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酱牛腱
关于上期中提到漫改动画时出版社的主导权,这几天小编想起一个很有名的例子。2006年MADHOUSE制作的TV动画《NANA》第一集播送前,八卦杂志《夕刊富士》忽然爆料来自于所谓关系人士的消息:“由于前两集的内容被制作方大幅改写,惹怒矢泽爱老师,几乎要闹到播送取消的地步”。
官方对这条八卦没有做出任何回复,而前两集也按时播送。内容和漫画的开头相比,叙事确实进行了前后顺序的调整和一些删节,但剧情本身没有原则性的变化,根本谈不上 “大幅改写”。这使得当时的观众都认定这是八卦杂志无中生有的炒作。然而一个多月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NANA》第六集播出时观众发现,第六集把第一集的剧情几乎重演了一遍!只是加了点内容调了些顺序,和原作漫画更加接近,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对比一下原作漫画和第一第六两集。这动画界极其罕见的单插一集读档重练状况,让我们对其中可能发生的争议浮想联翩。
而《NANA》第一集的演出,就是本文主角中村亮介和该片监督浅香守生共同进行,分镜则是浅香监督自己画。当然无论我们怎么浮想,在没有官方信息的情况下,我们对这条八卦消息并没有求证的方法。然而有趣的是,在当时浅香监督关于《NANA》的访谈中,同样大谈原作改编。其内容也和中村监督上一期中的言论基本一致,先是对原作带来的束缚大吐苦水,之后还搬出《银河天使》的监督经历来感叹故事和分镜的自由并表示分镜负责人就是作品的神(您也不想想能有几个片比《银河天使》更自由啊)。这一老一小不约而同的感叹,让我们对《NANA》的浮想得到了不少状况证据的支持。不过无论是考虑到大人的事情,还是小编有限的能力,都不允许本文进一步深挖。
幸好,这类束手束脚的情况在丸山社长的努力下,在MADHOUSE的漫改作品中还是相对少见,而中村监督更是不久后就接到了稀有形式的活儿——京极夏彦原著小说《魍魉之匣》的TV动画化改编。当时不仅是中村监督自己,整个MADHOUSE实际上都没有多少小说改编的经验。不过正如他自己提到的,漫画的画面对于分镜有所束缚,而小说形式反而有助于动画画面方面的自由发挥,但是自由度的增加并不意味着难度的降低。他同样要面对他自己的原则“不对原作忠实而是诚实”。本作又应该对什么诚实?需要体现怎样的演出意图?
下面介绍基本不含剧透,请未看过《魍魉之匣》的读者放心阅读。
中村监督实际上并不是一开始便参与《魍魉之匣》动画化的企划。他参加项目时,故事剧本已经完成到了最终话,西田亚沙子已经画好了以CLAMP原案为基础的人设草图,以第一话为主的美术设定也已完成。实际上这类监督中途加入的情况相对少见,估计里面又有什么大人的事情。不过他读完脚本看完人设后开读原作,立刻被京极世界吸引,一气读完后,拍板决定接盘。
看到CLAMP的人设原案后,监督的第一感觉就是影像必须往抒情甘美方向走。而他为这片画面演出上定下的基本视觉概念是“光与影”。全片所有镜头的layout都设计为光影并存,原则上不存在任何一个明暗均匀的镜头。
但是光影的并存并不是随便交给原画去打影子就算,本作中监督引入的重要流程,就是在分镜阶段就会加上光源和阴影。通常的TV制作中,这一流程往往会被留到layout后才进行。这一工程的提前意味着分镜负责人对于画面的控制力更强。这也是MADHOUSE出身的演出家共通的特色之一,他们的演出方式受MADHOUSE巨匠川尻善昭的影响极强。川尻习惯于自己负责作品的所有镜头,所有的lo和草原都自己亲自上(工作量!)。而中村由制作进行身份进入业界,之前并无作画经验,却也会在自己作品中亲自原画。这正是因为在他心目中,川尻的做法才是动画监督的理想状态。而包括他在内的MADHOUSE演出家们,尽管受到工作量和画力限制,不能完全踏袭川尻的亲力亲为。但画不了动画,多说多写总没有问题吧。在分镜阶段进行的详细指定,同样可以增强分镜对最终成片画面的控制能力。
那么这较强的控制能力究竟要用于解决什么问题?看过本片或者原作的读者应该知道,这部作品的大戏都在于嘴皮子——掉书袋搞推理,打嘴炮喷敌人。里面有四到五集,整集就是几个人屋里在那或坐或站地说说说说说不停。所以分镜的难点在于,这密闭空间里就那么大点儿地方,角色位置还不动,那么这站桩戏画面要怎样才能不重复不单调?
先看看前文提及的浅香守生监督的解决方案,他所负责的第六集分镜就是三个人坐书斋里说了一整集。擅长少女漫画改编的浅香监督,他尤其得意的是对于当前环境和状况的利用,场面中的背景、物品、人物都为他信手拈来(扩展阅读可以看看《花牌情缘》的屋内表现)。第六集中,他的运镜在书斋中上下翻飞,各种小道具层出不穷,角色小动作抓耳挠腮,观众完全没有觉得单调的机会。顺便一提,这一话的作监细居美惠子就是中村监督之后的御用原画拍档,细腻的演技当时已经初露端倪。
第七集依然是这三位窝在书斋里说说说,而负责分镜的是浜崎博嗣。相比万物皆为我用的浅香监督,浜崎尤其突出的是他的想象力。而第七集的谈话内容多为怪力乱神的掉书袋,需要的正是这种妄想能力,为此中村监督专门找到浜崎请他担任该集,最后各种画风不同的传说神怪,依靠浜崎对于构图和镜头节奏的独特感性,在这一集的现实和想象空间中来回穿梭,达成了一种充满个性的奇妙平衡。中村自己也明言,这集分镜比起成片来要激进太多。
中村自己在《魍魉》中的分镜演出更多受到浜崎的影响,他在本片中的分镜特色正如前一期谈俯瞰镜头时所提到的——他的镜头是主观的,这和浜崎的调动想象力有共通之处。具体来说就是他的画面创作一定会考虑到角色的视点。因为原作本也是重视视点的作品,剧情从关口和木场的视点展开,分别是关口视点中的各角色的心理变化,以及木场视点中的悬疑剧情推进。
而中村监督在视点方面的尝试体现在他对于角色的代入和沉浸。比如第一话两位少女的友情刻画受到百合爱好者们的广泛好评,但是监督却明确表示自己对百合并没有太深刻的理解,甚至因为对于百合和女同和S(以吉屋信子为代表的日本文学种类,来自于Sister的首字母,描写少女和女学生间的强力羁绊和友好关系)分不清楚遭到此间行家的西田亚沙子大姐怒喷。但是监督表示,虽然我不懂百合,谁喜欢谁的心情我还是懂点儿的,我可以在代入角色的视点后,把感情描写体现在分镜之中,下图是其中一例。
第一话的视点大多是女角色赖子视点,这位赖子和她所憧憬对象的同学加菜子正是成为话题的那对百合。其中最有趣的表现莫过于加菜子一旦说话,赖子视点的画面马上就开始脱离现实进入梦幻,周边鲜花盛开,光风霁月。脚本村井贞行看到分镜表示我根本就没写这么一段啊什么鬼,监督却回答按赖子视点就该这么画。尽管本作的超自然要素十分有限,但是监督认为本作中应该允许世界观随着视点人物的变化而变,哪怕出现幻想式的镜头。多个视点的同时存在,使得即使是同一个角色的同一段戏,在不同角色的视点中也会呈现不同的表现方式。这就是中村相比于浅香的无所不用,和浜崎的奇想天外,他自己提出的避免站桩戏流于单调重复的解决方案。
来看他的一个演出例子,中村监督亲自分镜的最终话第十三集。片中角色在描述自己的理想。而很明显这个角色的描写分成了多个视点,而这些视点中的动作是不相容的。接近客观的普通视点下的得意微笑,另一个视点中则是面露狰狞,再是眼爆血丝,以及最后狂人般双手高举。这些不同主观视点在时间轴上的融合,给这段画面赋予了极其高的感情密度。而迅速切换的镜头更是使得画面不会无聊。
谈了中村监督和其他几位的不同解决方案后,这里出现了一个分镜控制力带来的问题,各话分镜都是老司机,资历高能力强。分镜既然是体现个性的不同解决方案,那么监督要怎么修改这些不同个性的分镜来达成作品统一的风格?
结论上来说本片中,监督不修分镜,他只剪。看过动画和原作的读者可能知道,全十三集很难容纳整本小说巨大的内容,系列构成村井对于原作进行了大量的删改。但即便如此,每话做完分镜时一掐表,至少是成片时间的1.2倍,最终话甚至是1.5倍,总得删点啥,然而手心手背都是肉,哪段都不舍得剁,监督愁得泪流满面。而上面的监督自己的解决方案——多视点快速切换以糅合在同一时间轴上的做法,其实也是一个增加信息密度,从而节约宝贵片长的方法。
而对于其他人的分镜,中村监督只根据时间需求进行删减,而不修分镜。他允许,甚至说有意追求不同的分镜风格。而他统一世界观的手法并不通过镜头,而是通过美术、色彩、摄影处理以及音响效果。前面提到的整体视觉概念“光与影”就是其中的重要要素,我们下期接着聊。
看来离谈到大腿,还有很远的距离。
(未完待续)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