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农村,还没有通上电,更谈不上冰箱空调之类的电器了。天气炎热,剩粥剩饭容易变馊。
母亲晚上就将剩粥和面粉搅拌起来,再洒些发酵粉,第二天早上,就可以烙酥头饼给我们吃了。
有时,我会早早起床,跑到厨房看母亲做酥头饼,感觉就是一种享受。母亲总是先用毛刷蘸上油,细细地将锅底刷一遍,待锅底里薄薄的油面烧热了,再摊上发酵好的稀面糊,盖上锅盖,小火慢烙。片刻,母亲又掀开锅盖,用锅铲将酥头饼翻个身,再盖上锅盖继续烙。时间不长,酥头饼就可以出锅了。那酥头饼黄澄澄的、圆鼓鼓的,带着诱人的香味。
我们家人多,母亲通常要烙几锅酥头饼。待全部烙好后,母亲将酥头饼铲到案板上,手持菜刀,麻利地切成数丫。仔细看去,每一丫的侧面露出一个个小孔,就像挂在屋檐下的蜂窝。
我们一边喝着凉透的绿豆稀饭,一边大口嚼着酥头饼,再就着点咸菜,感觉幸福极了。而母亲胡乱吃了几口后,揣上几块酥头饼,急急忙忙地下田劳作了。
如今,我生活在城市里,琳琅满目的早点应接不暇,却始终尝不到母亲做的酥头饼的美味。而母亲因为中风,不但言语含糊,连行动也蹒跚起来,再也没有当年风风火火的样子。每次回家,远远地看着母亲拄着拐杖,我都会想起当年为我做酥头饼时母亲的身影,心里顿时难过起来。
这一刻,我才真正明白,酥头饼的做法虽然简单,但因为洒满母亲的爱意而如此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