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天下午,都能有自己大把安静独处的时光。这周来到了西西弗,随意挑了一本离手边最近的书,大概浏览完了,放在以前,我会认定这是本好书。至少它给出一种途径来解决目前大部分父母养育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让孩子自我成长。
作者把现实中大人或者小孩的内心都分为两个人格: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内在父母在孩子七岁之前完成外部父母行为模式的学习和内化。七岁后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逐步产生矛盾,应该由内在父母完成觉醒和成长,从严厉、目标性强,转变成关爱、爱倾听的性格,让内在小孩的需求被听到、加入到waiting list里,由内在父母完成创造性的双赢计划,并完成执行。
浏览过程中,碰到了棘手的问题:
1.如何让内在父母能够转变自己的既定性格,变得关爱,乐于倾听?
——产生这个问题,是自我成长过程中发现的。我花了很长时间,大概花了8年的时间,才真正开始这种转变。促成这个转变有一个重大的契机:疫情后,对老大抽动症确诊。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沟通方式、动机、情绪的问题。然后在不停的学习(谢谢我自己以前买了那么多教育和心理的书)、思考、反思中,我明显感受到自己的变化。所以,转变一定要有一个契机,这个契机本身很重要、怎么看待这个契机也很重要。怎么看待这个契机是心智模式的问题,新的心智模式扩展视野,新视野带来新的心智模式。这就是知识中螺旋上升的概念。如何启动这个螺旋上升开始?书上没有提到如何形成新的心智模式来启动这种改变,这是一个很大的缺失和遗憾。
2.为什么要用父母和孩子来命名不同的内在人格?
——父母可以是活泼、乐观的,小孩也可以是内向谨慎的。他们只是不同的性格,可以给他们一些特别的名字,而不是用家庭或者社会上的角色来称呼他们,这样会误导一些不熟悉批判性思维的家长,带来先入为主的偏见和思想的固化。
3.接着第二个问题,引申出来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内在人格对话的发起者一定是内在父母?为什么内在小孩不能发现冲突?为什么内在小孩要被框定在长不大,情绪这个概念里?为什么只能在早上对话内在的小孩?白天和晚上不可以呢?
——这些措施 ,是不是很像家长在管束熊孩子时,无奈而做出来的专制规定?在错误的约束下,估计只会造成一串两个人格之间的竞争、打压和单赢,最终一方逐渐消失或者崩溃。真正想要达到作者期待的双赢,恐怕只靠内在父母的创造力是不够的,而是要练就两种人格真正互相协作的本领。
基于以上,这本书我认为从基本逻辑上就有了很大破绽,导致很多细节都不需要再去看,应用和实践时也会出一些无法调和的问题。但是,内在对话是个好方法,可以优化后初期尝试写下对话,后面可以慢慢转化为时时刻刻的察觉与对话。
每个人会有很多面,就像车不同的档位一样。但通常都有基础档位:情绪、逻辑、应急、当下。婴幼儿会更多倾向于使用当下与情绪这两个档位,还有少量的不受控制的原始应急;随着年龄增加、经历增多,逻辑思维开始展现作用,正确的逻辑促成的应急模式,也会继续循环,比如商人对商机、金钱的敏感,作家对事务细致入微的观察。不正确的逻辑会促成新应急模式的形成,应急模式会引发焦虑,焦虑让人无法感受当下,频频失败和受阻,让自我认知到前面的焦虑和担忧都是对的,从而应急模式得到加强。它们继续循环蚕食感受当下的能力和时间,人逐渐就在害怕、焦虑和失望的迷宫中打转。如果只有孩子在打转,那么总有一天父母会帮助他转出来,但当今也有很多父母在打转,那只会让孩子转得更晕。
所以要解决孩子自我成长的问题,按照烂大街的说法:父母要首先解决自我成长的问题。父母知道怎么自驱成长,也会教导出自驱成长的孩子,只是不同孩子的天性不一样,领悟需要的时间和路径不一样,敏锐、愿意思考和对孩子投入时间多的父母,会更快达成这个目标。如果能达成这个目标,晚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达不成,那就保持躺平,与世无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