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席卡,玩的不只是创意
20160921
几年前在网易博客上看到老板老班的陈老师的一篇文章,介绍为学生买席卡放在课桌上,当时就眼前一亮,我们这里班额大,学生动辄超过百人,上课一个月还不能完全叫上来名字,有了席卡放桌上,名字和人不是很快就被师生记住了?
我是那种说做就做的人,这几年,从跑到批发市场买到网上订购,为几届的学生买了席卡。说是席卡,其实不是那些高大上的会议上所用的席卡或台签,不过是亚克力标签卡罢了,一则经济实惠,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占地方,你想三个同学一个桌,有一张小席卡的一席之地已经很不错了。
买回来之后,把学生的名字输进电脑,打印出来,剪裁,小心地放进去,也让学生在后面写一句座右铭以激励自己。
这学年迎来新一届孩子,开学前在网上搜,准备再买,突然又想,如果让孩子自己动手来DIY,不是更有意思?就这样把这件事放下了。
这一届君子兰班共有86个孩子,两个多星期过去了,还有十多个孩子名字和人还不能联系起来,加上开学各种忙,直到中秋节放假前,才向孩子们布置了这个特别的作业:利用三天小假期,动作制作席卡,在家里就近取材,自己的名字要突出出来,实在不知道怎么做的,百度一下。
这项作业显然比简单的抄写难多了,微信群里有家长问什么是席卡,怎么做,我就把晨同学制作的用照片展示了一下。
晨同学开始的时候,一直在家里扒拉,想寻找一个纸箱当原材料,看到夏天过生日时买蛋糕赠送的生日帽,提醒她可以用它来当原材料,而且就顺着这材料做成圆柱状就好了。晨同学就借来剪子,找出胶带和颜料笔,午饭前忙碌了一番,初具雏形,请我把她写上名字,自己画上一幅画:四个人在草地上牵手奔跑,说这是我们一家。上面几个圆形的冠珠上写上座右铭:向着明亮那方。最后粘上蛋糕小盘(其实这个在我看来真是多余,但我怎么会制止她呢?这是她的作品)。
开学到校,请孩子们拿出自己的个性席卡,一多半的孩子不好意思地笑,说不知道怎么制作,就没做,这星期看看别人做的,下周再做。好吧,希望部分同学的创意能激发大家的创意。
第一排的琦同学做的真够大气,名字也写得很大很帅气,还用绳子连着,放在书上面,一看就知道原材料是纸箱。真是男孩子做的,基本上没有装饰。
龙同学的最简单,三个字非常突出,能看出来还是很用心的,我猜是用记号笔写上去的。
敏同学用的就是超市里常见的价格签啊,名字写得并不大,背面很用心地写了座右铭,精心配了插画。
彤同学的真是借鉴了常见的台签的形状,名字写得大气,旁边粘的是一颗“红心”,用纸折出来的,一看就是心灵手巧的女孩做的。
有同学提醒我去看菲同学的,哎呀,真是太有创意啦,一朵美丽的“向日葵”!底座是饰品盒,连接“向日葵”与饰品盒的居然是一截弹簧,弹簧中间粘了两片叶子,拿在手里,弹簧颤悠悠的——怎么能这么有有创意呢?怎么想出来的?菲同学说,是妈妈帮忙参与了设计。嗯,母女合作出了全班最美的个性席卡,还有一个鱼的形状的,也非常有创意。
看了菲同学的,后面的同学把自己的作品放进课桌里,不让我看,说还没有制作完成。好吧,也许下周同学们拿出来的,会是更有创意更美的作品呢。
这两天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大多数同学没有制作出来自己的个性席卡?有一部分同学是确实不知道怎么制作,没有见过,不能无中生有,可能也没有条件上网百度一下;也可能会有一部分同学忙着中秋节各种玩忘了这项作业,或者在地里帮忙收玉米啥的,没顾上。
当不会做这个判断占据头脑的时候,思考是不会继续的。这首先是一种思维的惰性。上了几年学之后习惯了模仿,习惯了接受,创造力就这么沉寂了么?如果只是沉寂,那么还有唤醒的可能。
这一年,这样的机会还会有很多,家长们,孩子们,愿意这样玩下去吗?每个孩子在学前期,不就是各种玩么,在玩中探索世界,建构知识,发展思维。学习,本质上就是游戏。知识与文字,是前面若干代人玩出来的,不过要你通过学习这种高级的玩去重新发现,去在头脑中建构,去运用它发展它。
当然,个性席卡,玩的可不只是创意。前面说过,老师还不能记住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之间还不够熟悉,短时间内,如何让师生记住你的名字?创作个性席卡,放大你的名字。
孩子们,把你的个性席卡摆放在你的课桌上,让每一个老师和同学都能记住你,这是你展示自己的一种方式。我希望,在这一年里,你能积极展示你的学习力和创造力,展示你的进步,展示自己的个性风采。
我更希望,通过制作个性席卡,你会关注自己的名字,通过与家长交流,了解名字背后的起名故事,珍爱自己的名字,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和期望。孩子们,这只是让大家记住你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一年生活里,通过积极参与课程和活动,让你的名字在大家心里大起来,亮起来吧!若干年后,在某一领域,在某个地方,闪闪发亮的事物中,就有你的名字!
本周的随笔,就写一写自己的名字的故事吧。
�d���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