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历史长河,灾荒无处不在。1959到1961年,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决策失误,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全国闹起了灾荒。在历史课本中,它被简略带过“1959到1961年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但在《定西孤儿院纪事》中,详尽地记述了灾情最严重的西北地区——尤其是定西真实故事。
此书有多个故事,其中有一个讲述了“我”每天和玩伴扣儿一起去挖野菜,但随着野菜越来越少,扣儿也变得一天比一天虚弱。有一天去扣儿家找她,扣儿娘告诉我扣儿不在,但我在灶台上煮的锅沿边偶然瞥到一点黑色——那是扣儿的辫子。而锅里煮的东西还在冒着热气。我连滚带爬的跑出扣儿家,从此再也没找过也没见过扣儿,而扣儿娘活到了九十多岁。每当我看到这一段都会想,那个灶台边的扣儿娘在想什么呢?当她清早起来发现女儿没了呼吸自己也即将饿死时又在想什么?那股诡异的肉香随着饥饿长出,伴随了她一生。
另一个故事讲了由于大炼钢铁和粮食的统一上交,家家户户都不敢让烟囱里冒出火光。后来食堂解散,家里没余粮,野菜也都挖尽了,母亲出门要饭没了音讯。“我”便和爷爷奶奶吃观音土和榆树叶。但吃了不消化,爷爷被胀死了。可我和奶奶没有安葬的力气,便和爷爷的尸体同塌而眠。每天我爬下床去,用树叶和仅剩的粮食熬汤,因为没有站起来的力气只能爬回床和奶奶分半碗汤,直到娘家亲戚来才让爷爷入土为安。为了取暖,我和奶奶一直靠着爷爷睡。看到这段,我感叹生命在灾荒前的脆弱与韧性,因饥饿而死的尸体被扔进沟里,夜里便会有人捡走尸体煮熟充饥。
看完这本书,我才真正意识到历史书上几行文字的分量。历史长河中的一点浪花,落在个人身上便是惊涛骇浪。一笔带过的饥荒,可能要受灾的人们拼尽全力甚至易子而食才能活下去。他们不是冷冰冰的几行文字,而是活生生的人,是正在历经苦难的受灾者。历史中的个体需要有人关注,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要保持悲悯和敬重,看到历史背后的温度,不忘历史,才能更好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