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宗谱,总谱


邵武禾坪《黄氏大成宗谱·总谱》
       (简称大成谱)世系
               (供宗亲研究修正稿)

黄明书

一世,昌意,轩辕黄帝次子,生于黄帝历65年(公元前2542年)已亥,降居巴蜀若水,领少曲部候游牧于金沙江及长江上打冲水一带广阔是城草原上。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妃,黄帝历116年(公元前2491年)庚寅,昌仆感瑶光贯而生一子,名颛顼,时昌意公年51岁,昌仆37岁,昌仆得天独厚生三女皆夭,颛顼为第四胎也。

轩辕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生于黄帝历元年(公元前2607年)甲午,生则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神农世衰,诸候相侵伐,暴虐百姓,而审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用干伐,以征不享,诸候咸归轩辕。轩辕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罢貔貅驱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三野,三战,然后得其志,□犹作乱不从帝命,于是轩辕乃征师诸侯与□犹战于涿鹿之野(今河北西北部涿鹿县)。爱禽杀□犹,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因有士德之瑞故号为黄帝。卒于黄帝历110年(公元前2497年)。在位八十四年,享寿一百一十岁。葬于桥山(今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镇),娶西陵之女嫘祖黄帝正妃,生子二,长子玄嚣,是为青阳(即少吴金天氏)降居江水。次子昌意,降居若水,再纳三妃,共生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黄帝崩,传位于东夷金天氏,少吴帝挚躬桑帝,躬桑由汲鹿选都曲埠。玄嚣,昌意皆不得位而为诸侯,玄嚣侯共工,昌意侯少曲,玄嚣生桥极。

二世颛顼,昌意之子,生于黄历116年(公元2491年)庚寅。颛顼20岁,在东夷八年。躬桑帝崩,遗嘱殷东夷大酋帝位传给颛顼公,时黄历136年(公元前2471年)庚戊。以火德王天下,色尚赤,安国高阳(今河北保定),故号为高阳氏。都于帝丘(今山东昌府濮洲),命情形官,改作历,以建寅为正月,故号为历宗,儿孙云云乐,制九洲(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统领万国,北至幽陵,南至高趾(即南高),西至流沙河(今甘肃肃州)东至蟠木(在东海中山)日月所照,莫不砥属,帝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战时以象天,依鬼以制羲,沿气以教化,挚诚以祭祀,娶邹氏屠氏女,生苍舒、聩、□(该字为左“木”右“寿”)越、大临、庞降、庭坚、仲容、仲达,称八恺。又娶胜溃氏女生子二,长躬蝉,八传至六云(惠连公),次□(该字为左“木”右“寿”)杌,八传禹之父鲧。

颛瑞公在帝位78年而崩,卒于黄历214年(公元前2393年)寿九十八岁,葬于汉阳(今河南省东北濮阳县),以族子高辛(玄嚣孙、桥极子)贤而传于高辛。十子皆不得位,八恺自力于八方。躬蝉不少曲侯,守祝融火正。□(该字为左“木”右“寿”)杌为共工侯,辄不受命忤高辛为帝喾,都于偃师(今河南偃师县)。

三世躬蝉公,颛顼之第九子,生于黄历164年(公元前2443年)戊寅,娶大廷氏女日女宽,生独女曰女修。

四世女修祖姑,父躬蝉。生于黄历186年(公元前2421年)庚子。少典有女侯曰女修,刚勇娇健,师其祖(学颛顼),德业(  为族众的事很勤劳尽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父称位(守着他的父亲躬蝉少典侯的职务)。夜织吞(误吞)燕卵而孕,生老童。

五世老童,母子修祖姑,生于黄历205年(公元前2402年)已未。女修不婚配而终身为族,抚公成人,公生而无父。公长而纯孝,呼母曰女父!娶吴英氏曰女嫣,生一子一女,子曰少辛,无勇,软弱,女曰女辛,矫健类其女祖,果断刚亚,继为女侯。

六世少辛公,老童公之长子,生于黄历225年(公元前2382年)已犯。公小多病体弱,无勇,不如其妹女辛强。娶尊庐氏女曰女宛,生一子,卷章,继与其妹女辛侯为子,后继少典侯业。

女辛祖姑为老童公之女生于黄历227年(公元2380年)辛巳,有史少辛,幼多病,长无勇,不能为众,母吴英氏女妈,既要帮老童公放牧,又要忙家务,还要照顾少辛病,困极,多得祖姑助方解,少典有女侯曰女辛,守父老童位,不婚配,嗣兄少辛生一子,曰卷章。

七世卷章公生父少辛,生母尊庐氏女宛,因姑少典女侯女辛不婚配,嗣之为子,以继少典侯后,又袭祝融火正,居火德。职鸿雁鸣而作乐,众歌《烈祖之德》以和之,族在盛焉。娶伯皇氏女曰女娇,生二子:重黎、吴回。

八世重黎公,卷章公之长子,生于帝喾52年(黄历266年,公元前2341年)庚申,公长袭少典侯兼祝融火正,又兼木正,重者木工,黎明者火正也。重黎,木工兼火正,工程营造兼农事也。时共工暴民,帝训之而忤叛,帝使重黎征之。共工,寿杌之族也,躬蝉祖之北族也。黎徇和宥云而返。共工大叛,次水而伤民,帝大怒而杀重黎,以其北吴回代兄职,掌少典侯及祝融火正。

吴回公讳瑶,卷章公次子生于帝喾55年(黄历269年,公元2338年)癸亥,娶容成氏曰女庆,生子一:陆终。

九世陆终公,吴回公之子生于高辛帝喾75年(黄历289年,公元前2318年)癸未,公生年帝喾崩,帝子挚嗣位。是为帝挚奢佚不恤民,三年后(黄历292年公元前2315年)丙戊,联盟会议罢免之,选其弟放勋接位。是为帝尧。由偃师边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号陶唐氏。

公37岁尚末婚配。庚申(公元前2281年)科,风雪中救了鬼方氏整牧畜,得了鬼方大酋的好感,越三年(帝尧38年黄历330年公元前2278年)癸亥,鬼方氏酋妻以长女曰女溃矫健善牧,为陆终公之一大臂助。然怀孕三年却未峥下育,丙寅(帝尧41年黄历333年公元前2275年)临育而难产,请禄图氏巫医接诊。剖左肋抱三子未止,又剖右肋抱三子一胎六子,母子平安,六子为:长攀、次定、三坚、四求、五安、六季。后皆治水有功,长攀名大攀,舜封为昆侯,攸国在今河南汉阳西,右黄帝生地帝丘西部,故有西陆之称。二定名惠连,尧赐国于参胡(今山西汾阳文水)国号黄,赐姓黄名云,为黄姓受性之始祖。以黄国地居古黄帝帝都涿鹿之南,故有南陆之号。三坚名钱铿,舜封于粼(今河南新郑)姬姓。五安,名晏安,又名曹安,舜封于粼(今山东邹县)曹姓。六季,名季连,舜封于郢(即楚之郢都,今河北省江陵记南城)芈姓。

十世云公,讳定,名惠连,号南陆,父陆终,生于帝喾末年,癸未(帝喾75年,公元前2318年),长于帝尧时代,年年水患,洪水荡荡,襄陵氏惨苦,而帝忧伤,戊午(帝尧93年,舜摄政21年,公元2223年)举贤治水,公六兄弟与县同年年  皆52岁,男女老少,全部民抗洪,县统一指挥,以其子禹及云公(惠连)三兄樊治下流,海河及海河之上流术河。以定(云公)及其四子嘉治汾水及汾水上流洮水。自与四岳,共二十八部及定公(云公)之四弟坚、求、安、定、季等治中流淮、汉、渚水。定公(云公主治汾、纳赢,先之法,卒胡,鸠鸪等族及木族,以上流筑堤坊,下流疏道水归大河,万众一心毕尽心力,三年水平功成,民安居,帝心喜抚,嘉三曰:“咨女定,赞女功,守之元格,台骀,允姓”。兴国之日,黄云赵于北极帝起而拜,赐国曰:“黄国”。赐姓黄,赐名云。云公之名是尧帝赐的,黄姓,也是尧帝赐给云公的,所以为黄姓受姓之始祖。云公受姓、受国、受名,是在帝尧96年辛酉,舜摄改24年(公元前2220年)。

云公娶妻柏氏,凤黄族人也,伯益之堂姐。生子三:长日、熊启、讳嘉,号面隐,云公长子,生于帝尧67年(公元2249年)壬辰。娶鹏黄族女赢氏,生子一:曰祖仲,讳奇。

熊牧公,讳台,云公三子,生于帝尧70年(公元前2246年)已未,公娶允姓,子女无考。

熊放公,讳袁,云公三子,生于帝尧73年(公元前2243年)戊戍。公娶共工氏附族女白氏,生子无考。

十二世,祖仲,讳奇,嘉公之子,生于帝尧93年,舜摄政20年(公元前2223年)。妣戈氏,生子一最。

十三世最公,奇公之子,妣龚氏,生子一:舒。

十四世舒公,最公之子,妣光氏,生子二:厚、原。

十五世厚公,舒公长子,妣元氏,生子二:冕、□。

十六世冕公,厚公长子,妣京氏,生子一:凯。

十七世凯公,冕公之子,妣福氏,生子一:函。

十八世函公,凯公之子,妣戈氏,生子三:俞、氽、全。

十九世俞公,函公之子,妣员氏,生子一:寿高。

二十世寿高公,俞公长子,妣夏后氏,兴罢之女,生子一:旺所。

二十一世旺所公,寿高公之子,年十五望水浜有物授贺图,纯青赤色背蝌蚪,公读云,谱天下水势,乃佐夏禹即位,拜为水师,讽请水未治者继治之,妣纪氏,生子二:侠仙、作仙。

二十二世侠仙公,旺所公长子,性喜音律,仲康为乐下,妣姚氏,生子四:范、容、模、型。

二十三世模公,又名滚侠仙三子,隐居不仕,妣柏氏,后子二:要、覃。

二十四世要公,模公长子,学黄帝兵法,能解其微,年三下游于外,乃与旧臣靡为左相,公为右相,妣胥氏,生子一:刚中。

二十五世刚中公,要公之子,妣钱氏,生子二:龙、麟。

二十六世龙公,讳隆,刚中长子,妣艾氏,生子二:邺、必。

二十七世必公,龙公次子,妣刑氏,生子一:应。

二十八世应公,讳雍膺,必公之子,妣纪氏,生子二:正坎、直坎。

二十九世正坎公,字申,应公长子,妣唐氏,生子一:德畅。

三十世德畅公,正坎公之子,妣古氏,生子一:崇秉。

三十一世崇秉公,德畅公之子,妣凌氏,生子三:渊、深、潜。

三十二世渊公,崇秉公长子,佐商为将师,妣赵氏,生子五:绮、纲、绍、绵、绩。

三十三世绮公,字继稷,渊公长子,佐高封大功臣,妣周氏,生子六:颜、□(该字为左“禺”右为“页”)、观、顾、顶。

三十四世颜公,字颜升,绮公长子,博学强识,文武具全,受汤五之聘,大举伐桀有功,汤念其有才华,登基后任公为左右计书臣(-1783—-1770)。妣□(该字左右都为“束”氏,生子七:修德、候德、傥德、条德、倜德、傅德、俅德。

三十五世修德公,颜公长子,以德显于世,太甲未年(-1721年)庚长,诏顾向为牧正,后升仕宰相。夫人王氏,生子三:石虑、石虞、石虔。

三十六世石虞公,修公次子妣氏,生子二:宜韵、宜韶。

三十七世宜韶公,石虞公次子,妣方氏,生子一:巨沅。

三十八世巨沅公,讳涿,宜韶之子,守纪不阿,佐太戍,掌纳言,(公元前1637—1580年),泶人乐氏,生子一:再兴。

三十九世再兴公,巨沅之子,性坚而学重纷靡之徒,太戊崩(公元前1581年),仲丁立(-1581—-1569年)继你掌纳言,恭人郝氏,生子五:若湘、若洙、若泗、若淮、若汉。

四十世若洙公,再兴次子,官为牧正,妣樊氏,生子六:锋范、锋策、锋潘、锋笃、锋饰、锋簇。

四十一世锋潘公,若洙公三子,仕商为司寇。妣祁氏,生子三:立德、立功、立脚点言。

四十二世立言公,字泰,锋潘公三子,官牧正,有功升田正,后为纳言。恭人方氏,生子二:典、谟。

四十三世谟公,字启贤,立言公幼子,仕商为博士太夫,妣方氏,生子三:初盛、初平、初起。

四十四世初盛公,字丙宣,谟公长子,达三才之学,为朝散官,定策勋超,升纳言。妣王氏,生子六:祯、韦、祉、是、禧、祥。

四十五世祯公,又名祯南,初盛公长子,妣查氏,生子一:龙泶。

               韦公,又名韦南,初盛公次子,宜丁时(-1490—-1434年)官朝散郎,妣利氏,生子一:友石。

四十六世友石公,字端盈,韦公之子,妣简氏,生子四:固、囿、国、图。

四十七世固公,字南源,友石公长子,陛和氏,生子五:敬唐、恭唐、庄唐、肖唐、周唐。

四十八世敬唐公,固公长子,笃学明理,小乙崩,武丁立,(-1324年)丁巳即位,以公博雅,拜为纳言,恭人石氏,生子二:□(该字为左“金”右“奇”)□(该字为左“金”右“永”)、铖。

五十世奇公,又名鄂奇,惠公长子,妣岭氏,生子一:署。

           铖公,又名鄂铖,惠公幼子,妣乐氏,生子一:罗。

五十一世署公,奇公之子,妣刘氏,生子一:胤。

五十二世胤公,署公之子,九岁读丘索之书能自解,十五岁游外禀辛崩,庚丁(-1229年)壬辰立,诏公为正田,任职有功,官加五级。升为计书臣,至子长国富寓民。税收用于扶民生产,因无盗贼,国泰民安。夫人风氏,生子三:瑶典、琚典,玖典。

五十三世瑶典公,胤公长子,妣赵氏,生子一:谐。

               玖典公,胤公长子,妣红氏,生子一:光祖。

五十四世谐公,瑶公长子,妣宋氏,生子一:敦后。

               光祖公,玖典公之子,陛倪氏,生子一:敦复。

五十五世敦复公,光祖公之子,妣阮氏,生子四:敏通、敏达、敏逵、敏远。

五十六世敏通公,敦复公长子,年廿出游岐下,闻姜子牙有道,往受业兴子牙,论天地自然之利,公得其皆令西伯侯,子牙归,子牙见公有才,提官暮事,世子发如见,谋涿多合,代殷得胜后,公元前1122年武王即位,任公为司农。夫人李氏,生子四:衍、仲、叔、季。

五十七世衍公,敏公长子,母罗月吐气实其,而感孕。公生下百日能言,稍长取曦晨之所有文字皆遍读之,且能触事立言,请其不逮,特长礼乐,尤以寿世礼乐显于世,闻者饮尝,泪落土产白灵芝,数十,一鹤守其愤不即将,卅牧以闻之,上秦镐成王(公元前1119—1083年)喜其有华国之才,命为左吏,官至司徒。年六十而卒。夫人姜氏,生子一:丙、周、甫。

五十八世丙公,衍公长子,康五时(公元前1082—1053年)由卅牧为佐吏。年六十而休官,夫人李氏,生子三:鄂、郴、都。

五十九世鄂公,丙公长子,妣节氏,生子三:昭、曜、晖。

六十世昭公,鄂公长子,官卅妣李氏,生子五:鲁、成、宁成、夙成、顺成、守成。

六十一世鲁公,号鲁成,昭公长子,妣张氏,生子三:文煦、文俞、文叶。

六十二世文叶公,鲁公幼子,妣张氏,生子四:华企、华介、华全、华令。

六十三世华令公,文叶幼子,妣贺氏,生子二;璋、珙。

六十四世珙公,华令公幼子,妣红氏,生子三:显、荣、贵。

六十五世显公,珙公长子,博学有才,居恒教授,善启人,宣王(公元前827年)甲戊即位,莺命掌国散,后升司徒,享寿八十,夫人章氏,生子三:宽、尧、先。

六十六世宽公,字光国,显公长子,官司滔滔,妣李氏,生子四:豪、京、亨、亮。

六十七世豪公,宽公长子,妣洪氏,生子一:天民。

             亮公,字志,号善,宽公四子,初为洛邑令,周平王(公元前770年)辛未,束逸洛阳建都,升公为大司徒,夫从葛氏,生子一:安民。

六十八世天民公,豪公之子,妣章氏,生子一:美。

               安民公,亮公之了,匐封为左相,妣李氏生子一:前修。

六十九世前修公,讳潜发,安民之子,庄王(公无前696年)乙酉即位,晋候观,公相礼无失,庄王大悦,晋候归,即以公为相。享寿七十,夫人冯氏章氏,生子一:缨倚,副妣贺氏,生子四:院、陈、陶、阳。

七十世缨倚公,前修公长子,仕鲁为南昌太守,擢都元师,妣□氏,生子一:由植,继妣姜氏、周氏共生五子:文金、文叠、文和、文明、文茂。

七十一世由植公,缨倚长子,周襄五(公元前651—619年)时仕郑仕相,春人丁氏,生子三:显忠、致忠、思忠。

七十二世显忠公,仕济,由植公长子,周顷王崩,匡王(公元前612年)已酉即位,诸候会葬,齐候以公从,成礼而归,命掌国教,越三年传命匡王(公元前61  年),立公为齐相,夫人□氏,生子一:体政。

               致忠公,由植公次子,妣张氏,生子一:丰。

               思忠公,由植公幼子,妣梁氏,生一子:髓。

七十三世体政公,显忠公之子,仕陇西候,妣丁氏,生子一:乔。

               丰公,致忠公之子,妣昌氏,生子一:献。

               体公,思忠公之子,妣康氏,生子一:猷。

七十四世乔公,号孝勋,体政公之子,好施合裳,以忠惠及人,妣房氏,生子二:象、彝。

七十五世彝公,乔公次子,仕秦为主簿。妣丘氏,生子二:重、量。

七十六世重公,字有三,彝公长子,官侍中郎。妣五氏,生子二:痒、序。

七十七世痒公,字殿学,重公长子,官为安郡将(今湖产陵市),妣钱氏,生子二:庸、度(居仕所)。

               序公,字殷学,重公次子,妣宋氏,生子三:新、师、希。

七十八世新公,字用明,序公长子,妣祝氏生子一:藏。

               师公,序公次子,妣王我氏,生子一:翱,居齐郡。

               希公,字固明,序公幼子,官鄂州州郎,妣连氏,生子二:鼎、疆。

七十九世藏公,字居善,新公之子,封秦大夫,官人卜氏,生子三:景、泰、德。

八十世景公,字东日,藏公长子,以儒道事秦丞相,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乙丑,秦启用商鞅,公力东不听,自认问题严重,逐辞相位,携眷兴徐相国隐入新维国。(今朝鲜)。妣郑氏,生子二:喜、胜。徐氏,郑氏,生子二:式、武。

八十一世武公,字仁略,景公次子,官中书舍人,春妇合葬新维(妣章氏,生子五:伯翰、建、佗、励、济。

八十二世建公,字兴立,武公次子,妣五氏,生子五:歇、欧、歆、敛、歙。

八十三世歇公,字光明,建成公长子,生于新罗(朝鲜),周郝王殛年(公元前314年)丁末,公学识渊博,性情豪旷,足智多谋,公成长而归回江夏故居,顷襄王时,任左楚,考烈王即位,仕为令尹,封给淮北十一县,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改封于吴(江苏苏州),号春申君,是战国“四君子”之一,略宏谋,文章渊静,门下有食客三千,执掌雄兵十万,曾派兵救赵攻秦,后又灭鲁。考烈王死后,幽王立,其母因与公有隙,遭“李园之祸”,在内江被杀身亡,是年为公元前238年,享寿七十六,葬鄂州江受县黄鹤乡仁义村乾山巽向兼亥巳,妣李氏同葬同乡戍山辰向。妣李氏、姬氏、官氏、田氏、共生子十三:尚、景、晖、霸、强、召、曼、向、平、义、荣、远、逮。生女一:贵姑,深知兵法,智勇过人,日炼弓马,夜读兵法,素姻韬略,手持三百年硬弓统卒三军,以平虏有功,汉武帝封她为司马烈女。

八十四世尚公,歇公长子,官仕左候射玉卅元帅时,刘、项争霸咸阳,楚王命春申君偕公出师,与项羽约战谁先入城者胜,公审通广大,以水灌沙筑城,大河冻冰,令四十万大军先破咸阳,立喾补城墙,军威大振,待项羽到后空有拔山之力不能取胜。公后归汉,领兵破北蕃,兄妹同立战功,妣杨氏、李氏、生子一:广。

               景公,歇公次子,陛王氏生子一。

               晖公,歇公三子,授鄂州刺吏,妣连氏,生子六。

               霸公,歇公四子,授南陵太守,妣杨氏,生子一。

               强公,歇公五子,入山修道,白日升天,显迹于朝,后立忠庙。

               召公,歇公六子,授尚书仆射,斩匈奴有功,封镇国大将军,夫人林氏,生子二。

               曼公,歇公七子,封河东侍郎,恭人许氏,生子五。

               向公,歇公八子,仕楚为南昌太守,有仁政,升侍卿,宜人许氏,方氏、李氏,生子三:完、定寄。继妣五氏,生子一:泰。

               平公,歇公九子,授舒州刺史,妣袁氏,生子未祥。

               羲公,歇公十子,授永州太守,妣冯氏,生子六。

               荣公,歇公十一子,授临州太守,宜人何氏,生子五。

               远公,歇公十二子,封安成君,夫人景氏,生子二。

               逮公,歇公十三子,封余吾将军,夫人景氏,生子九。

八十五世广公,字耀山,尚公之子,汉初任总兵大元帅,夫人吴氏,生子五:藕、荇、荆、蒿、竹。

八十六世蒿公,字草臣,广公四子,多智谋且喜闲寂,汉高祖时,任真定太守,政绩芒彰,年三十五休官,迁居洛阳,转学修道,改名黄安,妣韩氏,继妣蒋氏,生子三:定国、辅国、平国。

八十七世定国公,名定旨或,字正平,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举正直入仕,官为沛县令,汉文帝时任河南太宋,妣夏氏,生子二:嵩、民。

八十八世嵩公,字中岳,定国公长子,汉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0官任本州户曹,办事颇峥成效,升为仑朝正,景帝时任安定太守。恭人韩氏,生子三:彬、彰、彩。

八十九世霸公,字次,号强明,彰公之子,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生于汉武帝十年(公元前131年)庚戍八月十一日午时,公传通经史法学,汉武帝末元年(公元前88年)癸巳,任河南太守,政纪为天下第一,汉宣帝元年(公元前73年)戊申,诏为廷尉,汉宣帝年任丞相长史(秘书),夏侯胜犯犯忤旨罪,“不立武帝庙”连座。公阿从,具下狱。帝忆:“胜受尚书,古今之道大有发明”,嘉之出狱,汉宣帝四年(公元前70年)辛亥,公为扬州刺史,当年任颖川太守(今河南许昌长莒县);汉宣帝十一年(公元前63年)任京兆尹;十六年(公元前58年)癸亥,四月封关内侯,同年任太子太传;十八年(公元前56年)乙丑,八月初三日任卿史大夫(最高监察长);十九年(公元前55年)丙寅三月二十五日任宰相,卒于汉宣帝二十三年(公元前51年)庚午三月初一日丑时享年八十岁,。葬河南归德府(今商宣),考城大奎山龙形。(有的谱记载江夏大菱塘下岩,三夫人合俱合坟),夫人陈田公女,生子四:孟容、仲宏、叔文、季省,继娶纪氏、巫氏,生子三:刘、剑、宣。

九十一世仲宏公,名以贵,霸公次子。幼能骑射,性厚而纯,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5年)丙子,诏为补宿位,随帝上林射鸟必中,帝挚问:有道呼,对曰,道无不有,此是其一,帝令之,任京兆刺史,智深多谋,又升为京兆太守,恭人朱氏,生子三:佐、佑、祺。

               剑公,霸公六子,文武超从,品德高尚,不仕,妣抑氏,田氏,生子四:金、玉、满、堂。

               孟容公,霸公长子,为京兆太守卫军,妣史氏,生子四:四子省公;

               刘公,霸公五子,为御史大夫,封成侯,居阳夏(今河南开封大康县);

               宣公,霸公七子,居阳夏。以上妣氏,生子未祥。

九十二世佑公,字笃周,宏公次子,以贤良起家,除伏芥有功,宣帝如公为中郎将,帝好明察,言事多属于辩,公独引以按律娓娓不休。帝誉之曰:如黄佑者不愧有口才。授公为南郡太守,恭人张氏,生子四:必、复、非、念。(左四字原字左边都有“香”字,但电脑中都无此字)

             金公字逸中,剑公长子,官至左将,恭人周氏,生子二:申、笔。

九十三世非公,字菊茵,佑公三子,智慧超人,年三十,值匈奴猖獗,公谐战守,元帝授之中郎将,继抵北军,数以奇计退敌。帝嘉其功任墩煌太守,恭人项氏,生子二:喜、善。

               申公,字廷善,金公长子,居江夏郡安陆县,有德才,隐居有仕,妣兰氏,生二子:香、季。

               笔公,廷美,金公次子,生子二:委、和。

九十四世喜公,字如节,号欣乐翁,非公长子,有道之士,妣刘氏,生子二:靖、啧。

               香公,字述,号文强(疆),申公长子。生于东汉建武三十一年(公元前55年)乙卯三月十八日寅时,九岁丧母,至孝父亲,夏则扇枕席,冬月以身暖被,太守刘从题“门下孝子”,公敏慧好学,精通经史,文章素著,闻名京师,年廿举孝廉,汉章帝三年(公元78年(戊寅,御笔视题“冬日温席暖,夏日扇枕凉,儿童尽子职,千古一黄香”。汉元和元年(公元前84年)甲申,参与王冠大礼时,汉章帝对众说“神童黄香,江夏无双”。元和三年(公元86年)丙戍,诏入东现(国家图书馆)绩尽皇家书,初任郎中后官科尚书,8汉永元四年(公元92年)壬辰,升不左丞相,后又升为尚书令,汉安帝即位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丁未公出行魏郡太守,进遭水灾,以俸禄入所得尝赐赈济灾民,卒于汉建康元年(公元144年)甲申,享寿八十九岁。葬江夏安陆沅口(今湖北云萝北十五里)孝行里。夫人郑氏、陆氏,生子六:瑗、琏、琛、瓒、珂、佩。

               季公,字文盛,申公幼子,官拜典,妣庞氏,生子一:理。

九十五世靖公,字自先,喜公长子,为牛医,妣郭氏,生子三:宪、慧、懋。

               瑗公,字世英(炎),香公长子,生于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乙酉,汉顺帝永建成二年(公元127年)丁卯,官认郎徒大司农,尚书仆射,历任尚书令,司空,大仆,司徒。汉恒帝(公元155年)乙未,任大尉,因与大臣梁冀被诛,公夏出仍任太尉后封郢乡(侯国在今河南长葛县),卒于延熹七年(公元164年)甲辰二月,享年七十九岁,后谥忠侯。葬安陵源口为凤形。恭人颜氏与公合葬,生子一:孚德。继妣李氏,公古边。生子三:孚贲、孚资、孚赞。

               琏公,香公次子,官侍御史,夫人李氏,生二子。

               琛公,字世茂,香公三子,官司晨,妣壮氏,生子未祥。

               瓒公,字世藩,香公四子,官河东太守,恭人范氏,生子五:孚仁、孚羲、孚礼、孚智、孚信。

               珂公,字世汉,香公五子,官翼州刺史,宜人叶氏,生子一:名未孝。

               佩公,字世蔚,香公幼子,妣周氏,生子一:俞。

               理公,字进芥,季公之子,妣朱氏,生子二:孚赞、孚勇。

九十六世懋公,昭武,靖公幼子,妣梁氏,生子一:禾。

               孚德公,字贵赠,瑷公长子,官光禄大夫,恭王氏,生子一:琬。

               孚仁公,瓒公长子,官大司马,恭人虞氏,生子四:兢、蓄、意、音。

               孚羲公,瓒公次子,官太守,宜人徐氏,生子一:奎。

               孚礼公,瓒公三子,官    认大夫,恭人郑氏,生子一:连。

               孚智公,瓒公四子,清河太守,恭人毛氏,生子一:灌。

               孚信公,瓒公幼子,官尚书令,孺人丘氏,生子一:忠。

               俞公,字子衍,佩公幼子,妣夏氏,生子四:芯、萱、董、荣。

               孚勇公,理公之子,官刺史,孺人何氏,生子一:承彦。

九十七世琬公,孚德公之子(黄姓通书记载,守亮公之子,字子琰)生于汉顺帝永和元年(公元141年)辛巳,少年丧公,由祖父黄瑗扶养成人,公自幼聪明过人,汉恒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丁亥正月“日食”其祖黄瑗带入京殿奏闻“日食”状况,太后问此食品店多少?瑗公不能答,年仅七岁的琬公在帝对祖父曰:“日食之禄,如月之初”。瑗惊,即以此应诏,公以才思敏捷,闻名于京,初官中郎将,因阁僚之争政免职其年。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甲子,后出为拜涿郎,升青州刺史,待中大将军少府,太仆,豫州牧,后封为尖内侯,董卓入洛阳后为司徒,升太仆,封阳泉侯(令安徽霍丘县),董卓挟汉献帝边都西安,于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壬申,秘司待王允合谋诛董卓,不成遇害。尽忠党室,为国捐躯,享年五十二岁。葬于江夏行里,恭人吴氏,生子二:侃、仲。袁氏生子三:广、冠、带。刘氏生子五:松寿、椿寿、龟寿、山寿、江寿。李氏生子二:灌、保。

               兢竟公,字复初,孚仁公长子,因魏篡汉辞职隐居不仕,妣季氏,生子二:戚、武。

               连公,字经甫,孚礼公之子,官蜀汉史部尚书,夫人曹氏,生子一:威。

               权公,字公衡,孚智公之子,居巴西,官蜀车马将军。

               忠公,字汉州,孚信公之子,居阳南,蜀汉昭烈统军征受侯时,公从随善战斩除夏侯。授封爵关内侯,昭烈帝即位,封为五虎将军。承彦、孚勇公之子,居河沔阳(以上三公的妣氏生子未祥)。

               芯公,俞公长子,官城都太守,晋武帝,咸宁年间擢尚书,夫人吴氏,生子一:泓。

九十八世侃公,字荆茂,讳直成,琬公长子,(公元169—231年)公少好勇,学贵孙吴(深读清通战国孙宾,吴启尔大兵法家的著作)卧薪尝胆汉末年司徒琉(非王允)莺补宿卫(卫士官)时,关东多冠,公申讨云,平冠后,官拜骑都尉,举家由江夏逸河南光州因始县定居,亡夫妇合葬大奎山,妣郑氏,生子三:□(该字为左“土”右“白”)、培、清。

               戚公,字习礼,兢公长子,妣红氏,生子一:靖。

               威公,字习仪,连公之子,西晋壤帝封江夏郡,作流芳图,宜人桂氏,生子一:竣。

九十九世□(该字为左“土”右“白”)公,字玉信,(公元187—247年),妣高氏,生子一:□(该字为左“王”右“官”)。

               靖公,字立仁,戚公之子,官镇禄将军,夫人余氏,生子二:村、楷。

               竣公,字立化,威公之子,妣郑氏,生子四:梓、槐、椿、桂。

一百世□(该字为左“王”右“官”)公,字印通,曾与晋大臣缓华游华,言谈相合为友,器重之,晋武帝(公元266年)即位,诏举贤,因以公才举,为大司徒。妣郑氏,生子二:瑷、□(该字为左“王”右“圭”)。

               材公,字舜臣,靖公长子,妣李氏,生子一:丕谓。

               楷公,字晋,靖公幼子,妣陈氏,生子二:丕谊、丕谓。

               梓公,字舜臣,竣公长子,妣江氏,生子一:丕咏。

               槐公,竣公次子,妣戈氏,生子一:丕识。

               椿公,字尧臣,妣马氏,生子一:丕诚。

一0一世瑷公,字羲遂(232—?),官公长子,晋惠五年(公元295年)乙卯,初官光州从事,怀帝永磁嘉元年(公元307年)丁卯即位,授公为兖州刺使,妣人郑氏,生子一:恭。

               丕诚公,椿公之子,民雍下太守,恭人江氏,生子五:伯、兴、孟兴、仲兴、叔兴、季兴。

一0二世恭公,字实枕,瑷  公之子,公博学多才,天文地理,地与占卜,四书五经,兵法战策,布阵列图,无此不通/妣谭氏,生子二:必福、必祥。

               伯兴公,字九赞,南松翁,丕诚公长子,仕东晋安帝年间,任工部尚书,夫人乐氏,生子二:秉哲、秉懿。

               孟兴公,字九良,号南苍,丕诚公次子,官河南郡,妣吴氏,生子一:端。

一0三世必福公,字列,恭公长子,公生有异端之兆,父恭公喜曰:“福我家者必此子也”。因而给他取名必福,公异奇术,专攻四书五经,晋东渡长江,南京(金陵)建都,史称东晋公长,进京献怃复社稷之策,元帝纳之,任命为江州(九江)刺吏,屡立战功,卒封平远侯,妣朱氏,生子:裳、子长。

                 必祥公×,字么,恭公次子,在西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戊辰,“八王之乱”至“五湖乱华”。初由固始,举族边山东许蒙之原,察度时世后,以魏郡人投入辽北燕山卑族大酋慕客。公深得父黄恭三天文秘书术夭受恭客礼尊器重,拜为大史兼国大臣,三朝不衰,如商之礼伊尹,公86岁仍致仕,回居汴,卒于汴。妣宋氏,生子二:听、俊。

                 秉哲公,字边龙,伯兴长子,仕晋江厦太守。妣陶氏,生子二:廉、庶。

                 端公,孟兴之子,官福州御史,[愚建阳,思念父母,立一宁,名曰“考亭”,后朱熹卜居此客。

一0四世廉公,秉公长子,官禹茂,妣江氏,石氏,生子三:仕甫、逸甫、闾甫。

一0五世仕甫公,名章,廉公长子,妣吴氏,生子二:聪、霁。

               闾甫公,名应,廉公幼子,官刺史,孺人夏氏,生子一:开。

一0六世聪公,字志明,号斗南,仁甫公长子,南北朝人《黄氏通史》、《黄姓通书》记载,西晋-东晋时期人,即公元308—380年。博通经史,官刺史,孺危氏,生子三:正叔、康叔、文叔。

一0七世正叔公,名顺,聪公长子,官北海丞相,夫从徐氏,生子一:璞。

               文叔公,名景,聪公幼子,敕赐御制家谱,妣毛氏,生子二:瑶、魁。

一0八世仆公,字德温,正叔之子,进士第,任校书郎,著文集十卷,传千世,宜人卜氏,生子一:滔。

               瑶公,文叔公长子,官边避,官中书舍会,孺人宝氏,生子三:潜、浩、赞。

               魁公,文叔公幼子,妣文氏,生子一:江。

一0九世潜公,名志,字巨渊,号云川,瑶公长子,妣氏,生子一:桓。

               浩公,字巨源,号云泉,瑶公次子,官中舍人,孺人孙氏,生子四:诏、顺、纯、豫。

一  一0世诏公,字自然,浩公长子,官尚书,生子三:轮、辇、幅。

一  一  一世辇公,字子轼,诏公次子,妣赵氏,继妣孙氏生子五:羲文、仲文、孔文、太文、时文。

                   辐公,字自轩,诏公幼子,妣司马氏,生子一:远(居黄河中源黄州)。

一  一二世,孔文公,号南窗,辇公三子,妣龚氏,生子一:庆宣。

                   时文公,名(名芳,号竹岩),辇公幼子,官微仕郎,孺人上官氏,宁氏,生了四:庆宜、庆膺、庆敦(庆举)、庆嘉。

一  一三世庆宜公,号幽谷,妣汤氏。

                 膺公,字惟淡,号庆肇,又号金谷,时文公次子,(公元743—818年)官至吏部侍郎,公自光州之固始入闽,徒居邵武平洒焉,以五经课子显名于世,号曰:五经先生。夫人曹氏生子五:皓(名昆,号颜高)盛(名仑号颜胜)桂(名崖号颜辅)枋(名岸号颜忠,唐戊戍进士,官桂州刺史边莆田),树(失)。

             庆举公,字敦,名度,时文公五子,敦公应募入闽后,请地得闽清县盍平里,按溪村凤栖山里(今闽清县塔藏乡秀环)公卒,享寿58岁,葬于凤栖山,世传有虎葬呈祥,妣陈氏,生子六:宗礼、凝、勃启余,尊称为六叶传芳,敦者世号虎丘黄氏。

一  一四世皓公,字大平,名昆,号颜高,膺公长子,生于唐代宗大历六年(公元771年)辛亥,仕唐宪宗时(公元806—820年)间,官为输林院大学士,享寿七十八岁,葬平丽凤尾,夫人蒋氏,享寿八十一岁,葬平丽里田坎磨墩龟形,生子二:任、福。

               盛公,名仑,字大荣,号彦胜,膺公次子,妣彭氏,生子一:鼎。

               桂公,名崖,字太善,号彦辅,膺公三子,妣邵氏,迁晋江。生子四:元、亨、利贞。

               枋公,名岸,字彦忠,号宋极,膺公四子,唐戊戍进士,官桂州刺吏,迁莆田。

一  一五世任公,字明智,皓公长子,官河南太守,享寿六十四岁,葬平洒屋后龙背,立有碑,恭人包氏,继张氏,二妣合葬于东路金家窠,生子三:锡、镒、炼。

               福公,字明礼,名贵远,皓公幼子。妣五氏,生子一:宪。转成江夏。

一  一六世锡公,字克承,号禹器,任公长子。生于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乙丑八月初二日寅时,内参自平丽又徒南乡禾坪鹳薮(林阴彬鹳鸟千百巢,故曰鹳薮家)。梁大祖朝(公元907年,62岁)授邵武千户(《黄姓通史》记载;唐懿宗时进士。公元873年,公28岁),0民授江西西银和县令,贵溪县令)。卒于梁末贞明三年(公元917年)丁丑五月二十日酉时,享寿七十三岁,葬黄家林旧尝,在峭山公墓上穴。恭人李氏,生于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丁卯正月十七日卯时,卒于后梁太祖开平二年(公元908年)戊辰十月初七日,享寿六十二岁。葬禾坪旧圩街后眠羊形。继妣张氏,生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丁丑三月二十五日申时,卒于后梁太祖乾化十年报公元912年)壬申十月初一日酉时,享寿56岁,与李氏合莹。共生五子:峭山、羲山、德山、海山、岱山。

一  一  七世峭山公,讳岳,字仁静,号青岗,又名黄峭,号峭山,锡公长子。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辛卯四月十五日戍时,出生于邵武和平(当时叫画锦街)和平里,幼年沉宏有智略唐昭宗时内阁檀灌,四镇骚动,兼之水,虫灾并起凶荒通千,而赈济无闻,灾民流离失所,刁民乘机为寇盗,年方弱冠的黄峭见此情,毅然拿出自家积贮,聚合乡邻,与办义师,安抚灾民,武装自卫,使地方赖以安定,陇西郡王李克用,见黄峭有才,封为千户长。昭宗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乙卯,李茂贞,秦宗汉,王行瑜三人叛乱,李克用令兵封伐,公随军修谋献策相助,李克用很尝识,王行瑜捕获后,昭宗封李克用为晋王,黄峭为千户侯,管江浙两广军务。次年叛军杨茂贞攻陷京城,昭宗边徒华州黄峭助王有功,又嘉升为工部侍郎。但唐王朝此时已处日薄西山,内有宦官开权,外有群雄割掳,天右元年(公元904年)朱全忠杀死昭宗,举辉王为误用帝而自立,改国为梁。唐朝被灭亡,黄峭绝食数天,以示不忍,不久辞官返回家乡邵武南乡书锦里,回到家乡后,为了造福桑梓,创办和平书院,聘师讲授诗书,鼓励后进,培育人才。黄峭在和平书院落作六言《四季景诗》。

                                         春

                 花落断桥流水,莺啼深院轻烟。

                 雨歇桃源浪暖,澄潭未许龙眠。

                                         夏

                 赤日远术葵影,熏风浓滞荷香。

                     案上书添碧色,芭蕉绿绿南窗。

                                               秋

                     皆下黄葩晓露,庭前丹桂秋风。

未忍抛书歆枕,冰轮驭正升东。

                                           冬

                 烟淡淡迷古树,月明明浸梅花。

昨夜阶前积雪,余晖白映窗纱。

历代邵武南乡均以读书人多著称贤能辈出,诚与此书院启道影医有开,因此,邵武南乡被后世誉为地灵人杰之地。

周太祖广顺元年(公元951年),公已年八十年,家中有三妻,二十一子。公弃官在家四十余年,王朝更迭频繁,后唐、年梁、后晋、后汉先后灭亡,公回顾自己动乱一和,深感前人“多寿则多忧,多男则多惧”。之说有理,要想延续宗嗣,激励子孙上进,非使其自立不可,于是,召集姻亲安排家事,三妻位下各留长子以俸晨昏,其余十八子俱令各走他乡开创家业。儿子们均想不通,并说:“积谷防饥,养子防老,古来如此,何况父年已垂暮,怎可抛弃不顾而远走他乡?这样儿子再多又何益”。公云“燕雀贪图高堂安逸,往往有生命之忧。鹳鹩巢居树林反而安然无恙,其中道理儿等应深厚明白了”。姻亲们也附和说:“池里的鱼不如云中之鹤,值此世道沦桑变化莫测之际,老人的决定,是有远见的”。儿子们终于依从。公将家谱各授一本,以便年深处久识所由来,临别之时,公谆谆嘱咐道:“尔等兄弟,他日相逢,彼此礼施,此以礼报,频来而不拒,久间而不疏……尔等兄弟可卜吉日登程,言无多嘱”。口占一诗以作赠别。

           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

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朝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

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三位夫人亦相继口占嘱子诗:

上官氏夫人字妙香诗云:

才郎峭老有三妻,官吴郑氏三七齐。

创业兴家离祖地,归来报命省新帏。

吴氏夫人字妙季诗云:

事年八九虽期会,奕叶分枝为汝题。

尚有富贵与贫贱,相逢须念其根蒂。

郑氏夫人字妙季诗云:

祷告苍天佑各乡,官吴郑氏三七郎。

奉奏公命事儿去,投辙绵绵奕世昌。

嘱媳诗:

上官氏诗云:

骏马行行出异乡,元旦日食素一餐。

吴氏诗云:

骏马悠悠出异方,元旦日食素二餐。

郑氏诗云:

骏马匆匆出异方,元旦日食素三餐。

诸子和诗曰:

饮承尊命出本方,振肃三纲并五常。

克念叹扬光世泽,存心耀祖旧家乡。

四时益重光先德,万古犹怀我祖当。

叠叠怀承遗嘱语,芳声总绍祖宗强。

(注:后裔将此诗叫“辞行诗”。)

次年一十八子先后获址自立,公闻之颇为欣慰。再次年(公元953年)公八十二岁无病而终,即卒于后周太祖广顺三年癸丑十一月初十日,葬鹳薮黄家林旧茔辛山乙向,立有碑,横文:唐朝工部侍郎。正面直文: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吉旦,祖考名峭字山黄公之墓。二十一股子孙敬立。此墓于1986年由邵武市嗣孙组织助款重修,碑文为乾隆四十四年原建镐刻。峭公词,和平书院,黄峭墓列为邵武市文物保护单位。文曰:黄峭墓,经1986年四月十五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针议通过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邵武市人民政府。1986年四月三十日立。以子贵,北宋时,大宗、仁宗累计进封敕赐工部刑部尚书。太子少保,并立碑具文:“如敕封峭山公刑部尚书。太子少保”。

赞曰:

平生智勇皆兼全,好观韬略有才贤。

宜男但能荣三七,庆祝应知岁八千。

济济多士无容已,代代簪缨独悠然。

元老勋名留后泽,清卿世德映貂蝉。

富贵原自由天定,福寿变美瑞盈焉。

(《禾坪黄氏大成家谱》卷二)

夫人上官氏,字妙秀,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年辛卯十月二十八日子时,卒于后汉高祖天福元年丁末四月二十三日未时,享寿七十六岁,葬黎舍觉辉寺背后天池塘,立有碑。生子七:和、梅、荀、盖、楚、龟、洋。

吴氏夫人,字妙香,生于唐僖乾符五年戊戍七月初六日酉时,卒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甲寅三月三十日子时,享寿七十八岁,葬大鼠冈,立有碑。生子七:政、化、瞿、卢、福、林、塘。

郑氏夫人,字妙季,生于唐僖广明元年庚子七月初五日冉时,卒于宋太祖建成隆二年辛酉十月初二日卯时,享寿八十三岁,葬官济庵牛栏窠,立有碑。生子七:发、潭、城、延、允、井、层。

以妻房大小兄弟二十一人排行顺序是:

和梅荀盖楚龟洋,政化瞿卢福林塘。

发潭城迁允井层,官吴郑氏永流芳。

羲山公,锡公次子,生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丙申四月初八日午时,妣程氏。

德山公,锡公三子,生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癸卯五月初五日午时,妣吴氏。

海山公,锡公四子,生于唐昭宗光启二年(886年)丙午二月三十日卯时,妣周氏。

岱山公,锡公五子,生于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辛亥十二月二十九日,妣官氏。

一百一十八世:

和公,-维栋,名肇基,峭山公长子,生于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辛亥正月十七日卯时,排行第一。官奉训大夫,居和平下城堡,室外水口象形。妣攻氏,葬南庄。生子一:震。继妣丁氏,生子四:文贵(官忠贤)、文茂(字宏基)、文安(字有恭)、文锦(字三友),再妣何氏、曹氏,生子二:奇方、思明。

梅公,字维相,峭山公次子,生于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癸丑八月初二日寅时,排行第二。居泰宁县梅口,后迁江西,妣汪氏,生于唐乾宁三年丙辰六月二十日辰时,生子五:念六、念七、念八、念九、念十、。河婆、平和宗谱记载:后娶周氏、蔡氏,生子四:文六郎(应恒)、文七郎(明范)、文八郎(城初)、文九郎。(后裔多居福建泉州)。

荀公,字维桥,峭山公三子,生于唐昭宗景福二年(896年)丙辰七月初三日丑时,排行第三,居泰宁县长兴上高堡上荀,宋兴国八年试六合成家家赋赐进士第三十七名,官至大司徒。妣李氏,生于光化三年庚申四月二十四日子时,生子三:庚一、庚二、庚三。河婆谱载:又娶吴氏,生子四:允帮(千一郎,官知府)、仁卿(千二郎,左府职)、兆达(千三郎,府学)、至琮(千四郎)。

盖公,字维林,峭山公四子,生于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壬戍六月二十七日亥时。排行第五,居邵武四十一都盖竹。后迁南丰府,又迁河南开封府祥符,官江表虎臣挂印大将军,葬邵武市桂林乡盖竹,现墓保存完好,有碑记。妣白氏,葬禾坪山中村大屋背。继妣马氏,生于后梁大祖开平二年戊辰九月初十日丑时,副妣严氏,生于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壬申正月二十八日子时,共生九子:立祖、建祖、承祖、受祖、益祖、宣祖、仁祖、厚祖、德祖,河婆谱记载:再妣张氏生子:风林、祥林。

楚公,字维松,峭山公五子,生于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已巳十一月初一日午时,排行第八,居建宁县楚溪上堡上黄坊,迁陈留县,又迁湖广长沙府善花县。妣韩氏,生于开平二年戊辰十二月十十七日子时,生子四:丙一(名惟庆)、丙二(名元标,官知县)、丙三(名怀玉),丙四(名起顺)。河婆谱记述:再娶方氏、李氏、郑氏,生子未祥。

龟公,字维材,峭山公六子,生于后梁太祖末帝乾化三年(913年)癸酉九月十五日卯时,排行第十一,居将乐县上龟洋,妣郑氏生于贞明二年丙子八月十九日辰时,生子二:长兰、瘐一,河婆谱载:继妣邬氏、秦氏,生子三:崇芳、熙重、有俞。

洋公,字维坊,峭山公七,生于后梁太祖贞明年二年(916年)丙子七月十七日午时,生子三:千一(绍)、千四(其盛)、千六(庭轩)。河婆谱载:继娶唐氏、儿氏、卓氏,生子:千二(兴)、千三(敏)、千五(肇明)。

政公,字维柱,峭山公八子,生于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11年)辛未二月二十九日辰时,排行第九,居禾坪竹栗下,宋兴国八年试六合成家赋赐进士第一百七十一名,官至司空。妣张我氏,生于贞明四年戊寅六月初一日亥时,卒于宋熙四年丁亥,与夫合葬大鼠冈枫树下,生子一:何泰,字括如,葬黎舍天池塘,娶上官氏,葬捐竹塘,何泰生三子:霄、丰、和贵。河婆谱载:继氏邬氏、维氏、余氏、范氏共生二十一子:衍太、系岳、尚训、名世、朝元、中鼎(痒生)、建璋、玄修、作霖应乔(武举)、思敬(河南御史)、云波、承宗、子陵(知县)、鹏化、匡福、(湖广布政司)、植梧、献明、明藻(庠生)、清元、孚先(恩贡)。

化公,字维杭,峭山公九子,生于后梁太祖末帝乾化元年(913年)癸酉正月十一日午时,排行第十,居汀州宁化县石壁村(今济村乡古背村尾),官至广州刺史,妣尤氏,生于贞明元年乙亥三月初三日丑时,生子三:万四郎(字迪,名潜盛,讳道),万五郎(名佑华)、万六郎(名达,字孝杰),闽粤两省化公传派极盛。

瞿公,字维梓,峭山公十子,生于后梁末帝贞明元年(915年)乙亥三月二十一日卯时,排行第十二,居泰宁县永兴上下瞿,妣汪氏,生于贞明六年庚辰四月十六日地,生子七:长十一、次廿一、卅一、四秉著、五师魁、六明熙、七乾凯。

卢公,字维枢,名伟绩,,峭山公十一子,生于后梁末帝贞明五年(919年),已卯七月初九日子时,排行十五,居泰宁卢田安吉坊。妣上官氏,生于龙德二年壬午九月十五日酉时,继妣宁氏,生于后唐庄宗同光元年癸未五月初六日卯时,生子六:宣卿(十七郎)、正卿(十八郎)、祥卿(十九郎)、迁卿(二十郎)、道卿(名道)、世卿(名世)。

福公,字维河,峭山公十二子,生于后梁末帝龙德元年(921年)辛巳八月十五日午时,排行十六,居福州闽清县细村。妣万氏,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乙酉九月三十日字典时,生子七:庆五、次六、三七、圣道、文卿、如皋。

林公,字维枝,峭山公十三子,生于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公元923年)癸未二月初二酉时,排行第十八,居泰宁县梅林高公桥,后移居朱口,妣朱氏,生于后唐宗天成二年丁亥八月初九日卯时,生子三:成生、见生、广生。河婆谱载:继妣曾氏、肖氏,生子二:迁彩、应蛟。

塘公,字维桢,名旭升,峭山公十四子,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乙酉十月二十八日丑时,排行第十九。居建宁县开山堡石塘,官至灵武参军。夫人郑氏,生于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壬辰七月初七日子时,生五子:戍一、辛一、壬一、大一、小一,河婆记载:继妣谢氏、胡氏,生子三:万一(汝厚)、万五(定省)、万三(复福)。

发公,字维梁,号发祥,峭山十五子,生于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庚申四月三十日申时,卒于北宋太宗雍熙元年甲申岁十月十六日子时,乔行第四,居禾坪,官湖南县慰,妣上官氏,生于天佑二年乙丑九月初二日亥时,夫妇合葬小鼠冈。生子二:恂、茂。河婆谱记载:继妣何氏,朱氏,生子四:征吉(官任镇抚)、景观(武举)、用常、善藏。

潭公,字维桃,名巨川,号十郎,峭山公十七子,生于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丁卯四月初一日巳时,排行七,居新城,江西赣州府瑞金县石城堡,后迁平溪,再迁黎川三都墟,官中书舍人,,卒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已卯,妣朱氏,生于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11年)辛未正月初三日卯时,生子五:长朝桂、次念祖、三绍祖、四兴祖、五敏祖。河婆谱载:继妣张氏,涂氏,以上三位妣氏均葬三都墟金斗窠。共生六子:克祖、要绍祖、兴祖、敏祖、朝桂、念祖。(后裔有分居江西南丰、宁都县。

城公,-字维桃,名巨川,号十三郎,峭山公十七子,生于后梁太祖开平无年丁卯(907年)四月初一日巳时,排行七,居新城石塘,后迁平溪,再迁黎川三都圩,官中书舍人,卒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已卯月,葬三都。妣朱氏,生于乾化元年辛未(911年)正月初三日卯时,生子三:绍祖、朝桂、念祖。河婆谱载:继妣张氏、涂氏,生子三:克祖、朝桂、念祖。三位妣氏均葬三都圩金斗窠。

延公,字维柏,峭山十九子,生于后梁末帝龙德二年(922年)壬年十月二十七日戍时,排行十七,居建宁县允盛堡毛坊。妣龚氏,生于后唐明宗长兴二年辛卯九月初九日卯时,生子三:长元凤(元四)、次汝定、三汝安。河婆谱载:继妣吴氏,生子五:元勋、竞全、德辉、安雅、宾兴。

井公,讳国城,字维扬,又字君宠,号子城,峭山公二十子,生于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戊子四月二十四日辰时,排行二十,居江西南丰龙井乡双井头(现今付坊乡)。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任官朝烈大夫,太平兴国四年擢弄部尚书,软赐铁简上赞云:“命世奇才,山头重望,忠贤烈日,威飞秋霸”。夫人李氏,生于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壬压倒七月宴七日中时,生子五:大成、大全、大同、大忠、大用。河婆谱载:副妣戴氏、朱氏、丁氏,公妣墓葬南丰龙井乡双头石门后弯(南丰董家店朱家坊石门后山弯上),生子八:历尧、历舜、万舜、卉毓、职刚、奎聚、成廉、成恕。

层公,字维衫,峭山公二十一子,生于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年)庚寅十一月十八日酉时,排行二十一,居延平黄层口,妣魏氏,生于后唐明宗长兴四年癸巳十一月十九日申时,生子二:裕功(十五良郎)、裕万(十六郎)。河婆谱载:继妣陈氏、儿氏,生子七:士远、达智、达仁、达勇、祖吉、士珊、宁矩。

                                             黄峭历史考证

                                                       1993.5.

                                                     ·黄国汉·

在黄氏族中有显赫地位的先祖

综观多种版本《黄氏宗谱》细阅诸家“江夏渊源”可明显看出:在黄氏历代源流通渠道有几个宗支蕃衍、繁荣昌盛的发展高峰期。第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明朝万历丁未科状元、明思宗宰相黄士俊于天启二年在羊城重修族谱撰“序”文中云:“我族黄氏,自春申君传下一三子,而逐兴于汉,历六朝”。又清乾隆四十六年黄廷章撰《江夏渊源》中说:“歇公,相楚,封春申君,生一十三子一女,文经武纬,彬彬盛焉!全家官爵,朱履三千:迨霸公、宪公、香公、琼公、贲公康公、谦公、等显名于世”。第二是:唐季以军功封于户侯官工部侍郎的黄峭山。黄峭、名岳,字仁静,号青岗(亦有谱载:号峭山,字实朗;或字瑞粼)。世居福建邵武和平坎头中城堡禾平鹳薮,配上官氏、吴氏、郑氏,各生七子。共二十一子,各给家资、马匹,并授“认祖诗”及“家谱”,“任寻胜地”迁居创业,各支派“遇坪则止,遇潭则止,遇田则止,遇港则止,遇滩则止,遇镇则止”。并随所居之地而命名。故有《二十一子公名诗》:“和、梅、荀、盖、楚、龟、洋、政、化、瞿、卢、福、林塘、发、潭、城、延、允、井、层,官吴郑氏共流芳”。各分派繁衍楚、浙、豫、章、闽、粤各处。迄唐宋以来,“昭代人文,优文裕武,皆元勋名士,整乾枢而篆钟鼎也者!流香籍大,蜚声今古。”(《宋朝遗谱序》宋淳熙十一年黄治撰)近千年来,黄峭后裔遍布江西、浙江、江苏湖南、福建、广东、台湾、广西、四川、江北诸省和东南亚各国,人口已达数百万矣!以上各宗支黄姓人家公认黄峭为入闽开基大始祖。如福建、台湾著名的“紫云黄氏”后裔尤以峭公为传世始祖而荣耀!故黄峭在黄氏蕃衍发展史上是个更为突出的高峰期。其显赫的地位和声誉,影响极为深远!清代前贤赋诗赞云:

平生智勇皆兼全,好观韬略有才贤。

宜男但能荣三七,庆祝应知岁八千。

济济多士无容己,代代簪缨独悠然。

元老勋名留后泽,清乡世德映貂蝉。

富贵原自由天定,福寿双美衍万年。

又当代马来西亚华人史学家、民俗学家张肯堂先生赋《赞诗》一首:

   举世无双江夏黄,峭公事绩满缥缃。

   一书成集传家宝,瓜瓞绵长总炽昌。

   敕封峭山公弄部尚书敕命一道

       奉天承运

皇帝敕曰:朕履此多艰,寤寐簪缨之俊,特崇社稷之安;乃眷尔僚,久居外役;锡赞善之宠,进班常伯之尊,矢心卫阙。即日届途,既不惮于署行,宜速依于辰千。

         宋治平四年二月十九日命下

   

敕封峭山公太子少保敕命一道

       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朕闻英谊之辟,必资辅弼之臣;故萝卜依然,向微徽肖岩墙之一下,典型尚在。追台阁之光,其有帷旧劳,丝纶宿德。朕简在天下,遗者褒恤,可不隆哉!尔尚书左仆射平章阁侍制直学垣黄峭山,忠贞址谅,赞襄功茂;自轩擢而历史林,陟官僚而典文柄;词擅载笔,编摩垂缃帙之光;讲幄论思,启沃著勤劳之誉;纳约取宫闱之爱。公忠结先帝宛魏郑公之前识,每以时事危主心,抱裴晋公之先忧,直以天下己任。几年梓里,耽白社之娱游;此日愧庭,系苍生之仰望;征车有待方谨,召潞之怀易篑;敬闻俄应陨星之识,悲同臣庶,怆切联衷。兹特赠尔为少保,谥文烈。□(该字为上“亠”中“回”中“日”下“一”)惟硕彦,克副荣称一惠华褒;允台易名之大典,三孤峻秩,俨跻论道之崇阶;贲乃黄垆。软兹紫缚。

                                                                 宋无丰五年壬戍岁十二月二十六日命下

               (

据清光绪十六年翰修墨林我氏编纂之《江夏渊源》)

       御笔亲书

           钦赐弄部尚书君宠先生三代诰命

       祖                    官至河南太守                      讳任

赠封太

               母                                                    包氏      张氏

               祖                    官至弄部尚书                      讳锡

敕封

               母                                                      李氏      张氏

               父                    官至工部侍郎谥文烈          讳峭山

敕封

               母                                      上官氏    吴氏      郑氏

敕封                                          朝烈大夫        黄井妻    李氏

                                                           宋太平兴国二年朝烈大夫

                                                                       四年官至刑部尚书

钦赐铁锏上赞

命世奇才      山斗重望

忠贯烈日      威飞秋霜

敕        命

三年十月十八日

之宝

宋太平雍熙                                            日命下

                     敕            弄部尚书黄          奉

皇帝敕曰:朕履此多艰,寤寐簪缨之俊,特崇社稷之安;乃眷尔僚久居外役;锡赞善之!宠进班学伯之尊,矢心卫阙。即日届途,既不惮于署行,宜速依于辰告。

敕        右牒到奉行

宋      雍熙四年二月十九日          命下

二、峭山公传:

色讳岳,字峭山,工部侍郎。自幼智勇、深沉,好观韬略。值四时水旱,兼起蝗虫;宰相不举贤任能,纪纲庶务一旦废驰;而仅好施与以开私谒之门,至使奸民乘饥酿为寇盗,所在克盈。当此之时,从贼而生者,则有之殉国而死者,则未之闻。公弱冠慨然兴叹曰:“若辈首鼠鼯,但忧太仓无粒食耳!岂能向虎狼之窟而擒貔狨耶?”况以救援之师登城,而叹曰:“兵甚至转盼遂立降帜,天下将何而定乎?!”及闻郑綮竿,势如猥集;徐申令军前曰:“事所不拥丰而养痈者,恐招犬羊之族而残父母之邦。尔等宜听指挥,愿同戮力剪除伏莽。俾窜匿山俗逃亡之民各还旧乡,如拯溺救焚之不容已事,或庶有济焉”。时陇西郡王李克用,知其可用之材,即授予以千户长。公曰:“阉宦以制为定策国老寺,竖呼天子!作负心阂生。事岂敢自爱一身,辜王属望之意恒,恐时腋之患未能卒除。奈何!”乾宁二年,三镇犯关;陇西郡王表请举兵讨。公内佐密谋,外参戎政,致王行瑜由此估诛。上乃赐诏优部,褒其忠,进李克用爵晋王进公为千户侯,钤辖江浙两广军务。丙压倒三年七月,犯关之兵复来,入援之师即起,而义正国,志在勤王,公之心犹晋王之心也!然晋王以不得入观觐,因赉表上奏,奉诏封存公为工部侍郎。嗣后迁延数载,势均力敌愈难支;刘季述以少阳院而幽君,朱全忠登乞巧楼而动驾;欲平章天下事,而起复又非其逮,宣抚白麻更代韩侍郎  而草制者,德视政宁,能锉跋扈者之锋子!观其毁宫阙于长安,卢舍丘圩,全忠之大寻悉露矣。纵使兵合三镇,末由损其毫毛;而吞噬之心耽耽矣!天佑元年八月,全忠肆志移社,阴假手于族人,不辞万代恶名竟弑帝于椒殿,犹且卖奸以塞责,唐祚胡可再延,公闻之绝粒者累日矣。李袭吉劝之曰:“食群之禄,即当忠君之事,死固其份也,但念徒死无益,将如后举何?!”公亦勉强顺时,为解柄归田计,此之奉新君而拥虚位,不妨复闻于人。迨晋王兴潞之师,则投亲轩散者已逾年矣。戊辰正月,晋王卒,子存勖立。欲起公以为己用,公固辞者。及其与兵伐梁,当谓欲定天下,而不亲复行阵;是晏安自怀深居帷房。岂英雄所事?!公叹曰:“量力而霸,何如量德而王。今德温以校书郎而杜门养高,且自号为雾居子。文江以节度使而投老莆郡,集山秀句之书。事不克如二人之认时隐身;他日对之庸无愧作,故织草诛茅而终焉之计决矣!”既而创和平书院,引进后人,自为六言之诗,以写四时之景,处此国不永祚、君不延龄之秋,惟戒诸子以养晦韬光,毋昧时而躁进。至周太祖登极之岁,公寿八旬,因扫径以迎亲朋,兼筵宗族,呼诸子而命之曰:“封人之祝尧也,讼以三多;尝曰:“多寿则多忧,多男遇多惧,尔等兄弟公二十一人,事岂不环侍事侧,以终馀年;但恐积厚则窥伺者盛,则嫉妒者众;大位尚如传舍,事曷敢以克守宗坊自守欤?!然以事奋织戎行,经几半天下,犹忆闽雄南服江竖西屏,沃土废为亲区;业以耕桑,便成乐国。一妻名下,各留长子,以奉晨错,其馀十八支,俱可八步由天,命随地居。谁云散不如聚,而共恋此一方。则依桑梓者  居仁,去榆□(该字为左“木”右“分”)者为任达“。诸葛亮子齐声应曰:”夫积谷所以防饥岁,养儿所以娱晚年;老父桑榆日暮,儿等到方惴惴焉!滋惧虑不能及时爱日,而反抛垂白之高堂,远处他乡,多男何益也!此非儿等所敢愿“。公曰:“尔不闻燕雀怡堂而殆,鹪鹩巢林而安,余之多虑良由此也”。维时六戚亦扬解除而言曰:“池内之鱼应逊云间之鹤,际此海田更变,尔翁虑熟思深,奈何号乳哺之儿向怀中而索食也!”公曰:“达人之见大抵皆同,其择木而栖又在良禽预处理!于是,以所积之物,均而会之,并修家乖亦各授一帙,以便年深岁久认所由来,知事祖分自镡州今为绥城旧族,乡名画锦,里号和平,而中城鹳薮竹粟坎头,皆事一脉之亲;及比屋而居之处,但当珍藏谱牒,遥遥接书香,庶上不附贻谋之家声,下可绵子孙之世泽;又何人合之得而二视也。他日相逢,须知彼以礼施,此以礼报;而不拒,事有诗一首,书以授之,言不在多,试敬听之!

诗        曰

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

足离此境非事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早晚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

谩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壬子之务,先后幸运报命,业已各获基址;欣幸良多,癸丑促科,无疾而终。享年八十有二,卜葬鹳薮旧茔。今将所撰和平书院四时咏景诗列后:

花落桥流流水,莺啼深院轻烟,

雨歇桃源浪暖,澄潭未许龙眠。

                                         夏

                       赤日远衔葵影,董风浓带荷香,

                       案上书添碧色,芭蕉绿映南窗。

                                         秋

                       阶下黄花晚露,庭前丹桂秋风,

未忍抛书欹枕,冰轮驭正升东。

                                             冬

                       烟淡淡迷古树,月明明浸梅花,

                           昨夜阶前积雪,馀晖白映窗纱。

江西上饶井公派卢公派《黄氏宗谱》均有刊载此文《卢田黄氏宗谱》。内文相同。

清光绪十五岁已丑岁,福建邵武和平统修《禾坪黄氏大宗谱》则将该“传略”改为《峭山行录》全文如下:

                                     峭祖行录

峭祖讳岳,锡祖之子,自幼沉宏有智略。当唐季昭宗时,大敦柄国,群小附之。心乎唐,而有贞节、足为国家捍卫者,惟陇西郡王李克用。是时,内阁擅权,四镇骚动;兼之水潦至、蝗虫起,凶荒遍千。而账济无闻,至使奸民乘饥酿为寇盗,所在克斥。祖方弱冠,慨然兴叹曰:“若辈首鼠技鼯,但忧大仓无粒食耳!岂能向虎狼之窟、草稚而禽貔耶”。乃出积贮以兴师,使用权粼丁斩木挈签,戮力剪除伏莽。义师所经之处,流离之民,多得还定南昌安集焉。时陇西郡王见祖有干济之才,即举为千夫长。乾宁二年,三镇犯阙。李克用请兵计之。祖,内佐密谋,外参戎政;致王行瑜由此伏诛。上乃赐诏褒其忠款,进克用爵晋王,进祖千户侯,钤辖江浙两广军务。丙辰三年七月,犯阙之寇复来,入援之师即起。盖义当正国,志在勤王!祖之心,犹晋王之心也。迨朝廷以默敕徵晋王,而全忠格之不得入觐;固赉表上奏,皇上乃封祖为工部侍郎,出守岐雍三郡。嗣后迁延数载,势愈难支。刘季述甸锢至尊于少阳院,韩全诲动乘兴于乞巧楼,而平章天下事;韦贻范又以非才起复,听其视政。宁能挫拔扈者之锋耶?!观其毁宫阙于长安,卢舍丘墟;钱忠之大奸悉露矣!纵吏兵合三镇,末由损其毫芒,而吞噬之心益耽耽莫遏。天佑四年三月,朱温竟移唐祚。祖闻之,绝粮者累日。李袭吉劝之曰:“食禄忠事,死固其分也!第念徒死无益,将如后举何!?”祖亦勉强顺时,为解柄  归田计。至晋王兴潞州之师,则投闲置散者已逾年矣。戊辰王月,晋王卒,子存勖立。举兵伐梁,欲起祖为己用,使李袭吉谕其意。祖曰:“量力而进,何如量德而退!今德温以校书郎而杜门养高,文江以节度使而投老莆郡;事不克如二人之明哲保身,但愿为唐之逋逃臣足矣”。既而创和平书院,诱进后人,复制六言诗以写四时之景。处此五季更移之际,惟戒诸子养晦韬光,毋昧时而躁进。至周太祖广顺元年,祖寿八旬,因扫径以会姻族,呼诸子命之曰:“封人之祝嵩也,颂以三多。尧云多寿则多忧,多男则多惧。尔等兄弟二十一人,事岂不欲环侍事吾侧,以终馀年。第恐多男多惧,吾何德而克守宗坊自恃欤!然以吾旧迹戎行,身经几半天下;犹忆闽雄南服、江竖西屏,沃土废为闲区;业馀壹拾捌支,俱可信步由天,命名随地。谁云散不如聚、而共恋此一方,为则依桑梓者为居仁,去粉榆者为任达”。诸子齐答曰:“俗不云乎:积谷防饥,养儿娱老。吾父日暮桑榆,儿等方惴滋惧,虑不能及时爱日,而反抛垂白之高堂;远处他乡,多男何益也!?此行非儿等所愿”。祖曰:“尔不闻燕雀怡堂而殆,鹪鹩巢林而安。余之多惧,良由此也!”维时六戚亦扬觯前曰:“池内之鱼,应逊云间之鹤;际此海田更变,觉而翁虑熟思深,奈何效乳哺之儿,向慈母怀中而索食也”。祖曰:“达人之见,大抵皆同。择木而栖,又在良禽矣!”于是以所积之物,均而付之。并新修家乘,亦各授一帙;以便年深岁久,认所由来。知吾祖分自光州,今为绥城旧族,乡名画锦,里号和平,而中城鹳薮竹粟坎头,皆吾一脉之洒;所比屋而居之处也!但当珍藏谱牒,遥接收香;庶上不坠贻谋之家声,下可绵子孙之世泽;又何分合之得而二视也!?他日相逢,彼以礼施,此以礼报;频来而不拒,久间而不疏;天地祖宗,相为默鉴。尔等兄弟,可卜吉登程。言无多嘱!”因口占一诗以授,其诗云:

                       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

                       我思外境犹吾境,尔在他乡即故乡。

                       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香。

                       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壬子之秋,各获其址;后先报命,欣慰良多。癸丑仲冬,无病而卒。享寿八十二。卜葬鹳薮黄家林旧茔。

三、黄峭三妻遗嘱诗、二十一子名录歌、外姓贤人赞诗、本族文人奉和诗

黄峭三妣遗嘱诗:

上官氏,字妙秀。诗云:

                     骏马行行出异方,元旦日食素一餐。

吴氏,字妙香。诗云:

       骏马悠悠出异方,元旦日食素二餐。

郑氏,字妙季。诗云:

       骏马匆匆出异方,元旦日食素三餐。

据邵截止和平禾坪派《黄氏宗谱》

官氏太诗:

才郎峭老有三妻,官吴郑氏七子齐;

创业兴家离祖地,归来报命省亲帏。

吴氏太诗:

                   吾年八九难期会,奕叶分枝为汝题:

                   倘有富贵与贫贱,相逢须念共根蒂。

郑氏太诗:

                     祷告苍天往各乡,官吴郑氏三七郎;

                     奉奏分命吾儿去,投撤绵绵奕世昌。

                                 ——据福建宁化淮渡《黄氏族谱》

(二)二十一子次第名录歌:

               和梅荀盖楚龟洋,政化瞿卢福林塘,

               发潭城延同允井,层居念一共雁行。

               ——据邵武和平禾坪《黄氏族谱》

前贤张伯两题赠七律诗一首:

郢州江上旧华堂,阀阅久传江夏黄。

百里花封留政绩,千年翰苑擅文章。

绵绵世泽贻孙子,赫赫家声自汉唐。

一见谱图应起敬。令人远仰划高阳。

——刻于江西抚州临川县风送洞金兰阁“江夏大宗嗣”龛侧

黄庭坚赞祖诗:

慕祖容光焕始方,三婆廿一桂随常。

启观嘱赞知初境,睹录源流识故乡。

上佐朝班封烈显,下垂蕃衍奋书香。

峭公神鉴今如在,满架弦丝奕世昌。

上官氏太长子和公,字惟栋遗诗:

不授官爵出朝堂,策马加鞭往异乡;

隐迹布衣传训子,子孙克绍永垂芳。

                   上官氏太三子荀公,字惟桥遗诗:

                               当代簪缨不乏贤,冠伦朝野爵为先;

                               父祖一孙皆甲第,峭公后裔永绵绵。

                     吴氏太二子化公,字惟杭遗诗:

                               世代绵绵接续传,子孙不可失根源;

于今书笔为规式,万载千秋众口喧。

二十一子名序缀诗:

                     官娘七子是和梅,荀盖楚龟洋共胞;

                     吴妣所生为政化,瞿卢与福乐相偕;

                     更有林塘同母妯,郑产发潭继美来;

                     城延允井层公殿,荆花念一并根怀。

                             ——据福建上杭《黄氏宗谱》

因为黄峭子孙蕃衍昌盛,遍布于浙、赣、闽、粤、台和大江南北,甚至无迁到东南亚各国,支派繁多;各处传抄老宗谱或编印新族谱时,除了上古世系不统一外,对“认祖诗”(外八句)亦各有殊异;加外,还分别以“二十一子名录歌”、“官吴郑氏遗嘱诗”、外姓或本族名贤题赠诗改动、添句、润色,作为认迁祖识宗支之“内八句”,或称为“下马诗”。有之但意思相同。

关于黄峭的历史记载,究竟谁属非是?是几百年来的存疑问题。为了正本清源,索得真实可靠史料;值广东河婆黄族要编篡出版统宗世谱,故编辑部组织调查组,先后近十次前往赣、闽、粤三省黄氏发祥地及该处文博单位“采风”。其中,有本文笔者于一九九一年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间,去福建邵武、宁化、长汀、上杭、广州、山西太原“中国家谱资料中心”,历程万里,为时数月,查阅了数百本各宗派的“黄氏族谱”,复印、抄录了一批氏族志资料,并拍摄回黄峭墓、祠、碑文、原居地风光等照片。依据史料记叙,对照实地勘查,同与彼处族攻、文史工作者商讨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一)黄峭的出生地,是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勘头村颧薮黄家林(原村居老屋已毁,岭畔为小校址。)其父黄锡,字克承,原居于与鹳薮相隔几里路的平洒村(村庄仍在);为入闽禾坪派之始迁祖。

物证:1、锡公墓,墓碑文:

             考名锡字克承        公

始迁祖                            黄        墓

             妣        吴    氏        母

及墓侧立之“黄族禁碑”,碑文:

鹳薮之地,为黄姓南迁始祖锡公坟山,峭公附葬其下。自唐迄今,支派蕃衍,从无盗葬等到情。旧冬乃有近地后嗣,敢于界内私开生基,违越殊甚;虽经公罚,令其平毁;但恐日久弊生,无以儆将来。爱应立禁碑于侧,俾各触目警心。自后倘有不肖子孙,仍于界内次葬,盗窃案砍,一经查出定行鸣官究治,决不宽贷!凡我族众,各宜凛遵,毋贻后悔。

                         道光丁酉十七年冬月吉旦合族公立

2、黄峭山公词,原建成在邵武和平白莲塘,后于光绪十五年重修于与官家坊寨相连的上井村。又,黄峭创立的“和平书院”,今遗址犹在邵武和平镇北门。由此可确信无疑黄峭乃福建邵武和平人,其出生地在勘头鹳薮。至于江西抚州临川县之冖、墓、五柳馆等到遗物,当是峭公之子孙所建的分祠、别墓;并非原来黄峭山公的总祠和真墓。

(二)黄峭的生、卒年代,应是: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辛犯(871年)四月十五日戍时,卒于后周太祖广顺三年癸冉(953年)十一月初十日巳时。享寿八十二岁。

史料依据:1、江西黎川《黄氏宗谱》。2、福建邵武和平禾坪《黄氏宗谱》

以上两谱,除详载黄峭山公生、卒时代、墓地外,三妣的生卒时间、墓地,一一载明;尤其二十一子的出生时代,亦详载。按:多数族谱,与此类同。现将邵谱所载三夫人生卒时间、二十一子出生时代列下:

黄峭三夫人

上官氏      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辛犯(871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子时,卒于后汉高祖天福三年丁未(952年四月二十三日未时,墓葬邵武和平黎舍觉辉寺后天池塘

吴氏          生于唐僖宗乾符五年戊戍(878年)七月初六日酉时,卒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甲寅(954年)三月三十日子时,墓葬邵武和平坎头大鼠纲山。

郑氏          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庚子(880年)七月初五日冉时,卒于宋太祖建隆二年辛酉(961年)十月初二日犯时,墓葬邵武和平官济庵牛栏窠。

黄峭二十一子出生时日

和公      生于唐昭宗大顺二年辛亥(891年)正月十七日卯时。  (峭公21岁)

梅公      生于唐昭宗景福二年癸冉(893年)八月初二日寅时。  (峭公23岁)

荀公      生于唐昭宗乾宁三年丙辰(896年)七月初三日丑时。  (峭公26岁)

盖公      生于唐昭宗天复二年壬戍(902年)六月二十七日亥时。(峭公32岁)

楚公      生于梁太祖开平三年已巳(909年)十一月初一日午时。(峭公39岁)

政公      生于梁太祖乾化元年辛未(911年)二月二十九日辰时。(峭公41岁)

化公      生于梁太祖乾化三年癸酉(913年)正月十日午时。      (峭公43岁)

龟公      生于梁太祖乾化三年癸酉(913年)九月十五日卯时。  (峭公43岁)

洋公      生于梁末帝贞明二年丙子(916年)七月十七日午时。  (峭公46岁)

瞿公      生于梁末帝贞明元年乙亥(915年)三月二十一日卯时。(峭公45岁)

卢公      生于梁末帝贞明五年已卯(919年)七月初九日子时。  (峭公49岁)

福公      生于梁末帝龙德元年辛巳(921年)八月十五日午时。  (峭公51岁)

林公      生于后唐庄宗同光元年癸未(923年)二月初二日酉时。  (峭公53岁)

塘公      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乙酉(925年)十月二十八日丑时。(峭公55岁)

发公      生于唐昭宗光化三年庚申(900年)四月三十日申时。      (峭公30岁)

潭公      生于唐昭宗天复三年癸亥(903年)九月二十三日卯时。  (峭公33岁)

城公      生于梁太祖开平元年丁卯(907年)四月初一日巳时。      (峭公37岁)

延公      生于梁末帝贞明四年戊寅(918年)九月十一日戍时。      (峭公48岁)

允公      生于梁末帝龙德二年壬午(922年)十月二十七戍时。      (峭公51岁)

井公      生于后唐明宗天成三年戊子(928年)四月二十四日辰时。(峭公58岁)

层公      生于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庚寅(930年)十一月十八日酉时。(峭公60岁)

傍证材料:

宋大诗人黄庭坚,生于1045年,是黄峭的第七代孙。若照“墨林氏本”和闽南各“谱”云:峭公行于后晋天福元年(936年)。那么,黄峭与黄庭坚中间六代相隔时间为101年。按史学常规每代以30年计。则当相隔180年。若照邵“谱”所载:峭公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年)。其中相隔代时间则为164年。比较符合准确!故当以后者为宜。

(三)黄峭的官职问题,应是:唐昭宗初,为“千夫长”;;乾宁年间,授千户侯;唐庄宗时,擢工部侍郎(二品。因唐朝,李世民曾任过尚书之职,故后贤凡授此职者,不敢称“尚书”均称“侍郎)。

史料依据:

1、《峭山公传》、《工部公行实录》、《峭祖行录》。

2、邵武和平禾坪《黄氏宗谱》。

3、乾隆四十阂年黄廷瑛撰《重建鹳薮黄氏词坟序》中云:“峭山,世居邵武和平,值唐季,以官屡工部尚书。”

4、《钦赐弄部尚书君宠先生三代诰命》。

附:邵武市人民政府复人大代表信件:

汤嗣友代表:

您好!

您在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关于要求将黄峭祠、坟及和平书院批准为市一级文物保护范围的提案,已转给我们现答复如下:

确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应根据文物的历史价值、现实作用和保存程度等多方面而定。鉴于黄峭后唐工部侍郎,黄峭墓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为了加强对我市古文物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折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经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已决定将黄峭墓列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编按:黄峭公祠及和平书院,已于1997年12月5日邵政(97)综340号文公布为一级文物保护管理。

             此复

                                                                               邵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一九八六年八月三十日

物证:

邵武市一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峭墓墓碑文:横额:

唐朝工部侍郎。

正面直写体碑文:

                                   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吉旦

祖考名峭字山公黄公之墓

                                     二十一股子孙敬立

         按:此墓为1986年重修,碑文照乾隆四十四年原建墓碑文重写镌勒。

         墓右侧为邵武市人民政府公布之政令:

黄峭墓

经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五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邵武市人民政府

一九八六年四月三十日立

[按]根据黄峭墓及原碑文,说明广东墨林氏“谱”云:“敕葬在鹳薮黄家林”之峭公墓御制碑文曰:“宋赐进士太子少保谥文烈讳峭山黄公之佳城”。乃是没到原地勘查核实之误。

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可靠呢?笔者在一九九一年五月下旬“邵武之行”调查时,于二十七日拜访邵武市博物馆副馆长傅唤民先生(福建省民俗学会理事、福建省考古学会会员、福建省博物馆学会会员、邵武黄峭研究会常务理事,征询、请教他关于黄峭的生、卒时间、任官等到历史问题。在座谈商讨时,我提出:“据我们广东多数族谱所载:峭公生于五代后晋,卒于宋;进士出身,官江夏太守,千户侯,擢平章阁侍制宜学士兼刑部尚书,敕封太子少保。现据邵武和平黄氏宗谱及贵馆史料、文物证据,却是生于唐,卒于五代后周,官后唐工部侍郎;行录等均大有出入。究竟当以谁为准?即谁的正确、可靠?!”傅先生微笑着,坦然果断地说:“你们的老祖先是我们邵武人,老家在我们邵武。按理来说,关于峭公的历史记载和论,应该以邵武的为准;邵武的《黄氏族谱》,应该是较有权威性的,而且这份族谱所记载的各项年代,时间、经得起推算,黄峭有关遗迹(遗址)的记载,与实地考察迹吻合无误”。他沉默了一会,又客观地说:“不过,话又说回来,史学问题、学术研究,是允许和应该探讨、商权的!那就要看谁的依据充足和确凿就当遵从谁的”。我认为唤民先生所言极是!故认同他的观点,至于闽南、粤省诸谱所载之宋朝几个官衔,均是峭公后裔在宋廷中任职有功,诰封追赠上三代而来的!如前所举:“宋太宗雍熙三年十月八日”钦赐刑部尚书君宠先生三代诰命“。……

下面略论一些谱史中的谬误记述

照“广东嘉应州僚公世孙翰修墨林氏”编篡之《江夏渊源》所载,估且以

“峭公生于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卒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计算,该谱云:“至治平四年四年二月十九日迁平章阁侍制直学士兼刑部尚书,那么,此年(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黄峭已逝世三十四年了!该谱又云:“公至八十七岁时,元丰五年正月间,偶沾微恙。三子呈奏朝廷、圣主追封公为太子少保。谥文烈”。此则为峭公逝世四十九年以后的事情了!故无疑是追封的,其谱文亦曰“追封”。但该谱文中另句又说:“受封后分复享十一秋,卒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则谬误之至!因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公八十七岁,再加十一,则为宋哲宋元祷作废年癸酉岁(1093年),其时峭公已逝世六十年了!何至于又折回60年而卒于宋仁宗明道二年……享寿九十有八呢?!

由于类似于墨林氏本谱记述年代之差,当代,福建长汀耳顺老人黄振先宗亲,热心研究黄氏家谱数十春秋,则从中去考核峭公史略的年代,更改为:宋真宗咸丰元年(998年,  峭公63岁)任奎章阁侍制直学士尚书令。乾兴元年(1022年,峭公87岁)诸子上奏朝廷,追赠太子注保,谥文烈。又至“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黄峭逝世”。他研究考核的依然循着类似于墨林氏本之规范程式。但却没仔细推敲“追赠”和“谥”的字眼和含义。

又,福建上杭黄鹤龄老先生却将黄峭史略任职整理为:公生于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年三十时,登宋宗祥符六年(1013年)二甲九名进士;初任江夏太守,有功,六十三岁时,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迁奎章阁侍制直学士,官至工部尚书。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三子呈奏朝廷,圣主追封为太子少保谥文烈。授封后,公复享寿十一秋,到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二月十九日逝世。

此论,则按二道宋皇敕令年代而变更黄峭历史。

本文章笔者认为上述两位老宗长之底细,仅是勘正诸如“墨”氏本之谱有关峭公授封官职的年代而已!连同墨氏之说,三者均不足取!

另外,关于宋皇敕令问题,据史料查核,翰修墨林氏将“宋雍熙四年二月十九日敕封刑部尚书黄君宠(即井公)”之“敕命”写为“敕封峭山公刑部尚书敕  令一道”,落款年代将“雍熙四年”改为“治平四年”。

如此等等不慎误差,理当正本清源,让黄峭真实历史标于氏族志光辉史册!

(四)黄峭的史略、行述:以往有不少同宗贤哲、文史专家研究过这个问题,翻查《辞海》、《中国人名大辞典》、《资治通鉴》、《二十五史》……等典籍,均无所获!这次,我们同样细心查阅过这些史籍经典,亦找不到有关记载。但据《峭祖行录》之记述,去查对文中所说之人物(如李克用、王行瑜、刘季述、韩全诲等)及唐季(五代)之政治事件,均符合历史事实。故笔者认为《峭史行录》比较富于真实性、可信性,当以此为准!

对于黄庭坚撰的《江夏源流山谷序》中云:峭山公“以时变告老”,后因黄巢起义军确曾经过此地,兵燹灾至庄园尽毁,今之“旧市街,则为当年之战争遗迹”。……笔者查:黄巢起义于公元878—884年间。对照邵武和平《黄氏宗谱》,峭公生乃此邵“谱”所云更早的人物了!这其中,也许与黄峭真实生、卒年代有些不符;至于其序文中云“峭以登进士第”(其它诸谱,亦有此云)。却找不到确实史料依据。

遗诗问题:

据禾坪派《黄氏宗谱》和《邵武县志》证实,黄峭原作有:1、邵武和平书院六言《四景诗》(16行),2、七律《遗子诗》。3、《江夏源流山谷序》中云之“峭公《遗嘱诗》。

上官妙秀、吴妙香、郑妙季七言二句各一首,为各属份下的《嘱媳诗》,乃三位夫人之原作!和公、荀公、化公七言四句各一首,属其原作。

其余诸诗,皆为修改演变之作。对于各支派“认祖诗”中的“外八句”、“内八句”,究竟以谁的为正确?以谁的为准?即该支派识别其始迁祖的意图。不必争义孰非!各从遵便,互相尊重,互为认可。但作为黄氏世家的后裔,应该晓得识别、理解黄峭之原诗和原意。即从“诗言志”的角度,去体味峭公当年的历史处境及其身份、秉性品德等,从而领会他遗子外迁时的心情和愿望;此情此景,他会抒发出甚么样的感情的诗来?!并从诗的主旨、意境、语言、格律、艺术性等方面来衡量确定之。在今后重修族谱时,不要轻意改动原诗,以示严肃、慎重,并表敬祖之虔诚心意。

结束语

走笔《黄峭历史老证》系不成熟之学术探讨,谬误之处,敬祈同宗贤哲、海内处史学专家、文博单位批评赐教!

                                                                               揭西县文化馆              黄国汉

                                                                                 于一九九二年六月六日稿

                                                                                 一九九三年一月修改

峭山公为何正史无记载?

黄云

黄岳峭山,寿82岁,其中36岁经历唐末四代帝王,46岁经历五代十国,弃官为民,经营农桑,从事舌耕。

三岁时唐懿宗李催病崩!立普王李俨为僖宗改元乾符元年(874年)甲午。翌年以王仙芝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濮、曹二州,冤句人(今山东曹县)黄巢起兵应之。七岁时,黄巢自称“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翌年八月起义军攻克杭、越州至衢州入闽七百里达建州,攻不下建州(今建欧)转攻绥城(今邵武),绥城攻破,在兵荒马乱中,贵华肃公携幼孙峭山母子,匆忙随众南逃。

翌年(880年)庚子,十二月黄巢攻破潼关入长安,号“齐帝”建元“金统”。唐喜宗李严逃奔成都,五年于唐喜宗李严中和五年(885年)乙巳三月回长安必元光启,十二月田令孜挟喜宗奔宝鸡。(887年)丁未李严还凤翔,(888年)戊申二月回长安必元文德,三月病崩,立皇太弟寿王李杰必李敏,又李哗接位为昭宗(889年)已卯元龙纪元年。

昭宗在京城长安六年,翌年  宗李哗乾宁二年(895年)乙卯,三镇犯关,京中大乱,王行瑜、李茂贞双方谋劫昭宗出奔,发生冲突,昭宗逃入南山,李克用兵至渭桥,昭宗还京,因宫室焚毁,暂住尚书省。翌年(896年)丙辰,七月李茂贞复入犯,昭宗奔华山,依韩建,再翌年(898年)戊午,正月下诏复李茂贞官爵,8月回长安,改元光化,再过一年昭宗复位改元天复。

904年朱温挟昭宗至洛阳,长安境成废虚,8月朱温派朱友恭,蒋云晖杀昭宗李晔,立晖王李祚改李棍是为昭宣帝,史称哀帝,在位三年,被朱全宗废为齐阴王,次年杀之,唐亡。

黄岳峭山20岁弱寇之年。介入仕途16年,其中七年在李克用手下做事,没有正职,九年任工部侍郎又处社会动乱之中,唐王皇帝都在打游击:在京城也不得安宁,连皇帝也象踢皮球似的。正史中,杀皇、杀宰相、只是一笔而过,何恐一个小小的工部侍郎,谁来写呢?因此正史之中找不到黄岳峭山的记载。

国家级历史专家何光岳《炎黄源流史》中记载“史学靠有经有纬,才能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史学单靠经是不够的,必须佐以纬,经纬结合,才能‘两条腿走路’,使历史学更具有有力的证据,还其古老的本来面目”。《正史》没有《野史》中找。

《野史》没有的《方史》中找,《固始县志》载“大的入闽有三:1、‘永嘉’之乱,林、黄、陈、郑四姓入闽;2、中原土族有林、陈、黄、郑、詹、丘、何、胡姓入闽;3、王朝、王审知率众五千人入闽”。;还有唐朝初年派陈正、陈元光父子率兵三千六战将123员,平“南蛮”。战将中有黄世纪一人,均未发现其后裔。

《方志》没有《家乘》中找,广览皖、浙、江、赣、闽、粤等百余部《家乘》中,入闽的记载也很含混,均不清晰。例如:福建闽清《虎丘黄氏宗谱》载:“五公膺,祖籍河南光州固始,随忠懿王,王审知入闽”。膺公是峭山公之五代高祖,曾在峭山公墓修复开工典礼会上提出:“王审知生于公元863年,峭山公生于872年,何有五代高祖之距”?福建邵武《和平黄氏大成宗谱》载:“时文长子膺,字惟淡,讳庆肇,号金谷,官史部侍郎,公自光州固始迁居邵武平洒(今水北乡故县村)家焉”。又载:“任公子锡,字禹器,官后唐明宗赠尚书,公自平洒又卜处郡之南乡和坪中林荫郁,有鹳鸟百千巢于其上,因名鹳薮家焉“;江西万安《图鹏黄氏宗谱》载:“必福长子曰裳字天与,自固始入闽,始居延平府,再迁和平”;江西吉水《鹳薮黄氏宗谱》载:“必福长子曰锡字天与,晋自光州移福建邵武和平,鹳薮树下立基”;邵武和平《樵南和平黄氏宗谱》载:“贵华长子曰锡字天与。锡长子曰裳字以绣。裳幼子峭山”;江西吉安《菰唐黄氏宗谱》载:“翰之子曰保信。保信娶妻李氏生子曰宝。宝妻刘氏生子曰实,实妻张氏生五子,珀、住、任、伯。任生子峭山”;江西万安《武术黄氏宗谱》载:“固关生子曰禹锡,字佐宏,号圣宗,自江夏安陆迁光州”。

还有光绪二十年翰林院检讨黄正心:“江夏老谱何由而得也,余少游建南,见有同宗人,由江夏带来《江夏老谱》最为详悉,且八句诗符合,因录之为叙谱也”。黄正心撰木刻本《江夏老谱》载:“光宝之子曰锡萧号实登,授江夏太守居奎章阁大学士,后封郭威王,官、吴、郑三妻各生七子共21子”。二十一子不只一个,而有多个二十一子,如峭山之八子政公子娶邹、余、罗三氏生二十一子,峭山之十一子卢公之五子汉武,官封武毅将军,娶李、汤、曾、孟、程、梁、张七妻生二十五子。还有江西九江府德化县独树台黄善庆明进士官武德将军生二十一子,曰黄千二十一郎。

诸如记载:峭山公官万户侯、少宝、少付、奎章阁大学士等官职工均是后续时耀祖词或追赶封,更为迹人是八句诗》中华姓氏通书黄姓载:“八句诗如磁电密码,传奇全姓皆知”,详细考察起来非唐末首创,出自楚国黄歇。

《家乘》没有《笔记》中找。终于在《笔记拾遗》中找到了答案。江西丰城允江始祖黄瑕之八代孙黄彦弼,宋哲宗时任承事郎的《晚唐笔记拾遗》如实的记载了先祖渡江入闽的具体时间。黄瑕之七代孙黄羽字衍惟,宋折宗任承事郎的“王霸笔录”记载了峭山公三夫人的由来。

附:峭山公生平及所处社会

                 峭山公生平及所处社会

年  份

干  支

帝王朝代年号

峭山

生平及所处社会

872

壬辰

唐懿宗李淮咸通十二年

1

社会:二月幽州牙将公素夺留后张简会军政权,自称留后。8月归义节度使张义潮卒代领军府,自命为节度使。峭山:父锡禹38岁,次妣杨氏25岁,是年四月十五日戍时出生于鹳薮窠。

873

癸巳

唐僖宗李崔淮咸通十四年

2

社会:二月遣使自法门寺迎佛骨。五月南诏攻西川、黔南。七月懿宗驾崩!宦官刘行深立普王李俨为僖宗改元乾符元年。峭山:初学语。

874

甲午

唐僖宗李俨乾符元年月

3

社会:关东旱饥,濮州人王仙芝聚众起义于长垣。      峭山:初学记数。

875

乙未

唐僖宗李俨乾符二年

4

社会:6月王仙芝起义军攻占濮州、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人黄巢起兵应之。

峭山:初学字,祖父贵华肃公教之。

876

丙申

唐僖宗李俨乾符三年

5

社会:九月起义军攻汝州、东都大震。十二月起义军攻蕲州,起义军分为黄巢、王仙芝两大部。        峭山:初学数百以上,识单字二百。

877

丁酉

唐僖宗李俨乾符四年

6

社会:二月王郢攻占台州,王仙芝攻占鄂州、黄巢攻占郓州。七月黄巢、王仙芝合攻宋州,8月起义军攻占安州、隋州。

 峭山:识单字约五百以上。

888

戊戍

唐僖宗李伙乾符五年

7

社会:正月大同军乱,二月推李克用为留后,二月曾元裕败起义年于黄梅,王仙芝阵亡!黄巢自称“冲天大将军”建成元“王霸”。三月黄巢引兵渡江攻占虔、吉、信州。8月黄巢引兵入浙东开山路七百里,攻福建诸州。

峭山:初学干杂活及识字等。

879

已亥

唐僖宗李俨乾符六年

8

社会:黄巢“王霸二年”,起义军攻不下建州(建欧),转攻绥城(今箱,即邵武)绥城攻破,起义军不念同族亲情,大肆屠杀平洒、画锦、中城堡、竹栗等黄族,几无类头!

峭山:时锡禹公任江西河阳(今资溪)县令,携元妻刘氏及所生四子赴任所,幸免于难,锡禹公留次夫人杨氏及幼孙实郎在家侍俸父亲贵华肃公。在离难中,贵华肃公匆忙携八岁幼孙实郎母子,随众南逃,杨氏死于难中!(847—879)享年32岁。贵华肃公与实郎南逃到漳州龙溪县蔺水乡靖邑里乌蒙山麓,上官庄,结茅为瓦,构木为舍,结卢寄居。

880

庚子

“齐金统元年”(长安)唐僖宗李俨明元年(途中)

9

社会七月唐军击败沙沱军,十二月黄巢军攻破潼关入长安,称“齐帝”改年号为“金统”。唐僖宗李俨退出长安逃奔四川成都。

峭山:在上官庄干家务外,就地学习文化。

881

辛丑

“齐金统元年”(长安)唐僖宗李元明元年(成都)

10

社会:正月唐僖宗李俨到成都。四川黄巢加尊号为“承天应运启圣文宣武皇帝”。唐赦李克用率兵入援。      峭山:在上官庄干家务外,就地学习文化。

882

壬寅

“齐金统二年”(长安)唐僖宗李俨中和二年

11

社会:十二月李克用屯兵河中,唐大臣杨复光倡仪,诏李克用援,以李克用为雁门节度使。

峭山:学习文化和书法。

883

癸卯

“齐金统四年”(长安)唐僖宗李俨中和三年(成都)

12

社会:正月李克用破黄揆于沙苑(今大荔南、洛水、渭河间)。以李克用为东面行营都统,杨复光、陈景思分任东西与北面都统监年使。二月李克用与诸军在田陂(今陕西渭南与华县间)大破尚让军。黄巢袭取华州,李克用围华州。四月初八晚黄巢退出长安,以李克用为河东节度使,朱温为宣武节度使。

峭山:不断刻苦学习。

884

甲辰

唐僖宗李俨中和四年(成都)

13

社会:三月李克用到陈州,四月破尚让军取太康,又破黄邺、取西华,李克用追破巢于中牟王满渡,唐诸军追巢!巢走至狼虎各(今年泰山东南莱抚界)自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李克用晋封为陇西郡王。

峭山:仍坚持学习。

885

乙巳

唐僖宗李俨光启元年(长安)

14

社会:元月唐僖宗李俨返长安,改元光启。十二月李克用救王重荣,破朱李兵!田令孜挟僖宗李俨奔凤翊。

峭山:与贵华公,在上官庄住六年。

886

丙午

唐僖宗李俨光启二年(宝鸡、兴元)

15

社会:正月田令孜挟僖宗李俨奔宝鸡,再走兴元。李克用与王重荣上表杀田令孜。

峭山:李师凤鹿大儒,授《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及文章,峭山亦苦学。

887

丁未

唐僖宗李俨光启三年(凤翊)

16

社会:三月僖宗返凤翊。

峭山:李师授宝郎《诸子》《百家》等著作及文章。

888

戊申

唐僖宗李俨文德元年(长安)

17

社会:二月僖宗李俨返长安三月李俨驾崩,弟李敏改为李哗即位,为昭宗改元文德。

峭山:黄岳峭山十七岁,春联(正月考场)戊申科童子试三甲第九名进士,随后,授高邮镇军参事,时吕用之当事,高邮镇为黄巢降将左相都知黄巢屠杀!乡里被焚毁。请给假修复家园。时值僖宗驾崩,皇太弟寿王李杰改名李敏,又曰李即位是为昭宗。改元龙纪。

889

已酉

唐宗李哗龙纪元年

18

翌年(889)已酉,改元为龙纪元年,李哗登基对下树恩德,命下准,赐黄金两万两,为复家园之次,由高同镇军参改为邵武军参事。黄岳得御旨望房拜谢。李师建议即回邵武就任,携三夫人叩拜贵华肃公,祖父墓谨,拜请李师回邵武接任邵武军参事。时锡禹公已告休,离江西河阳回邵武整理家园,峭山带同三夫人拜见父亲和嫡母刘我氏夫人,并与四位兄嫂相见。

890

庚戍

唐昭宗李哗大顺元年

19

社会:正月李克用拨刑州。

峭山:暑理邵武军参事务时,用昭宗皇帝恩赐黄金两万两,为乡亲助账修家庄。邵武兵乱之后,又水潦、蝗灾、凶茺遍告,奸民乘饿让为寇盗,出资集族众乡丁组成义师,加以防御。流离乡民多得还家安定居焉。

891

辛亥

唐昭宗李哗大顺元年

20

邵武义师不断壮大,保卫一方乡土,声势大振,时陇西郡王李克用访得黄岳有干才,即报举为千户长(遍览新著《新书》,没有设官制。至及《唐摭言》(音职),有“重其才略以千卒获之”以遂其用而“长”之(领导的意思)。是年初黄岳19周岁。

892

壬子

唐昭宗李哗景福二年

21

黄岳被举为千户长与李克用共谋大破云州后,再攻成德节度使王容,虞龙李匡威来救。克用兵屯刑州。经过战争后,留黄岳于克用身边,内佐密谋,外参戎政。

893

癸丑

唐昭宗李哗景福三年

22

社会:三月王潮取福州,自称留后。十月以王为福州观察使。十一月以王行瑜为太师,号“尚父”,赐“铁券”。

894

甲寅

唐昭宗李哗乾宁元年

23

社会:三月李克用与黄峭共谋破刑州,执李存孝,送太原车裂之。十二月李克用攻克幽州。

峭山:二十二周岁。

895

乙卯

唐昭宗李哗乾宁二年(长安)

24

社会:七月昭宗削王行瑜官爵。任李克用为行营都统。时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卒,军中立重荣子珂为帅,兄弟争位,珙,瑶起兵攻珂,珂倚李克用。珙、瑶求助于分宁王行瑜,华州韩健,凤翔李茂贞,三帅请朝廷任珙为何东节度使,被拒,乃引兵入京师,杀宰相韦昭度,李溪。李克用兵南下,声言讨三镇,三帅闻河东兵起,返镇压。禁军将领或亲王行瑜或亲李茂贞。双方均谋劫昭宗出奔,发生冲突,长安大乱。昭宗逃入南山。李克用与黄峭谋破分州(今陕西彬县)王行瑜败阵亡,任李克用为晋王,进峭山协管三镇军务。

896

丙辰

唐昭宗李哗乾宁三年(华州)

25

社会:七月唐昭宗李哗奔华州。

峭山:呈吴夫人三月二十六日卯时生一子曰瞿。

897

丁巳

唐昭宗李哗乾宁四年(华州)

26

社会:王潮卒,弟王审知自称留后。

峭山:官无人八月二日寅时生一子曰梅。

898

戊午

唐昭宗李哗光化元年(长安)

27

八月昭宗李哗返长安,进峭山为工部侍郎,出守岐雍三郡(工部侍郎,官名,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相等于当今中央、国务院各部下属司一级之副或助理、地区级的官员。

峭山:年26岁。

899

己未

唐昭宗李哗光化二年

28

黄岳峭山任工部侍郎守岐雍,三郡署理。

900

庚申

唐昭宗李哗光化三年

29

社会:6月唐昭宗迫于朱全忠,复以崔胤为相。11月宦官刘季述等幽唐昭宗李哗于少阳院,而立太子李裕。

901

辛酉

唐昭宗李哗天复元年

30

社会:正月孙德昭等杀刘季述,昭宗李哗复位,废太子李裕为德王。进朱全忠为东平王,李茂贞为岐王,入朝总政,贬崔胤为外官,11月韩全海等挟昭宗李哗到凤翔。朱全忠取华州。

902

壬戍

唐昭宗李哗天复二年

31

社会:三月以杨行密为东面行营都统,中书令,赐爵吴王,五月进钱缪为越王(音柳)。

903

癸亥

唐昭宗李哗天复三年(长安)

32

社会:正月唐昭宗李哗迫朱全忠营,自凤翔返长安。朱全忠第五可节等宦官八余人。二月朱全忠时爵梁王,8月王建进爵蜀王。

904

甲子

唐昭宗李哗天佑元年(洛阳途中)

33

社会:正月朱全忠兵屯河中,表请昭宗迁都,密令其党羽杀宰相崔胤等。闰四月昭宗李哗被挟自长安到洛阳。更封钱缪为吴王。8月朱全忠杀昭宗李哗,立太子祚(更名李)为昭宣帝,史称哀帝。改元天佑。

905

乙丑

唐哀宗李祚天佑二年(洛阳)

34

社会:二月朱全忠杀德王李裕等九人。六月朱全忠杀宰相独狐损,裴枢等三十余人。是年张可奉自立为衣太子,改国号“西汉金山国”。

906

丙寅

唐哀宗李祚天佑三年(洛阳)

35

社会:九月朱全忠攻沧州。十月王健建立行台于蜀。

峭山:吴夫人十月二十八日丑时生子曰塘。

907

丁卯

五代十国

后梁太祖朱号并于元年

36

社会:三月朱全忠篡唐。唐哀帝废阴王。次年杀之!四月朱全忠称帝,改名“晃”,国号“梁”,改元“开平”,都汴京(今开封)。四月以马殷为楚王。李茂贞开岐王府。五月契丹与梁道好。七月梁以全缪为吴越王。梁以刘隐为大彭王。梁以刘守共为卢龙节度使。梁以高季昌为荆南节度使,九月王建成都称帝“前蜀”。总之五代十国历时五十三年黄岳忠于唐,而唐亡,弃官为民,经农桑。

908

戊辰

五代十国      后梁太祖朱晃开平二年

37

峭山于丁卯为民,在画锦乡(今和平镇),创办“禾坪书院”从事舌耕。

909

已巳

后梁太祖开平三年

38

峭山:从事舌耕。

910

庚午

后梁太祖开平四年

39

同上

911

辛未

五代十国。后梁朱圭太祖化二年

40

同上

912

壬申

五代十国

后梁太祖朱圭乾化三年

41

同上

913

癸酉

五代十国

后梁太祖圭凤历元年

42

同上

914

甲戍

五代十国

后梁末帝友贞乾化三年

43

同上

915

乙亥

五代十国

后梁末帝友贞明二年

44

同上

916

丙子

同上

45

同上

917

丁丑

五代十国

后梁末帝朱友贞贞明三年

46

同上

918

戊寅

五代十国

后梁末帝朱友贞贞明四年

47

同上

919

已卯

同上                五年

48

同上

920

庚辰

同上                六年

49

同上

921

辛巳

同上,龙德元年

50

同上

922

壬午

同上,龙德二年

51

同上

923

癸未

同上,龙德三年

52

同上

924

甲申

五代十国,后唐庄守李存勖元年

53

同上

925

乙酉

二年

54

同上

926

丙戍

五代十国,后唐明李嗣颐天成元年

55

同上

927

丁亥

56

同上

928

戊子

三年

57

同上

929

已丑

四年

58

同上

930

庚寅

兴二年

59

同上

931

辛卯

长兴二年

60

同上  郑夫人于十一月古八日酉时生一子:黄层

932

壬辰

三年

61

同上

933

癸巳

四年

62

同上

934

甲午

五代十国后唐文帝李从厚顺应元年

63

同上

935

乙未

末帝李珂清太元年

64

同上

936

丙申

二年

65

同上

937

丁酉

五代十国    石敬塘天福元年

66

同上

938

戊亥

二年

67

同上

939

丙申

三年

68

同上

940

庚子

四年

69

同上

941

辛丑

五代十国

石敬塘天福元年

70

七十大寿庆典后不从事舌耕,以吟诗自娱

942

壬寅

七年

71

流传至今《四季诗》

花落断桥流水,鸟啼深院轻烟。

雨歇桃溪浪暖,澄潭示许龙眠。

赤日远葵衔影,薰凤浓带荷香。

案上书添碧色,芭蕉绿映南窗。

943

癸卯

元年

72

944

甲辰

庄年

73

945

乙巳

二年

74

946

丙午

三年

75

皆下黄花晓露,庭前丹桂秋风。

未忍抛书歌忱,冰轮驭正东升。

烟淡淡建古树,月明明浸梅花。

昨夜庭前积雪,徐晖白映窗纱。

947

丁未

后汉刘知远天福六年

76

948

戊申

后汉高祖刘知远乾佑元年

77

949

已酉

后汉隐帝刘承佑乾佑二年

78

950

庚戍

三年

79

自娱

951

辛亥

五代十国

后周太祖郭咸广顺元年

80

正月初一日,黄岳峭山公大晏宾朋,席间壮严宣布:“汝等悉已成长,具为婚配,各自兴发,广大!”众子念父,峭山说:“池中之鱼逊于云间鹊,好男儿不必恋此一方故土,而应四海为家,志在四方,放眼世界!”夫人不舍,峭山:各留长子在旁侍俸桑榆,其十八子各自散处,在家者承受田产,散处者各领黄金五十两,白银百两,不问远近,州府县地,各从小名,以地命名,古人云:“大丈夫别处为家,况汝等饱学广贤,将必光显黄氏,名扬四海,为男者忠孝廉义,为女者三从四德,仁义居心,阴德广积!有志者勤于读,无志者力于耕,卜居已定,世世子孙富贵绵远,现有谱牒廿一本,世世子孙留存修补,以识黄氏之源,吾之传家室也!远近必来报之,知其处所,父亦心安,口占一词:“信马登程出异方,任从胜地振纲常,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居他乡退职故乡,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谩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江西南丰《双井黄氏宗谱》载:“井公系后周广顺元年(951年)辛亥正月初一请宾朋赴晏,初三日登程,初七日止,居又红又专池乡二十七都从井头,离祖宅禾坪三日行程之隔。”

三月均回家向父报知居地。峭山说:“之汝等既得乐土而居,实惟我知深幸。谱之已设,犹帝王分封锡圭之意,必须代代修真,勿使朽烂,庶为贤孝子孙也,散既久,必有亲疏之别,然是一脉,即使久远,富贵贫贱,具要一体同亲,万勿可以疏远而不同矣!”

官氏诗云:“实郎峭老有三妻,官吴郑娘七子齐,创业兴家离祖地,归来报命省亲帏(言为)”

吴夫人诗云:“吾年八九难重会,宗叶分枝为尔题,若有富贵与贫贱,相逢须念共根蒂。”

郑夫人诗云:“和梅荀盖楚龟洋,政化瞿福林塘,发潭城延允井层,三妻二十一子总炽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098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13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960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19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12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33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1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74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04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63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44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5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0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4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6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感冒病毒的侵袭 真是应了那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身体比从前更加慵懒了些 想起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却没了小...
    童小沐阅读 333评论 0 0
  • 小怪兽冰冷找到工作了,我也不能经常玩了。听了一整天节目,深夜了。依然感到空虚,睡不着,却困倦。想不到我会失眠,沾枕...
    小神经病阅读 345评论 0 1
  • 如今社会路难走,难免被狗咬几口。 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两年了,有的人搬出宿舍,又有人搬进了宿舍 。 来来往往, ...
    大漠混天阅读 202评论 0 0
  • 我们在项目中,处理页面布局和绘制的时候,常常会考虑如何更好的做到多种机型和屏幕的最大程度的支持,亦即屏幕适配的问题...
    玉圣阅读 87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