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多年前,阳老师来到北京上大学。那时的阳老师,湖南口音非常严重,有一些口吃,生活上不习惯晚睡,保留了大量和读书的习惯,性格有一些内向,和身边的人聊不到一块。那时的阳老师,在大学里是一个很另类的人。觉得自己和身边的人不一样,那时候常常感觉孤独。大学在国家图书馆旁边,于是,阳老师去国家图书馆读书。大量地阅读理论书籍、学术论文,大三参加挑战杯,在学术上的积累,取得了很好的名次和回报。这时有种人生颠覆的感觉。
阳老师是心理学出身,回顾这段经历,心理学会如何解释这个问题?如果用民间心理学解释,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在鸡汤文章中常常看见。而科学心理学会告诉你,要找到学习社区,要刻意训练,要掌握认知规律。
但更深入的思索,阳老师发现,这样也还不是更底层的解释。听完开智大会郝景芳老师的分享后,有了这样的启发:求解人生难题是物理学问题。
学校教育和一些传统的观念,一旦思考背后的逻辑,就会发现很有可能被推翻。而创新的自主的独特的方法,在常规大学看来,可能是四不像,是异类。但往往能够走出不一样的路。
阳老师开始思考,这套方法,有没有可能形成一套体系?如何批量复制,解决人生难题?《创新算法》中有一个概念,STC算子。
(备注:豆瓣书评-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354596/)
案例:如何提高穿锚在淤泥中的牵引力?常规答案是,增加一个船锚,增加船锚的重量。做加法,往往会增加更多的问题。要解决人生的难题,常规思维往往是要做一二三四事情,不断做加法做行动。但这些往往是第一序的改变。
STC算法的思维方法是:1)把系统中核心要素,用抽象的概念去描述。把问题转化成,在海水中,如何牵引一吨的重量?2)进行时空变形。把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尺度、时间、成本,把其中两个要素固定中,把第三个要素进行极端化变形。那么,首先变形那个要素?
如何提高船锚在淤泥中的牵引力
-背景:10吨牵引力,并且提高10倍比较好。
-提问:如何增加?
-同学答:加重船锚的重量。
-人生问题也是这么导致的,为了解决问题而做什么,然而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很难成为有趣的结果。
-同学答:减轻船的重量。
-人生的难题有三个要素,矛盾,矛盾左方和矛盾右方。这样解决问题是在同一序列中解决。
-第一步:抽象
-将语言里面的主观性去掉。
-把系统抽离出更抽象的概念。
-用船锚这么具象的问题,就不会有更好的答案。抽象概念出来:船用重量替代,受思维影响会变小。
-有水,有重量。
-第二步:人-物互动:(固定时间和成本,变化尺度)原理是时间、空间
-尺度(时空变形):不同尺度是分层级的。神经元、分子等层级都不同。
-层级、对称、标度、涌现
-同一个层级是对称的。不同层级的不是对称的关系。
-船、海水、船锚:把海水由阻力变成一部分助力,小规模:用冰增强船锚的力量,大规模:把大海某一部分变成冰山,牵引力无穷无尽
创新的层次,分5个级别,这种分级适用于产业问题,也适用于人生疑惑。把人生看做系统,有趣的人,往往是发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创新算法》中对这个过程,总结为一个概念:「进化树」。案例:扳手这个工具的演化。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
把人类的发展也看做工具,那它的进化方向是怎样的呢?
工具理性:追求多快好省,类似于扳手的逻辑。而人既是基因的奴隶,又是模因的奴隶。既要把事情做多,又要把事情做好。「好」就是品味问题,受文化观念影响。
STC的哪种求解是最优的?答案:**进化树:**
-扳手的进化,简单-复杂-简单。不同的技术演化中,全世界技术演化路线,会理解规律。
-进化树:简单-复杂-简单
-刚开始的时候简单,会慢慢添加东西。身体不是认知的工具,是认知的本身。
- eg1:多快好省(数量多、时间快)
-人类理性=工具理性+广义理性
如上图所述,不知不觉受到错误的模因,这些都是理性偏差。
-工具理性:进化树。
-广义理性:把事情做对做好。做好是品味、社会阅读、算法的问题。我们不是物的根本原因。
- **人是携带基因与模因,跳舞的机器人**。模因总是被忽略,这些爱、卓越、追求,是与智慧不同的。
- ❓思考:如何跟人类一起创造你的人生故事?
*自己备注:斯波克问题,这是第二届开智大会的嘉宾讲的,斯波克是“星际迷航”里面的人物,旨在用强大的理性控制情感、没有对身体、身边的事物的体验和感知
#开智沙龙#人类是社会脑,携带着基因与模因,像一个会跳舞的机器人。那么,最后的思考题是,如何用人类的多重理性,如何与人类在一起,创造你的人生故事?
备注:分享来自“开智学堂”的阳志平老师,笔记来自小伙伴“yufei\李广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