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和大家聊了关于提升儿童写作能力的三大策略,分别是了解影响因素、调整阅读方法、注重观察和积累,那么今天要和大家说说下笔的事情。
从有表达的欲望到最终码字成文,需要一个思考、琢磨的过程,成人写东西如此,小孩子写作文亦如此。所以,我和Fiona在下笔之前,通常会干以下四件事:
构思
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孩子写着写着容易跑题,字倒是写了不少,但往往跟题目或立意差之千里,解决的办法就是下笔之前先构思。
小学阶段,孩子的写作训练无外乎写人、记事、状物、述景几类题材。
对于写人,就是要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描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品质特征,所有的事例都要服务于对人物性格品质的刻画,把事情写清楚、写细致了,人物的性格自然就凸显了。而记事的文章,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加上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情等描写,内容会更加的具体、生动。
其实写人和记事的文章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因为人物性格一定是在事情中体现出来,而事情也会随着不同的人处理有不同的结果。所以,这两种题材的习作都需要把过程描写具体,从而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喜爱、是好奇、是兴奋、是难忘......当然,不同之处在于写人还要注重外貌、心理活动的描写。结尾的时候,分别落在人或事上。
写景状物要“有顺序、抓特点”,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近到远、从局部到整体......总之是按照小作者观察的顺序来进行描述。
有了以上的思路,就要引导孩子去想你最想表达的是什么?它为什么值得你表达?有哪些可以用的素材?怎样安排这些素材的位置比较好?然后用图的形式记下来,就成了这篇习作的大纲。
填充
我把习作的框架比喻成人的骨骼,像骷髅一样,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构,要想让这个人鲜活起来,就得让他有血有肉。
在带领孩子画完架构图之后,我们就开始细化每一部分的素材,Fiona习惯把要表达的事情用一两个词来描述,比如描写对一件物品的喜爱,开始的时候她会说“太可爱了”、“我太喜欢它了”,这样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每次作文都这样写,未免过于空洞,干巴巴的。
于是我就会问她一个“怎么的”的问题,“这只毛绒兔子怎么可爱了?”“你是怎么喜欢的呀?”,这就用到了之前文章中提到的感官观察的方法,引导孩子从眼、耳、鼻、舌、身、意多角度去感受,把能描述出来的放到作文中,就是细节的描写了。比如“它浑身上下长着轻软的白色长毛,风一吹,就像飘在空中的小雪球。......我天天吃饭抱着它,睡觉搂着它,就连上厕所也要把它放在身边的小凳子上”。
又例如Fiona的一篇《我帮妈妈做家务》的作文中,她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从墙角开始扫起,发现床下面有很多灰尘,于是蹲下来,横握着扫把,使劲将胳膊往里伸。由于我个子太小,扫把还没有顶到头,我的脖子已经抵到了床边,铬得我生疼生疼的。但是我没有放弃,换了好几个位置,终于将床下的灰尘清理干净。由于天气干燥,被扫起的灰尘弄得我接连打了好几个大喷嚏。
口述
刚开始接触写东西的时候,我觉得对孩子和父母来讲,都是个艰难的挑战。小孩子连字都认不全、写不对,更别说思路、方法和技巧了,上哪儿来的整篇习作呢?而我们作为父母,总觉得书虽然念的不多,但也已经学了不少了,让你写个作文,咋就那么费劲呢?孩子发愁、磨磨叽叽,家长心烦气躁、指指点点,一来二去,争执越来越多。
其实,“说”与“写”,从某种角度来讲是一码事,都是信息和观点的传达,只是形式有所不同。然而,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对“写”的抗拒远远大于“说”,因为相较于“说话”,我们对“写作”太不熟悉了,自然有了排斥感。
所以我的做法是,最初带领Fiona写东西的时候,在搭建完文章的整体架构之后,并不忙着开始写,而是让她先试着把要写的话说出来,我在一旁或者录音,或者记录,将孩子的话一字不落地写在纸上,然后再进行修改,这就大大减少了孩子的畏难情绪。
落笔
到了这一步,其实就不难了,孩子只要按照框架的顺序,回顾自己刚才说过的话,把内容写下来就可以,期间注意分段、标点的使用就好。
综上,将习作的任务拆分成构思、填充、口述、落笔几个部分并加以练习,大大降低了孩子对作文这件事的焦虑与恐惧,当成功的经验次数越来越多,孩子自然拥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就会对习作产生兴趣,形成惯性,而在反复的练习中,思路会越来越开阔,技法也会越来越纯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