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
线程的概念
- 线程与进程
- 进程:系统运行的基本单位,一个进程可以看作一个运行的程序,每一个进程都有独立的内存和系统资源。
- 线程:一个程序运行的最小单位(流控制),多个线程共享系统资源和内存。main()方法叫做进程的主线程。
- 前台线程:主线程和Thread类生成的线程,即程序必须完成的线程。
- 后台线程:用于内存分配的线程,不会影响程序的运行,在所有前台线程结束后结束。
- 线程的生成
- Thread类:
- java.lang包下,继承与Object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
- 线程类一般通过继承Thread类来实现
- Runnable接口
Runnable接口中声明了一个未实现的run方法,在实现它的具体类中可以实现run方法(run方法必须无参无返回值),具体的调用过程,start->run,所以实现类是线程对象调用Runnable接口实现对象。
- Thread类:
//构造
public class Thread extends Object implements Runnable
public Thread()
public Thread(String name)
public Thread(Runnable target)
public Thread(Runnable target , String name)
public Thread(ThreadGroup group , Runnable target)
public Thread(ThreadGroup group , String name)
public Thread(ThreadGroup group , Runnable target , String name)
//静态方法
public static Thread currentThread()//返回当前执行线程的引用对象
public static int activeCount()//返回当前
public static enumerate(Thread[] tarray)//线程复制
//实例方法
public final String getName()//获取当前线程的名
public final String setName()//设置当前线程名
public void start()//启动已经创建的线程对象
public final boolean isAlive()//查看线程启动状态
public final ThreadGroup getThreadGroup()//获取当前线程所在线程组
//接口实现线程对象
public 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yThread my = new MyThread();
Thread a = new Thread(My);
a.start();
... ...(1)
}
public void run(){
... ...(2)
}
}
//(1)(2)两处同时进行,体现并发性
- 两种方式比较
Thread比较简单,能够直接操作线程;Runnable实现可以在继承其他类的情况下使用,并且可以实现共享资源
//共享资源体现
class Resource implements Runnable{
volatile public int i;
public Resource(int _i){
i = _i;
}
public void run(){}
... ...
}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Resource re = new Resource(100);
Thread t1 = new Thread(re);
Thread t2 = new Thread(re);
t1.start();
t2.start();
}
}
t1和t2两个线程生成共享了re的资源(包括变量和方法)
- 线程组(ThreadGroup)
java.lang包中提供ThreadGroup类用于管理一组线程,每一个线程都属于某个线程组,且只能属于一个线程组,一旦隶属关系确认就不能改变,线程产生时我们可以指定线程组或者又系统默认分配。
线程组提供一种机制,能对它所管理的线程实行统一管理,例如得到线程数目,状态以及操作。 - volatile修饰符关键字
因为JVM优化,线程可以把变量从主内存中读取保存在计算机的寄存器中(保存私有拷贝),所以多线程情况下,可能因为一个线程修改了主内存中的某一个变量,而另一个线程却还在使用它的寄存器中的副本,导致变量不一致。所以对于多线程情况下,所有共享的变量都应该加上volatile修饰符,使所有的线程都只能从主内存之中读取该变量,不允许保存私有拷贝。常量和定义在synchronize代码段中的变量不需要添加volatile修饰符
线程的控制和调度
线程的生命周期
- 创建:new运算符生成一个线程时,该线程只是一个对象,并没有分配内存和系统资源,成为创建状态。
- 可运行:利用start()方法启动一个线程对象后,系统为该线程分配了除了
CPU
以外的所有资源,使线程处于runnable可运行状态。
多个线程先后start,但是并不是顺序的启动,线程的启动取决于操作系统而不是程序,除非设置优先级(priority)
- 运行中:Java运行系统通过调度机制选中一个可运行的线程,CPU为其分配时间片,然后JVM调用它的run方法,此时此线程就处于运行状态。
注意:如果没有先调用线程的start方法,就调用run方法,此时并没有运行线程,此时只是主线程调用线程对象的run方法
+阻塞:线程处于不可执行状态,可以恢复运行状态
- sleep()
- Thread类静态方法
- 在synchrnized代码块中不会释放对象锁,所以睡眠中其他线程也无法访问同步代码块中的内容,并且如果不设置优先级,睡眠结束后线程不一定立刻执行,必须等待调度。
- 必须异常捕获
- wait():
- Object类方法
- 只能在synchronized代码块或方法中使用,并且当执行wait()方法时,线程就进入线程等待池中并且释放对象锁让其他的线程竞争获取。
- wait()线程等待池中线程的唤醒(必须有相同对象锁的才能被唤醒)
通过设置唤醒时间wait(milisecond)
通过notify(随机唤醒池中的线程)或者notifyAll(唤醒池中所有的线程竞争),高优先级获取对象锁成功率更高
- wait()必须在synchronized代码块或者方法中,必须接notify()或notifyAll()。
- join()
- Thread类方法。
- 用在main()主线程中,使得主线程中其他子线程优先执行结束,最后结束主线程。
- 通过wait()方法实现,主线程调用t.join()实际上是主线程休眠。因为在main方法中,t.join()实际是主线程调用join()方法,谁调用谁阻塞。
- sleep()
- 线程调度与优先级
- 线程调度机制:
- 优先级:高优先级优先独占,低优先级阻塞
- 轮换调度:多个同级线程采取时间片轮换调度,时间片一到直接阻塞。
- 优先级:总共10级。1级最低,5级默认。每一个优先级用一个Thread类的公用静态常量来表示。
- 线程调度机制:
线程同步机制
- 安全问题:多个线程共同访问某个方法时,可能由于阻塞等原因,导致没有执行完全,另一个线程访问此方法时可能会修改该方法中的变量值,导致脏读(其他的程序无法读取到正确的值)
线程同步synchronized关键字
- 对象锁:一种用作线程同步保护的内置锁又称作监视器锁,线程进入同步代码块之前自动获取锁,正常退出时释放锁(JVM底层实现),以下所说的监视器其实就是获取锁。
- synchronized三种用法:
synchronized(锁对象引用){}//synchronized代码块,监视器就是此锁对象引用
public class TestSyn{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此时监视器就是修饰方法所在的对象
}
}
public class TestSyn{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此时监视器为修饰方法所在的类,又称作类锁,主要是对该类的所有实例进行公共监视
}
- 死锁(待补充)
多个线程被阻塞,都在等待某个线程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