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网络或者是电视上总能看到这样的新闻:一名学生,不管是高中生还是小学生,为了给自己的网络游戏充值买皮肤或者付费道具,私自动用了家里的钱,而这钱,很可能是家里最重要的生活费,或者是因为沉迷游戏中,学习成绩随之下降,而这些行为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家里人训斥,禁止玩游戏,这一结果导致的后续是各有差异的,有的学生可能会因此痛改前非,有的人却会往往令人大开眼界。
杭州一名13岁的小学生,因为过度沉迷手游,被父亲发现后没收了手机,之后毫无预兆地从4楼跳下,多处骨折。而令父母们震惊的是,孩子在病床上依旧吵着要登录游戏,不然做不了任务。
看到这儿,很多人会觉得游戏有着跟毒品一样的吸引力,是游戏害了孩子,但如果深入细致地去分析背后的原因,其实有着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还有许多我们平常看不见的隐情。
其实,日常中的游戏一词,最早也不是指现在烂大街的各种付费手游和不断发展的单机游戏,最初的游戏,真的就是为了日常消遣和增进友谊的一种娱乐活动和放松心情的方式。
记得,小时候,在各种科技、经济条件的限制下,我的日常生活除了在学校中度过外,每天晚上吃完饭都会跑去楼下,和院子里的朋友们一起聊天,一起玩耍,那个时候,除了常见的各种家庭运动,比如打沙包呀,羽毛球之类的,更多的是去买一些在大街上的便宜玩具,什么塑料小陀螺,悠悠球,玩具枪,都是简单易玩的游戏。
甚至,哪怕不用这样玩具,一根随处可见的木棍去玩的类似鬼抓人的"偷电报",或者是用一根小粉笔在地上画格子的"跳格子",都是最简单的娱乐方式。
如果细细地留意周围,会发现,哪怕是现在的小学生,他们讨论的话题或者聊天的内容,都不是那些我们年轻时有过的各种对影视剧或者动画或者许多生活方面的内容,而且各种网络游戏的讨论,买什么装备,搭配什么角色,至少这些,在我周围总能听到。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一个因素定成唯一导致结果的原因,就像我们把游戏作为危害孩子们成长的唯一原因一样,因为许多不知道深层原因的家长,可能出于对学生的保护,对各种网络游戏进行各种各样的举报,导致现在中国的游戏行业受到各种制度上的限制,一些有死人场面或者反映现实题材的游戏被各种反对的声音限制,从而无法获得版号,无法上市,单机游戏发展困难,被国外的游戏长期垄断市场,因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各种氪金换皮手游充斥着市场,这些,变相导致了各种同质化甚至是劣质游戏的存在,同样对没有自制力的学生有着很多的影响。
孩子的成绩下降也好,拿钱去为游戏充值也罢,这些并不是孩子们一开始就愿意去做的,即使孩子们不玩游戏,在当今这种高度内卷化,要求学生过早地培养起更多能力的社会,依旧会带来难以预测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是学校带来的,也可以是家庭带来的。对于学校,一堆的作业积压在学生们的头上,经常能看到许多学生半夜都做不完作业,影响了第二天的学习,而家长要么继续给孩子施加精神上的压力,给孩子报名各种辅导班,要么干脆因为自身的工作问题,对孩子不问不闻,不去多多地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开导他们去做正确的事。
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们的心理被一块沉重的巨石一样压迫,他们想要获得归属感,想要有人了解他们,但无人肯去搬走这块石头,或者是坐下来与他们好好地闲聊几句,去缓解他们的压力,没有任何依赖的他们,只能求助于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去发泄内心的情感或者是寻求理解,而这种行为时间持续一长,就会渐渐演变成对游戏的无条件依赖,甚至是信仰,肯为它做任何事,这种结果大家都不想看到。
可为什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总是一口咬定,就是游戏害了孩子,恰恰就是我们对于家人的不了解和不熟悉。
前一段时间,游戏商城epic的成员说过这样一段话:
首先,烟草和槟榔如果对人体的负面作用很小,确实是让人快乐的伟大产品。但烟草和槟榔对人身体的损害是有严格的临床医学验证的,同时物理意义的成瘾也让人很难克服,这种成瘾也会加剧身体的负担。但这个题目中批判者认为这些被取消学籍的学生是玩游戏造成的,并以此推断游戏是毒品,这其中有什么严格的科学论证吗?并没有。那我作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觉得有必要为我们行业和我们的用户们说几句好听的。毒品是对身体危害的、成瘾的、昂贵的,而我的人生经验是,年轻时和自己一起快乐的开黑打游戏的小伙伴们,随着年龄和生活压力的增加,都渐渐的离开了游戏。那些好友列表中灰色的头像,他们再也没打开过游戏了,他们的生活被其他内容所填满。这才是这个行业的普遍现象。如果按照这位批判者的逻辑,我觉得巨大的生活压力才可能是最大的毒品吧,毕竟它居然能从游戏这种“毒品”手里把用户全都抢走了。
由此可见,游戏不是真正的毒品,而那些因为生活和工作还有学习挣扎带来的压力和负担,才是我们最大的的敌人。
想要去合理地教育孩子们不要过分地沉迷于虚拟世界的快感中,不如让自己成为一个随时可装东西的小推车,将他们的情感堆积起来再去一一分类然后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