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3·15”了,每年这个时候我都特别紧张,因为按照往年“惯例”,运营商总会“榜上有名”。从垃圾短信再到电信诈骗,这些年运营商在“3·15”晚会上可是“劣迹斑斑”。
在服务“敏感”期,咱们聊聊关于服务的话题。
很多时候,你很难界定运营商这样的机构是什么样的企业?是服务主导型?还是技术主导型?
也许你会说,这不是废话吗?运营商当然是以服务为主啊,运营商不就是卖服务的吗?
我看未必。
至少在现有种种迹象表明,用户对运营商提供的“服务”是不买账的。
为什么呢?
很简单,运营商眼中的服务和用户需要的服务是不一样的。
我问过运营商主管服务的同事,他们认为运营商“过度服务”了;然而我身边的朋友却常常对我吐槽,你们的服务有点儿差哦~
是什么造成了用户感知和运营商工作的脱节呢?
我们不妨简单追溯一下。
现在运营商对服务的考核越来越重,不少基层的同事都在抱怨,现在的服务考核实在太重了,很多时候莫名其妙就被扣分了。
这些扣分项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第三方话访。也就是运营商通过第三方电话外呼的方式对部分用户进行访谈,然后根据受访用户的回答结果统计该区域的用户满意度。
表面看起来,这是尊重用户的表现,通过询问了解客户对运营商服务的意见。然而据受访用户说,那个长达二三十分钟的电话访谈实在是让人“森森地难过”,不少方言用户甚至反馈听不懂,不明白在说些什么。
运营商内部也有人笑言,这种第三方访谈的方式缺乏科学性。东北人豪爽,当被问到是否满意时,可能会说:“挺好!”,可同样的问题如果问到南方人时,可能就会被用户“吐槽”。
基层单位为了应对这种防不胜防第三方电话访谈,甚至不惜重金给用户返还话费、赠送礼品,只是为了获得用户在话访中的一个“赞”。
显而易见,这种考核方式看似是在迎合客户需求,实际动机则是满足上级的管理压力,结果自然会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也许有人会反驳,除了第三方访谈,还有投诉呢。
没错,运营商多年来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呼叫中心队伍,他们负责收集处理投诉和反馈。客观地说,这项工作还是相当不错的,通过这个渠道能够收集到来自客户最急迫、也是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一个倾听客户需求的通道。
然而让人比较遗憾的是,尽管呼叫中心承担了大量的来自客户的压力,但却没有办法将压力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后端部门。
更加值得反思的是,用户的投诉除了来自网络质量等基础类问题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对资费、营销活动和新业务,而这些投诉的处理方式通常是“一事一议”,缺乏统筹考虑和顶层设计。结果对原有不合理的政策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什么样的服务是高级的服务?是客户期待的服务?
有人说好的服务是标准化服务,让人满意;
更好的服务是差异化服务,让人惊喜;
再好的服务是柔软的服务,让人感动。
服务的最高境界不仅是满意、惊喜、感动,而是像空气,让用户看不到又离不开。
这些年,运营商在硬件环境设施、前线人员的的服务行为规范、服务态度与形象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善,但距离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服务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严格来说,运营商现在提供的服务种类很多,但真正有价值的核心服务却十分有限。
拿这几天吵得沸沸扬扬的流量套餐举个例子,用户需要的其实不是那点儿剩余的流量能不能挪到下个月使用,让用户为难的其实是用户对于套餐选择的纠结,让用户寒心也是运营商明明掌握着用户的历史消费习惯,却不能负起责任给点靠谱的建议。
服务的真谛是体恤客户,了解客户的痛点需求,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
这一课,运营商还有很多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