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学习时间管理的第一周,感觉自己满满干劲,任务作业完成积极也不错,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事力不从心,拖延的老毛病又隐隐作祟,可能治根这个过程很困难.每天感觉很多事做完后发现还有一堆重要的事情没做,简称瞎忙.但是很庆幸早睡早起和不再玩游戏这两个事我一直保持的不错.运动方面也因为最近天气不好有些断断续续,转而和室友做起了室内减肥操来达到运动量.之前一直说要重新制定一次新目标,一直拖到了如今,这也是目前我迷茫的根因.
下面就是老猫老师第三节课课上笔记总结:
第三节课-时间管理任务模型:
一、PDCA循环法(戴明环)
四有新人➡️有目标、有计划、有任务、有检视
这节课主要是讲的任务,什么是任务呢,任务就是精确到每天哪个时段分配的要做的事.
在PDCA中 A-Act(行动)最重要 这个是基于前面计划、执行、检查的基础上,基于在复盘的分析基础,在接下来工作学习中,为了达成最终目标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为了避免出现之前的问题,还要怎样做怎样改进或者推出新的举措,需要叫停哪些无效项目等,为未来提出更优的方案并且坚决执行.
二、方法论
1、行为触机:当我们拖延时,激发自我改变的物品(目标、情感、行为)
目标触机(1、长期目标2、中期目标3、短期目标)
目标可视化(手机屏保、电脑屏保、便利贴等)
我可以将自己的精神语录:信之,便能成之 在我手机屏保上
情感触机(照片)可以选择对自己有意义或者激励自己的照片放在屏幕或者睡床旁边的柜台上
行动触机(手表、钢笔、笔记本、运动装备)拿起笔时就要去做笔记、练字,当穿上跑步鞋时就要打起精神去运动.笔记本,列清单、一天下来复盘.
2、批量处理 在我们专注做事时,堆积的信息等做完事后再一一处理
3、两分钟法则:如果突然事情出现,两分钟内能处理好就现在完成反之推后处理.
4、定期限 给所有事定一个期限 逼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去做去实行.
第一阶段第三节课上完了,意味着第一阶段要结束了.整个三周,21天,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希望自己能够有方法的调整自己的状态,现在养成的好习惯继续保持,慢慢松懈下来的事情重新打起精神振作起来,按部就班的去完成.
信之,便可以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