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了之后,常常有一种感觉,晨起上班,到点下班,时间过得飞快。到了中午一天就将结束,过了星期三一周就要结束,到了月中一个月就快没了。不知不觉中,2016已经过去大半,你还以为才刚刚开始。
我们总是被时间拽得紧紧的,看起来一刻不敢耽搁,却从未在时间的流逝中游刃有余。于是,我们都形成了一种习惯,晚点睡,再晚点睡,以为这样就能把时间拉长一点,再长一点。许多人甚至认为,早睡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熬夜才对得起人生。
今年6月29日晚八点左右,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北京地铁6号线突发疾病晕倒,三位乘客对其实施急救,但最终他还是离世了。据说其生前,工作非常拼命,经常熬夜。
“在单位,你真的不重要!不管你在什么单位,你只是单位的草!离开了你,太阳照样升起,你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在家里,你真的很重要,不管你在哪里,离开了你,家就不能称其为家。你只是单位的草,却是家庭的天。”
同行的媒体人报道同行,感同身受地煽情。他们总是用“又”表达深深地痛惜和告诫:又一媒体人去世了!圈子里开始转发熬夜的各种危险信号,“拒绝熬夜,珍爱健康”成为当时的主题。然而,吸取教训或被震慑又有多少?所有人都在告诫他人,唯独与己无关,该几点睡还是几点睡。直至,下一条新闻“又又一媒体人的死亡……”重新掀起拒绝熬夜的浪潮。
说再多的道理,不如跌一跤来的有用。“台灯是夜猫子的眼睛,熬夜是梦想者的坚强。”当你的身体还没有出现衰败的迹象,熬夜总是你生命的常态,旁人再多言语也是无用的。
去年央视做了一个报道《大数据揭秘:谁是最疲劳的人》,教育培训、学生、传媒、互联网、金融保险等行业从业人员成为过劳死的重度关注者;同时数据显示,随着年龄增长,健康下降,40岁到59岁人群越来越忧虑过劳死的问题。
那些“过劳”的人尚且有一个熬夜的理由。因为真的很忙,因为真的需要赶时间,因为真的得熬夜把事情做完。但是,这样的人真的占大比重吗?
有一个亲戚,从来没有早睡过,连带她两个三五岁的女儿也是不过12点,绝不上床!孩子还很小,就挂着深深的黑眼圈。母女三人早上睡不醒,晚上睡不着成了习惯。待到孩子要上幼儿园,总是因为睡不醒而作罢,一个学期的课程上不到一半。
我们家妈妈总是看不习惯,隔三差五要说,可我们家姨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固我前行,也许待到生活有一天回她以教训,才能明白的深刻。
有一个冷笑话问:
你为什么熬夜?
「还有两集剧要追」、
「晚上吃多了没消化」、
「习惯了」…
这些不过是表象,是借口。
当一个人度过充实而满足的一天后。
自然会不到十点就犯困。一沾枕头就睡得很香;
夜夜熬、天天困、改也改不掉、想戒戒不了的人。
不过是想把对白天的失望。
在无尽的拖延中找补一些回来罢了。
不过是想对白天的失望,在无尽的拖延中找补回来一些罢了!是的,白天上班的时候很忙,登着扣扣、挂上微信、开着公司的聊天框,这个要回,那个要说,朋友圈要刷,时间怎么能够用?
一天结束后,拖着无尽的疲惫感:最大的疲惫来自于时间已过,一事无成。于是,在睡觉之前找补点什么,成了习惯,熬夜也成了家常便饭。晚睡早困,循环往复,时间越来越短,岁月流逝越来越快,大呼一声:这一年又过完了,好像什么也没做!终有一日,要败在自己的疲惫感里,颓在一日不如一日的身体里。
有一朋友,一直保持着十点睡的习惯。白日里,她在忙着什么的时候,你总不能轻易找到她。一有事情,总是在第一时间完成,夜晚就沉沉睡去,雷打不动。我们都羡慕她,一切在她的掌控中有序前行。其实,她不过是在该干什么的时间里干了什么事,把时间远远甩在身后,形成一套自己的习惯。
她总说,要尊重身体的规律,让你睡就睡,让你醒就醒。晚上不睡,白天不起,到底是怎么想的。她和熬夜者同居一室,总是要打架的。可也很明显,她也甩同龄人几条街。
经由前人伟大经验总结而来的,必定是经过事实验证而具有深刻道理的。
所以,从容一点,
别睡的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