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书的时候真的也比较巧,刚好看到了一篇中国西北“古河重启,大湖再生,沙漠成绿洲,西北变江南”的文章。从1987年开始,西北地区气候大变,冰川消融加剧,全球水循环加强,逐渐让新疆地区的河流径流量提高,降雨增加。从而出现了塞外变江南的现状。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这一现象相当于回到了仰韶文化时期,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
2020年,居延海扩展到66.3平方公里,相当于12个西湖,为百年来最大。摄影|望萌
额济纳旗的居延海古湖盆,枯死千年的胡杨。摄影|刀光间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从逐年全国沙尘暴总日数变化可看出,20世纪60-70年代沙尘暴最多,80年代中期以后降至平均水平以下。
手边这本书目前来说是影响比较大的一本书,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作者是前首富比尔盖茨。比尔盖茨在开篇其实也提到了气候问题的复杂性,是福是祸目前科学家也有争论,对于地球上不同区域的人类也有不同的看法。
作为超级有钱人,他也承认他和他的家人碳排放超高,他住着大房子,他坐私人飞机出行,在出席“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时候,也是坐他的私人飞机。单次飞行排放量可能抵得上普通人本地生活数年的碳排放量。
虽然有争论,但全球在气候变化方面逐渐达成一些共识。并且制定了到2050年全球碳排放量从目前折标510亿吨/年降到0的目标。中国也承诺了在2030年达到峰值,于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全球经济的爆发式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同步快速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全球平均温度增加了近1.5度。
在碳排放结构来说,主要分为5个部分,生产和制造(尤其是水泥、钢、塑料)占31%,电力生产和存储占27%,种植和养殖占19%,交通运输16%,取暖和制冷占7%。
以电力来说,目前燃煤发电量在全球电力供应中所占的份额大概是40%,石油和天然气发电量占比是26%。这66%的比例,30年来没有任何变化。这里就带来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现在销售了大量的电动车,电动车被形容为减少碳排放的一个强有力的一个措施。但是追溯它的源头来说的话,制造过程要消耗超过传统车辆的能耗,使用过程只是将碳排放前移到了发电端,未来电池寿命到期后,还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来拆解和消解电池的污染。就这样的一个产品,目前很难说是环保的。
那么,能不能把上游的发电全部换成清洁能源呢?这个问题就变得更加微妙。我们传统上面所说的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力以及核能。太阳能和风能受地域、时间约束,无法全面推广,也不适宜长途传输和储存。况且太阳能面板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极大。而水利如筑坝,对生态、地质的影响已经十分显然,同时水坝还有运营寿命的限制。目前看,只有发展核能才可能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发电。但是考虑到福岛核电事故等问题,各国民众对于修建核电站均持反对态度。核燃料在提炼、运输、保存、废料处理阶段也都会释放温室气体。同时,还带来了核废料处置的新问题。
再回到养殖业,随着经济发展,人类对肉类,如牛肉的消费量大幅增加,因为肉类对人类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作用。而饲养牛等反刍动物,也会带来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幅增加。作者提到了人造肉,目前是向两个方向在探索,一个是植物基人造肉;一个是试验室培育肉。这里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口味问题,还有长期的食品安全问题。所以即使在美国,对于这个新事物也是谨慎的态度——有17个州阻止其在包装上贴上“肉类”标签,还有一个州计划完全禁止销售。
看完全书,感到了作者对气候变化的焦虑,以及迫切改变的心情。当然了,作者也承认其中夹杂着他的一部分经济利益,比如他投资的新能源企业、人造肉生产企业,新型核能发电企业等等。无论如何,环境、气候改变,对我们每个人都会带来影响,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能做点什么。但是与此同时,今天排放量最大的若干个国家,也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发达国家以及富人在关注气候变化的同时,应该主动帮助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国家行使发展的权利。
此外,在这本书里,很奇怪,作者对大面积植树造林不知可否。而这正是中国正在采取的有效的环保措施。
不久前,我得知盖茨正计划往地球平流层喷洒数万吨白垩粉,来快速给地球降温。我觉得这个就有点做了过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