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学校,步入职场。习得必要的工作技能后,进步就缓慢了,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另外,还有两个不利的情况,甚至会导致退步。
第一,有些知识不断生疏,如果在职场没有用到它们的话。
第二,在学校时还没有学到的新知识,后来进入了课堂,我们就只有自学了。可能就没有后面的学生掌握得那么系统。
在学校里,掌握知识会比较快,有三个主要原因:
1 学校里有老师,他们可以引导我们,及时指出我们的错误和薄弱环节。甚至可以有师生互动。
2 进入课堂的知识,都已经被仔细研究过了,有成熟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导。
3 学校里有很多同学,可以相互交流。
这些条件,在走出学校之后,在我们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时,就不具备了。
一个难点就可以卡住,造成长期的停滞,打击我们的信心。
许许多多这样或大或小的打击会降低我们的信心和动力。渐渐就麻木了。终于随波逐流,流于平庸。
同时,我们也没有那么单纯了,有很多事情需要面对。时间上,也没有什么保证。
如何突破困境?在一生中都能不断进步?
首先,我们来认识心理表征这个概念。
心理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
心理表征是就是我们能力的内涵,我们的能力就是心理表征的表现。
因此,所谓不断提高能力,就是要完善、精确化我们的心理表征,这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一般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为心理表征是在内部运转,我们一般没有注意到。
所以,明确地意识到心理表征的存在,针对它进行努力,是不断进步的关键。
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因此,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
表征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是具体形象的(模拟码),也可以是语词的或要领的(命题码)。
心理表征驻足于长时记忆系统中。
可以说,心理表征决定了我们的能力。我们要不断进步,实质上,是要不断完善和精确化我们的心理表征。
比如,要打好乒乓球,就要建立、完善并精确化我们的打乒乓球的心理表征。
要搞好任何一个工作,就要建立、完善并精确化那个工作的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必须运用大量的心理表征,我们的举手投足,都要运用心理表征,究其细节,这些活动,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身体方面的协调。但我们经过大量的练习,已经非常熟练,所以并不觉得在运用心理表征。
现在,我们要有意识地针对特别的领域建立、完善和精确化心理表征,这是不断进步的必由之路。
再看看老师的作用。
我们在学校里学习一门新的课程,也是建立心理表征的过程。
老师则是已经建立了心理表征的人,他们运用自己的心理表征,来纠正我们的错误、指出我们的薄弱环节,所以我们建立、完善并精确化自己的心理表征有这样一个强大的外力。
但离开学校,我们需要自学,没有这样的外力。但同样,我们需要用已有心理表征来纠正我们的错误,指出我们的薄弱环节。因此,我们需要找到老师的替代。
这样的替代,需要我们自己来拼凑。
一般来说,我们通过阅读或实践来初步建立心理表征,通过与外界的交流来寻找错误的线索,因为没有老师明确地指出错误了。薄弱环节也只有通过自己的感觉和跟外界的交流来确定。
这样,找到错误和薄弱环节,都存在不确定性。
为此,我们只能持开放态度,通过面向多方的交流,拼凑出老师。当然,现在的资讯发达,这种拼凑也是完全可能的,甚至超过原来老师的作用。关键是要有明确的意识。
这个过程中,有五点特别重要:
1 明确自己必须寻找自己的错误和薄弱环节,这个过程中必须持开放的心态。
2 不断建立因果关系,随时问为什么。
3 不断比对,不仅是本领域内的比对,更重要的是跨领域的比对,专业与日常生活的比对。
4 重视长时记忆方法,有时间进行一些研究和练习。
5 重视自动加工,把能够自动加工的活动自动化。
一、寻找错误和薄弱环节
进步必须通过纠正错误和加强薄弱环节来实现。
自己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跟同行、同事及其他有相关知识的人的交流来发现。
这些人,有的可能比自己水平高,也可能总的水平不如自己。
但我们都必须持开放态度。
特别要注意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异见带来比较的机会,从而可能发现有用的线索。
谁对谁不对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找到发现自己错误的线索。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比较靠谱的人(身边或网上),把他们记录下来,为进一步交流提供基础。
发现自己错误和薄弱环节的效率,决定了我们能不能进步,以什么样的速度进步。
二、建立因果关系
必须不遗余力地建立因果关系,一定要问为什么。
前面提到,心理表征驻扎在长时记忆系统。建立了因果关系,物理上是在大脑上建立了神经通道,就更不容易忘记。
我们建立的因果关系,也可能不正确,这个不要紧,关键是它们被记住了,这样就有机会不断地被观察,建立更加正确的因果关系。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很多因果关系开始并不正确,但后来会慢慢趋向正确。
也可能有一些因果关系现在都不正确,但这不要紧。
因为建立因果关系,不单单是寻找正确,也是让相关的东西更牢固地存在于长时记忆系统中。
有记忆,才有思考。
同时,这个过程中进行的多方的探索,也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总之,要努力建立起自己能自圆其说的因果关系。
实在不行,就要记录下来(最好用云笔记)。
三、不断比对
比对是发现问题,发现新知识,发现自己错误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更多神经通道的法宝。
比对不仅要在本领域里面作,也要作跨领域的比对,如果同时具有不同领域的知识。
虽然是不同的知识领域,但在大脑中,它们其实是同样的物质,他们之间从物质上建立联系是没有问题的。还可能为我们带来灵感。
还要重视跟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比对。因为这些知识经验我们高度熟悉,在自己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比对建立的神经通道,可以使我们对相关知识记忆得更牢固。
四、研究和练习记忆方法
心理表征在物质上是处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因此,研究长时记忆方法,当然对心理表征的建立完善精确化有好处,这是不言而喻的。可以根据条件,合理分配时间来作。
五、重视自动加工
我们处理任务有两种方式: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
自动加工主要用在容易的、涉及高度熟悉项目的任务中。自动加工是平行的,换句话说,人可以同时处理两个或更多个项目。
控制加工主要用在困难的或涉及不熟悉项目的任务中,一次只能处理一个项目。
当任务容易时,人倾向于使用自动加工。当任务包含不熟悉项目因而比较困难时,人将使用控制加工。
但自动加工,也是需要练习才能达到的。比如打字,有的人可以盲打,这就是自动加工,有的人就不行。
如果我们的任务有可以自动加工的,就要千方百计地达到自动加工的水平,这样长远来看,可以为自己节省大量时间,从而可以在复杂的,必须控制加工的任务上有充裕的时间。也有更多的时间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