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评价《答陆原静书》说:原静所问的,都是在认知、理解的层面打转,没有知行合一,没有切身体会,都是空对空的空谈。我被逼无奈,也不得不跟着他的逻辑,一节一节的,条分缕析给他解释。致良知的学问,贵在反求诸己,并不是靠学知识,求解答就能得到的。这样问,越问,问题越多,讲完一节,又生一节,没玩没了,离得道越远。
【来书云:《大学》以“心有好乐、忿懥、忧患,恐惧”为“不得其正”,而程子亦谓“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所谓有者,《传习录》中以病疟譬之,极精切矣:若程子之言,则是圣人之情不生于心而生于物也,何谓耶?且事感而情应,则是是非非可以就格;事或未感时,谓之有则未形也,谓之无则病根在。有无之间,何以致吾知乎?学务无情,累虽轻,而出儒入佛矣,可乎?
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皦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无所住而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为非也;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病疟之喻,既已见其精切,则此节所问可以释然,病虐之人,疟虽未发,而病根自在,则亦安可以其疟之未发而遂忘其服药调理之功乎?若必待虐发而后服药调理,则既晚矣;致知之功,无间于有事、无事,而岂论于病之已发、未发邪?大抵原静所疑,前后虽若不一,然皆起于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为崇。此根一去,则前后所疑,自将冰消雾释,有不待于问辨者矣。】
陆原静来信问:
《大学》里说,“心有好乐、忿懥、忧患,恐惧”为“不得其正”,程颢先生又说“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所谓有情,《传习录》中曾经一病疟来打比方,十分精辟,说他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平时好色、好名、好利的病根还在,就像病疟一样,虽然不是一直发病,但病根还在,不能说他是无病之人。
如果像程颢先生所说,“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那么圣人的情不是产生于心,而是产生于物了,你看呀,他是随着事物的感发而相应产生感情,其中的是是非非才得以格正。那么,如果没有感受到事物,说有情,则情还未显现,说无情,却是病根一般潜伏着。有情和无情之间,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良知呢?学习一定要达到无情的境界,这样牵累虽然少了,却又离开儒学,遁入佛学了,这样可以吗?
这是《答陆原静书》的最后一篇了,原静的问题,就是永远开始不了,永远不能开始真正切己体察、事上琢磨、知行合一的学习,一直在替古人,替儒道释,打文字官司,他对程颢的话的理解本身是错的,在错误的理解下,自然又提出错误的问题,把自己卡住了。正如他自己所说:“澄平生多闷,未尝见真乐之趣。”他这样“学习”,如何能不闷?油盐不进,永远拒绝真知,专注于找疑惑,又怎能得到真乐?总是骑驴找驴,还南辕北辙。
王阳明回信说:
圣人致知的功夫,就是至诚无息,一片至诚,没有一刻停息。圣人良知的本体,皎洁如明镜,不曾有纤毫染着,美丑随时在静中显现它的形象,而明镜的本体未尝沾染,这就是所谓“情随万事而无情”,就是物来心照,物去不留,“无所住而生其心”,佛家的这一说法本来不错。明镜照物,美者自美,丑者自丑,一照而不曾滞留,就是“无所住”的意思。你对于疟疾的比喻已经理解得很透彻了,那么这事儿就已经说完了。有疟疾的人,疟疾虽然没有发作,但病根还在,难道可以因为病没有发作就忘记吃药条理的功夫吗?如果一定要等到病发之后才吃药调理,就为时已晚了。致知的功夫,有事无事都不曾间断,哪管病是发作还是没发作。你的疑问,前后不一,但都是一个病,就是自私自利,刻意追求,将迎意必,然后不去笃行,就在哪儿纠结我功夫练不成怎么办。这个病根去除了,前前后后这许多疑问,自然冰销雾散,这些问题都不存在,无须如此“学问思辨”。
【钱德洪跋:答原静书出,读者皆喜澄善问师善答,皆得闻所未闻。师曰:“原静所问只是知解上转,不得已与之逐节分疏。若信得良知,只在良知上用工,虽千经万典无不吻合,异端曲学一勘尽破矣,何必如此节节分解!佛家有‘扑人逐块’之喻,见块扑人,则得人矣,见块逐块,于块奚得哉?”在座诸友闻之,惕然皆有惺悟。此学贵反求,非知解可入也。】
十六封信的《答陆原静书》终于结束了,钱德洪在后面写了一个跋:
《答陆原静书》公开刊行出来之后,大家都非常喜欢,觉得陆原静很善于提问题,老师又讲解得很细致,让大家学到了好多以前没听说过的东西。
王阳明就说:
陆原静所问的,都是在认知、理解的层面打转,没有知行合一,没有切身体会,都是空对空的空谈。我被逼无奈,也不得不跟着他的逻辑,一节一节的,条分缕析给他解释。
陆原静只是知道有良知这回事,没有知行合一,没有真正相信良知。如果他真的相信我的良知之说,那就只在良知上用功,那即使千经万典,也没有不吻合的地方,异端邪说,自然破去,何必如此一节一节的讲呢?这样一节一节的讲,一节讲完,又生一节,永远也讲不完。佛家有“狗不咬人却去追逐石块”的比喻:那人扔石头打狗,狗看见石头,当面要去扑咬那扔石块的人,如果去扑那石块,在石块上能得到什么呢?
在座的同学们听闻后都悚然有所醒悟。先生的学问贵在反求诸己,并不是靠学知识,求解答就能得到的。
我的《传习录》学习参考书目:
《传习录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王阳明撰著,谢廷杰辑刊,张靖杰译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