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延残喘”了几年的二中终于撑不下去了。
开学时,校长找到我们几位老师说"我们去二中一趟,见一见那里的孩子"。大家带着满脸的疑惑坐上车子,校长说起了缘由,二中的校长决定解散他们学校,七八年级共有十个孩子,希望我们一中能够接收。我们当然愿意接收,几年来,为了生源,领导还有老师们想了很多办法,也只能保持不足百人的规模,作为一个镇的第一中学,这个规模可以说是很惨的。可没有办法,一座小镇,两所红火的私立学校,轰轰烈烈招生宣传,把原本上千人的学校,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挤压到不足百人。再加上近几年县里陆陆续续办了五所规模在两千到五千人不等的私立学校,生源基本上都来自各乡镇。不止我们一个乡,其他的乡镇也受到了冲击,只是我们学校在县、镇两级私立学校的夹击下,情况更加惨烈,二中即将"阵亡"!
来到二中,见到了等在校园中的老师,大家一脸的无奈,打过招呼,二中校长领我们来到教室,七八年级共十个孩子,正等待着校长的安排,被动地接受转校的命运。十个孩子中多数家境特殊,从他们脏破的衣服也能判断出这一点。这种现象很正常,包括我校的孩子也是如此,占很大比例的孩子来自贫困家庭。但凡家庭条件、学习成绩好一点的都去了私立学校。
身为一名公办教师,看到这种现象,很多时候,我都会有一种深深地忧虑和不解,到底是什么原因才导致的结果呢?我只是普通的一线老师,不能够从高度上看到问题的实质,也想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现象。
我是一九九八年毕业回来开始工作,当时国家正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规定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上学,那时我们学校有一千多名学生,每天放学时走读生的人流就能把学校门前的马路堵的水泄不通。后来,因为人口出生高峰期的到来,生源增加,公办学校的资源有限,乡里有了第一所"民办公助"的学校。再后来,一所完全私立学校建成。和公办学校相比,当时它们的硬件设施、管理方式都有优势,学生住宿,两周休息一次,校车接送,这样,就为许多忙碌的父母提供了方便,他们免去了每天接送孩子的麻烦,虽然学费不菲,但他们能利用节省的时间挣到更多的钱,因此许多工作忙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
另外,家长们认为周六日上课,晚上住宿,能为孩子提供更充足的学习时间。而公办学校,一直在响应国家政策,为学生减负,周六日不上课,不以任何形式补课,不得为学生布置过多的家庭作业,特别是小学生,要让他们愉快的度过童年时光。在家长们看来,公办学校这样做,无疑是不负责任,孩子的学习时间没有保障,怎能考出好成绩呢?为了孩子的学业,转到私立学校!
零几年,国家又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费,还补贴住宿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如此大好的政策,却引起了一些家长的顾虑:"公家学校不收钱,老师能认真教学吗?私立学校收了那么高的费用肯定能把孩子教好啊",以这种奇怪的逻辑,抱着怀疑的态度,一部分家长选择相信私立学校。
公办学校受到的约束太多,国家的法制法规,是不能逾越的。周六日上课;收学费,补课,提前开学,大肆宣传,当私立学校这样做的时候,公办学校一概不许,即使老师放弃休息,免费为学生补课也不允许。不得不说,当这一双重标准出台的时候,咱们公办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没有注意到它的严重后果!
民办学校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宣传力度越来越强,招生人数与金钱挂钩,公办学校还在受到种种掣肘,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学生转校,生源越来越少。当看到学校朝不保夕的时候,才意识到情况的严重,可"大厦将颓,冰山欲倒"如此!公办学校的领导老师又能怎样呢?
我校领导、老师,最近两年为了生源,不懈努力,优化校园环境,举行校本研修,培训老师,引领学生参观校园,家访,实行寄宿制,多措并举,才保证了现在不足百人的规模。二中已经末路,可我们学校的明天在哪里呢?希望我们一中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