关注母亲就提供多少,这不会给儿童带来任何伤害。因此,跟食物一样,在母亲养育方面,如果一开始就被允许做决定,儿童似乎也是天生就能令人非常满意地调控自己的“摄入”。只有儿童进入学龄前后,才会有一些场合需要温和的劝阻。”
这让我想到我家大宝。大宝一直都是我带大的,在他需要的时候我会马上去回应他,尽量满足他的需求,给他足够的安全感。
当时家人包括老公都说我太惯孩子了。其实也疑惑,到底要不要坚持,出于母亲的本能,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带他,幸好坚持下来了。2岁多开始,只要我出门跟他说妈妈出去做事情,你乖乖在家,他就会同意。对于分离,他能爽快接受,因为他知道,妈妈很快会回来。
二是对孩子哭泣的反应。
几年前看过一个帖子《美国妈妈带孩子的17个绝招》,里面有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还有什么哭声免疫训练法、延迟满足训练法,婴儿独立完整睡眠训练法……那时我还没孩子,看了还觉得讲的很有道理,想着以后有了孩子也这样做。
后来,当我真正有了孩子,我才发现这个方法实行起来非常困难,孩子哭着可怜不说,自己心里也难受。在这期间也读了很多育儿方面的书,西尔斯的《亲密育儿百科》中就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尽量去满足孩子的需求,给他足够的安全感。作为当了妈妈的我,这个观点更深入我心,我也更愿意去践行。
很多时候,孩子一哭,我们总会想尽办法让他停止哭泣,如果哭的时间长一点,甚至可能会严厉制止。理解孩子哭泣背后的需求很有必要,是饿了、渴了、哪里不舒服、还是仅仅需要抱抱?是想要引起大人注意还是想要表达情绪。
如果实在不知道原因就陪在宝宝旁边安慰他,而不是粗鲁地觉得烦躁,觉得哭泣是不对的应该修正。其实,这只是我们的限制信念,因为我们小时候就被这么对待的,所以孩子一哭刺激到我们敏感的神经,很容易失去耐心,不自觉的想去制止。
孩子哭泣,就依从自己的本能,给他足够的爱和安慰。毕竟我们成人在伤心的时候也是想要有人安慰的,更何这个小小人儿,他没安全感,唯一的依靠就是那个天天照顾的你。这个时候如果不回应,会让他觉得被抛弃,这对他来说多么恐怖的事啊!
总之,给孩子足够的爱、关注和回应,因为良好的依恋关系是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快点长大,快点变成我们希望的样子。慢下来,耐心些,细细欣赏周边的风景、看到眼前的小人,真正去陪伴他,这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当然,这本书的专业性很强,对于目前的我来说读起来觉得比较艰深。但是了解很重要,那一组组科学实验数据更具有说服力,比单纯的理论更容易让人接受。即使很多不懂,看过了也很有收获,填充了自己的知识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