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回来,打算记录一下,便细细回忆一下自己去过几次北京:
刚来新东方头一年十一月去北京参加少儿市场会。
到中学后,随部门到北京参加项目负责人会议。
15年第一次参加优才考试。
加上这次,已经是第四次了,那时候写日记还没有变成习惯,但搜索了一下印象笔记,都有些相关的记录,可见记录的重要性。
对于一家总部在北京的公司来说,问起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北京是一个去的不愿意再去的地方了—北京等于会议或者培训。
但实际上,北京还是我国首都,是历史古城,是政治中心,是中国最发达城市之一。
只不过,我们每次步履匆匆,每次舟车劳顿,每次浮光掠影,每次浅尝辄止。
于是北京就成了一个符号,开始于机场或车站,结束于教室或酒店。
甚至,朋友圈里会晒出国,晒三亚,晒苏州,晒青岛。
但已经鲜有人晒北京了——“北京而已,谁没去过啊”。
北京是方方正正的,即使从地铁里出来找不到目的地,只要托人指出大致的方向,就能一条道走到底,然后找到目的地。
北京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冷,一件毛衣,一件外套足以御寒。
不过空气里漂浮的颗粒好像可以数的出来,硬邦邦的,让喉咙鼻头都不顺畅。
不愧是忙碌的城市,中关村里可以看到很多著名的商标,可以看到通体亮丽的办公楼,可以看到光鲜忙碌的人们,连街边的便利店都透着刚好下班时的疲惫和坚持。
住了北京几次酒店,除了远郊的阳坊,中关村住的酒店都非常局促,不仅是房间,从前台到楼道,处处都是逼仄、局促、灰白的感觉,连自助早餐都是舍不得拿出吃的感觉,也许是寸土寸金的缘故吧。
来的时候,已过了开暖气的季节了,不然暖烘烘的热风吹的人也是头晕脑胀。
住了一夜,第二天的早晨的冷风倒是通透爽气,双手冻得冰冰凉,凉飕飕的让人清醒,
路旁的枯树倒是长得很有格调,吱吱呀呀地曲折伸入天空
各色的共享单车横七竖八的,路旁到处都有,让人感觉这个国家充满活力,又草莽丛生。
天安门的安检比我上次来的时候更多了,看着老外也掺杂其中,很想知道他们的内心感受。
国家博物馆第一次进去,看着那么多展馆,那么多展品,无力感非常重,从一开始认真盯着一个展品看介绍,到最后拖着酸痛的两腿走马观花,其实都没有什么差别,因为看不懂门道,除了觉得“哇,好多”以外,没有其他太大的感受,原来计划会泡到下午闭馆的期待,到下午一点钟就匆匆幻灭。
查了知乎和百度地图,转了地铁,登上去牛街的10路公交——传说能吃到道地北京小吃的地方。
上车下车最爱听的就是北京人说话,感觉自己生活在电视剧里,他们说话能让人明显的感觉到情绪,情感,态度,透露着平白和敞亮,就是那种把三个北京人扔台上一放就是一出戏的感觉,相形之下,南方人就是扭捏含蓄的。
牛街是回民聚集地,随处可见回民,最多见就是牛羊肉店还有排队买酱牛肉,买小吃的北京人,而且也并不是想象中规划出来的美食街,就是一片普通的城区,找吃的要兜兜转转找上好久,特别是 我这种第一次从外地来的
抱着完美主义要吃到最地道小吃的态度,果然就吃不到什么东西,来来去去,挑挑拣拣,到了下午三点还没有吃到“地道”的小吃,就买了个传说中的烧饼,但也吃不出电视主角吃烧饼的感觉。
最后还是依了别人的介绍,还有排队的阵仗,买了六斤酱牛肉,别人说好吃,其实我觉得有点咸,但总要对得起自己排了那么久的队,“好吃好吃”总要给自己一点正面积极的心理暗示。
晚餐吃的是排队买的馅饼,就着羊杂汤和老酸奶,还有烤肉串,除了肉和酸奶让人满意,其他都觉得是要为了“不枉此行”才吃的。
吃完出来,偶遇法源寺,大一时候看的李敖的书认识的,因为实在感觉要回去躺着了,就想着下次再去吧,向左走,去找回去的地铁了
对了,买羊抱肚的遇见的老板,笑的很自然,热情和乐观从骨子里透露出来,我也忍不住和他自拍了一张
还有啊,我一开口,北京人就知道我是南方来的,不知道他们听到hujian口音时心理的感受是什么?——“哇,传说中的hujian人诶”
中国实在是太大了,从一地到一地,区别是巨大的,这样的差别真的可以比拟两个国家的差异。
第四次来北京了,感受大概就是这样,以后还会再来,如果真是愿意感受,建议自己可以真正沉下来,让自己随着城市去流动,也许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片刻的北京、北京的片段、须臾的北京、乡土的北京、有烟火气息的北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