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一个词始终在我脑海中出现——不可思议,大部分作者本人的体验或者他讲述的故事,都不能让我感同身受,让我觉得我是不是和他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也许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太重视思维忽视身体的结果。读完以后我觉得整本书的条理并不是很清晰,有东一锤子西一锤子的感觉,看完之后还是稀里糊涂的感觉;另外在看书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会遇到某个关键词,但是联系上下文怎么都找不到这个关键词的解释,看的让人一头雾水。不过对书中的有些段落,我还是有一些体会和思考的,下面拿出来分享一下,这些体会和思考也算是一种收获。
既然内在评价系统最健康,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却形成了外在评价系统呢?舒俊琳引用他最推崇的罗杰斯的观点说,这是因为在成长中,人们得到的积极关注是有条件积极关注;而很少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
这是第六章“跟着感觉走,成为你自己”中的一段话,有条件积极关注的逻辑是:你做到A,我才能给你B。这让我想到我和女儿相处的时候会不自觉的使用这种办法,比如,你收拾好拼图,我才能帮你把积木拿出来;你要听我讲完这本书,我才能给你讲下一本,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那这样是不是会压抑了我女儿的内心感受,让她慢慢的只表露出“可以被我接受的”“好的”行为,最终会让她形成一套外在评价系统?仔细思考后,我觉得人在群体中生活必然是要遵守一些规则,即使有的规则会违背了你的感受,但是只要你不完全的压制自己的感受,只做在别人眼中你应该做的事,只关注别人对你的评价,那一个人就不会彻底的依赖于外在评价系统,大部分人应该两种评价系统都兼而有之。这段话提醒我在以后的亲子相处中,在使用有条件积极关注这种方法时要把握好度,不能完全靠这种方法,虽然这有助于帮助孩子形成符合我期望的行为;同时应该更多的给予无条件积极关注,有时候放任孩子“我行我素”的行为也未尝不可,比如午睡的问题,我现在已经在慢慢学着不要强求她每天必须午睡,在妈妈午睡的时候,你困的话可以一起睡,不困的话可以自己玩。
在我看来,平等心,换成我自己喜欢的话语,就是尊重自己当下的境界,尊重自己内心中正在发生的事情,无论外界有何等压力,都不远离自己的内心。
这是第7章“尊重自己的真实存在”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对在团体学习中的我来说很重要。之前有一次大家谈到图书方法,突然蹦出好几个我没有听说过的词,那一个瞬间我很惶恐,觉得我怎么什么都不知道,还瞬间怀疑自己“难道我以前都不会读书吗”?静下心来想了下,我确实没有达到那些书中所说的“会读书”的状态(很多读过的书都没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还有其他这样那样的问题),圈妈和同学们提到的方法正好给我提供了学习的目标,那我就按部就班一样一样的开始了解,一样一样的去研究。正视了自己的不足之后,我就不再不安,相反很有动力。所以在这次的活动中看到大家精彩的书评时我不再焦虑,这些书评给我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我要做的是踏踏实实的看自己的书写自己的感想,希望能通过一本一本书的输入和一篇一篇感想的输出培养出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样这句话在我看书的时候也不断的提醒我对作者的观点不必全盘接受,因为即使你觉得你接受了,其实也只是在你脑海里放了那一个观点,你根本不会去采纳它,那只是一种假装。
“通过生病的方式表达不是那么正确的动力,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这是第13章“警惕可怕的心想事成”中的一句话,文中列举了好几个通过生病达到潜意识里的目的(往往与表现出的愿望相反)的事例。这句话让我想起了08年的时候一段经历,那时候我正好研三,某天突然想到去校医院看病(并没有太大的不适感),检查出来心率不齐,医生建议住院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完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就出院了。因为在同一个校区的医院住院,也没有太大的不适感,所以还是会每天去实验室完成实验。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出院前一天同病房住进来一个气胸的病人(需要每天吸氧,已经住院快一周了)。出院那天是周五,周末我回了家,周日又回到学校,周一我完成当天的实验后觉得有点感冒就又去了医院。这次事情大了,检查出来左肺95%塌陷,气胸了。当时立刻吸上氧气被救护车送到另外一个校区的医院,动了手术,结结实实的住了一个多礼拜的院。帮我检查的医生和护士都对我自己骑车去看病,没有感到明显胸闷气急感到很奇特。医生当时和我说我的年龄性别体型都不符合气胸发生的特质,也没有外伤,他也说不出发生气胸的原因。
现在想来也许第一次去医院的时候身体已经在告诉我需要休息一下,但是我没有意识到而是继续做事,第二次就直接给我来个大的,强行休息了。现在有的时候也会在很累的时候出现胸痛的感觉,让我疑神疑鬼是不是又气胸了,当充分休息之后这种感觉又消失了,这应该是身体在告诉我他坚持不住了。
“投射性认同”,也即我屡屡提到的“自恋幻觉”游戏。概括起来,这个游戏是一个三部曲:我做了A,你要做B,否则会有C。这个C,是怨气,是威胁性的信息。有时候,三部曲会简化成两部曲——我希望你做B,否则会有C。
自恋幻觉是我们的期望,而我们以为的事实却常常是“我做了A,你偏偏做了B,我要做出C”。在后面这个公式中,A和B的对比度越是强烈,我们产生C这种威胁性的情感与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两段话分别出现第26章“不含敌意的坚决”和第27章“每天给心灵片刻宁静”中。在亲子相处中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桥段“我辛辛苦苦做了早饭,你要都吃完,否则我就不高兴”,最终会以一段很不愉快的强迫吃饭做为结尾。现在回想,其实我心中想的是“我都一早起来做饭了,你偏偏一边吃一边玩,那我就一定要你吃完”,事先我就对睡眠不足又要起来做早饭存在了一种愤怒的情绪,做早饭的时候也没有征求女儿的意见想吃什么,理所当然的觉得她应该吃我做的东西,不吃早饭就是她的错。当她真的不好好吃饭的时候,我的愤怒就有了宣泄的理由,事实上是我自己在追求一种愤怒的感觉。因为她不好好吃饭并不都会以强迫吃饭做为结尾,当我自己有愤怒、不高兴、急迫的情绪是才会出现强迫吃饭的结果,甚至可以说是我主动在追求这种结果。
在很多时候当我越是想让对方做到B,对方就越有可能不做B,最后引发了我做C;反过来对方想让我做B,我也很有可能不愿意做B,或者做了B也觉得不甘心。我觉得要破解这两种局面都需要一种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看问题才有可能有效的减弱我发出的敌意或者我感受到的敌意。另外当我不得不做B的时候,我也需要告诉对方我不是因为你的威胁才去做的(在威胁下去做就会带上一点点不甘心,也就因为对方的敌意而产生敌意),是我主动去做的(不认同对方的投射,做的时候也会心情更好一些,完成以后也会更有愉悦感和成功感),这样可以把敌意终止在我这一边,以免把敌意再次传递回去引起新一轮的敌意。
不是通过思维去学文字,而是通过感受去学文字。
这句话出现在第28章“清空心灵深处的噪音”,总结了海伦·凯勒学习文字的方法。这个方法不仅是特殊孩子的特殊教育方法,也是牙牙学语的孩子学习语言的方法。识字卡片上的图像只是让孩子记住了这个词,而在实物的帮助下才会让孩子把词和东西真正的联系在一起,例如由于很少吃到菠萝,我女儿就不太会说菠萝这个词,对超市里的菠萝也熟视无睹,但是对日常经常吃的水果,她就很快掌握了那些词。而思考也是建立在感受的基础上的,缺乏感受的思考只是别人灌输的教条。就好比做菜,读再多的菜谱,不上手做一次还是不会做那道菜,也无法在菜谱的基础上做出变化最终脱离菜谱,变成你自己的菜。
最近我要开始教女儿日常的英语为她去daycare做准备,除了继续读英文绘本,听英文儿歌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她用到的东西都会用英文说一次,贴上英文小标签,日常生活中也要加大英文的比例,多多参加集体活动,让她能把英语和事物,动作真正的联系起来。
2017,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