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集讲述了古时姓、氏、名、字、号,以及起名的一些趣事。这些东西都有一个不是特点的特点,即全是给活人用的。从表相上去看,礼仪是一种行为上的规范。自然而然的生时有生时的规范,死后有死后的礼仪。
古人言“生死亦大矣”,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就浊粗浅而议论之,若人于死心怀郑重,重声誉而轻蝇头小利,则必于生有大利益。
就名字称谓而言,生死之间有所区别最显而易见的大约是“父母”与“考妣”。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父母健在的时候称呼父亲为“父”、母亲为“母”,若是不幸父母故去了,则称呼父亲为“考”、母亲为“妣”。
浊在上学的时候曾每天路过一小片坟地,哪怕不曾特意关注但每天路过也已然清楚墓碑上的文字。大抵是“先考公某某某老大人之灵位,某某子某某孙立”。人离死亡看似长远,其实不过眨眼间数十年而已。思及至此,倍感悲凉。
也许是为了纪念故去之人还活着时的德行,在很远古的时候便有了“谥(shì)号”。谥(shì)号一般由官方授予故去的君王、大臣用以评价此人一生的成就。在周朝(夏商周的周)就已经十分普遍,后世也延续了下来。只不过后世的谥(shì)号越来越荒腔走板、脱离了最初设立它的初衷,此是后话。
一般而言,谥号选词大多褒扬,但也有批评。举个例子武王伐纣里的“周武王姬发”,按照我们前文的解释,姬是姓氏、发是名字。在姬发还活着的时候,是没有“周武王”这个称呼的。而“武王”恰恰是姬发的谥号,在其死后用以褒扬他的功绩。
后人一方面为了表示敬重,另一方面也是好记(毕竟根据谥法,谥号选词也就那么些个),常用人物死后的谥号称呼其人。比如周武王、周厉王、晋灵公等。实际上这些谥号在人物活着的时候是没有的,使用便更无从谈起。
《逸周书》载,“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古者有大功,则赐之善号以为称也... ...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杀戮无辜曰厉。”。
什么意思呢,如果你这个人文治水平很高,就给你谥个“文”字。比如周文王、汉文帝。如果你这个人有武功,就给你谥个“武”字,比如周武王。如果你这个人杀戮无辜,那么就谥“厉”字来批评你,比如周厉王。
我们看史料,其中记载一个人物基本上用的是谥号,名姓反而一笔带过。这也是史家的春秋笔法之一。一开口就把你一生给说完了,根本不劳第二句,微言大义至斯。一句“周历王”,下面不用看也知道全是失德无礼之事。一句“某文王”,下面就会接上修德治国的故事。
史之春秋,铁笔凝铸,君子敬之,小人胆寒。
至此略说了名字的生死之间,下一集浅谈一下名字称谓在历史长河里的演变与轮回。
个人浅见,不成参考,诸多细节,恐难详考,但作拙砖,以引美玉。
化浊 2017-01-11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