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之旅——西藏旅游记

  一、决定:

  去西藏旅游的决定是老婆定的!

  原因有两个:一个,她前年买了一个旅游卡,有优惠旅游的机会,而卡今年要到期,错过了,有点可惜。一个,她说,趁着我们还“年轻”,去高原走走,别等到真的老了,想去也去不成了。

  想想,还真的是有点道理。

  这么多年了,因为工作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全中国算是跑遍了。而唯一没去过的地方,就是青藏高原。原因无他,除了没有必去的理由,更多的是,内心对高原的不易察觉的畏惧,或者说是胆怯。我辈凡人,去那天高地远的地方,还能有命还否?

  但不可否认,去西藏真的是我多年的一个梦。

  圆这个梦的决定是老婆帮我下的。表面上,我也算风轻云淡,内心里,颇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了。但又想想,她都不担心什么,我有何惧之有?便就泰然了。

  二、进藏:

  记得很多年前写过一篇小说,主人公我给安排的身份是一名青藏线的汽车兵。我想象着他开着大卡车驰骋在千里青藏线上的情景。而青藏线是什么样子?那只能凭想象了。如果能亲眼去看看,岂不是幸事一件?

  进藏,我们决定坐火车。

   查了火车票,广州到拉萨的直达列车在长沙经停。车票不好买,只好去找学其帮忙。还好,学其也真给力,两张软卧很快就给我们办好。

  行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很认真。老婆拉了一个清单,从衣服到鞋帽,从手套到墨镜,最重要的是抗高反的药物,红景天布诺芬消炎药皮肤药。还有就是食物水果什么。两个人各自拖了一个拖箱,再背一个双肩包。装扮起来,到也算“威风凛凛,精神抖擞”了。

  4月20日下午,我们离开家门,踏上了西藏之旅的“征程”!

  乘城铁来到长沙火车站,下了城铁老婆告诉我,她那个拖箱好像出问题了。我也没太在意,到了候车室才发现,她的拖箱搭扣坏了。她那拖箱是一个两半装物的箱,搭扣坏了就意味着根本无法用了。这可怎么办?总不能用手捧着箱子吧?而去换个箱子或者找人修理都是不可能的啊!我有点抓瞎,去候车室四处乱找,终于在一个候车室大厅的脚落看见了“便民处”的字样,那里放着些针线塑料包装带什么的,我扯了两节塑料包装带过来,将箱子两头捆猪一样捆起来,虽然看相极差,不过倒还能用。至于看相?就懒得计较了。出门时的精壮干练,一下子就有了点拖泥带水,凑凑合合的味道了。

  也没办法。

  从青藏铁路开通,我就知道有一趟列车是广州到拉萨。我当时就想,这趟列车可是要上高原的,应该不同于一般的列车吧?至于哪些地方会不一样,我也搞不清,但总之应该会高大上一些吧!等我们上了站台看见列车的时候,内心瞬间有一丝失望:这辆即将上高原的列车,竟然是一辆最普通不过的绿皮火车。这些年出门坐火车,基本以高铁为主,绿皮车很少坐了,这次上高原,坐的还是最原始的车,这说明一个问题:关键的时候,还是老东西可靠啊!

  软卧车厢还不错,四个人的车厢,我们占一个上铺一个下铺。对面下铺有个小伙子。我们上车时间是晚上七点多,整理一下,聊聊天,九点多就上床睡觉了。等醒来的时候,看窗外,列车应该行驶在中原地带了。忽然就感觉,睡卧铺,坐慢车旅行的妙处了。身不疲,行不赶,心无事,处安然,悠哉由哉,不正是人生境界吗?

  列车出湖南,过湖北,穿河南,进陕西,一路窗外风景无感。第二天下午车进甘肃,窗外风景开始变化,山上植被越来越少,裸露的土地和岩石越来越多。我们中国的地形应该算是三层楼,青藏高原是最高的三楼,黄土高原算是二楼,中原包括江南大片算是一楼。而甘肃就处在二楼。换句话说,我们的列车,正处在二楼向三楼爬行的过程中。我也告诉自己,我们即将要去到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了,内心一下竟然有点莫名的激动。

  晚上七点多(也就是离开长沙24小时后)车到西宁。列车员通知,所有进藏乘客要在西宁换车,这个时候才知道,我以为会开到拉萨的绿皮车,其实只开到西宁,而真正进藏的有专门的列车。

  给我们换乘的也是一台绿皮火车。我认真看了一下,虽然也是绿皮火车,可好像又和我们刚刚乘坐的那一辆不一样,显得豪华和气派一些。车厢上刷着列车的名字:“林芝号”,还有一些藏族的图案。让人一下子就感觉到了西藏的气息。进到包厢,发现这台列车有两个最大的不一样,一个是车窗比原来乘坐的那辆车的车窗大很多,也矮很多;还有一个就是,在每一个卧铺的床头上方,有一个铁盒子,打开铁盒子,里面是一个供氧的接头。哦,这才是进藏的样子啊!我心说。但马上,便是一阵莫名的感觉,我的天,不会一进西藏就得吸氧吧?卧铺包厢里,仿佛间就充满紧张的空气。

  列车开动起来。

  不一会,列车员过来,递给我们每个人一张表格,是身体健康情况调查表,要求每个人详细填写,并签字。场面有点签生死状的感觉。列车员告诉我们,车厢有弥散性供氧,但如果高原反应出现身体不适,可以通知列车员,列车员会拿设备链接床头供氧盒,为乘客做专门供氧。这个阵势让人有点感觉自己正在准备去探险了。

  说实在话,我还真的是波澜不惊,处之泰然————反正贼船已上,一切随缘吧!

   列车在黑夜里开行,我趴在车窗边往外面看,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这辆列车的车窗又大又矮了,这不就是专门给乘客看风景的吗?只是夜色里,外面的风景也看不大清。我想,等天亮后,就是看风景的时间了。早点去睡吧,明天起来,就可以看到高原风景了。

  夜里十二点左右,车到格尔木,有人上下车。心里有想法起来看看格尔木是什么样,想想还是算了。

  一觉醒来,天还没亮。我起床走出包厢,到车厢的走廊上,隔着车窗看见远处有一排亮光,像一排房屋窗户露出的灯光。我心想,在青藏高原的荒漠里,怎么会有这样的房屋呢?正好有个列车员经过,我转头问他:“那是什么?”,他说:“那是青藏线运输车队发出的汽车灯光!”,哦,这就是青藏线了。我就坐在走廊边的凳子上,看着这条我曾经想象的路。天渐渐亮了,外面的风景也一点点展现在我眼前。我看到的是雪原。远处是连绵高耸而并不险峻的雪山,近处是低缓的坡地,坡地上覆盖着薄薄的白雪。在缓坡和我们铁路的中间,有一条公路蜿蜒着与铁路并行。这条路并不宽,也就是两车道,应该是铺着沥青的路面,在看不见绿色,看不见人类活动的青藏高原,就显得格外的庄重而美丽了。我喜欢读点历史,知道当年为了修这条进藏的公路,修路人付出了怎么的艰辛?此刻看见这条路,内心也是充满崇敬。路上的车也不算很多,但有点奇怪的是,很少看到小车,大部分都是运货的大车。这说明,这条路主要承担进藏货物的运输,而所谓“自驾游”,应该不大会选择这里了。

  回到包厢,老婆也起床了,我看了一下她,发现她的嘴唇颜色发紫,问她有什么感觉?她说也没什么感觉。我知道这应该就是高原反应了。还好,不算太严重。我打开行囊,准备拿点方便面出来当早餐,就发现从家里带来的所有袋装食品,全都鼓鼓囊囊泡了起来。皮肤药膏我揭开盖子,里面的药我不挤它自己就争先口后的冒出来。这说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压在下降,包括我们的身体,可能都会撑大一些。

  我在手机上下了一个专门测海拔的软件,查了一下海拔高度,是4600多。我知道,青藏铁路经过的喀喇昆仑山口最高会超过5000米。时间应该是中午的时候。

  天大亮的时候,车厢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去车窗前拍照,壮阔的青藏高原景象一览无余。这样的风景不知道应该说是绝美,还是优美?但我知道,这里的风景是你不来到这个地方,在任何别的地方,是永远也看不到的。列车的广播里说,我们的列车正行驶在三江源头。我记得曾读过一篇《三江源赋》,正是说的这里。所谓“三江源”指的是长江,黄河还有澜沧江这三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赋》把这块土地描写得磅礴大气,美轮美奂。我盯着窗外看,只看到大地上铺着一汪汪的水,说它是河流,它比我们认知的河流要浅得多(准确的说是宽而浅),估计只有不到一米甚至只有几十公分;说它是水畦,它又实实在在在向前流动。雪山,缓坡,水流;无树,无草,无人。这就是三江源。

  青藏高原最有名的动物当属藏铃羊。有人说藏羚羊的屁股上会有一个白色的心形,如果能看到,那可就太幸运了。我守着车窗往外看,有黑色的牦牛,有藏羊,还看见野驴,好像就是没有看见藏羚羊。这些动物低着头,在看不起一丝绿色,只有黄橙橙的,分不清是枯草还是什么的“草原”上,安安静静地啃食着不知道是草根还是什么的东西。大自然真的很奇妙,不管是怎样恶劣的环境,总有动物把它当做自己的家,还活得怡然自得。

  青藏铁路在高原上会有一些说不出名字的车站,车站规模很小,就是一个站台,加几栋平房,车站外面就是茫茫的荒漠和雪域。列车会在车站停几分钟就走,我们卧铺车厢也没看到有人上下。我有点好奇,从这个车站下车的人,会去哪里呢?

  上午的时候,一个自称是“西藏文化宣传员”的姑娘走进车厢,要求我们去走廊听她宣传西藏文化。我饶有兴趣的去听,她讲了半天,结果她是在推销一款给航天员使用的抗高反的药物,效果好,可以不用吸氧。虽然有点被忽悠的感觉,但想想还是掏钱买了些,不管怎么样,有备无患吧!

  西宁到拉萨全长近两千公里。坐在列车上时间久了,窗外的风景也就成了习惯。中午过喀喇昆仑山口,也没什么感觉。那种上高原一定会难受的自我惊吓,也慢慢的跑到了九霄云外了。内心只是在期待拉萨的感觉了。

  从二十日晚上七点过一刻,到二十二日下午四点半,经历四十五小时左右时间,我们终于踏上了拉萨的土地。

  三、巴松措

  巴松措是拉萨去往林芝半道上经过的一个景点。不算很大,也不算有名。我们游程的第一天是从拉萨去往林芝,巴松措就成了我们西藏之旅的第一个景点。

  旅游车从拉萨出发,拉萨四周的山上,除了石头就是石头,有点看见采石场的感觉,一点绿色也看不到。进入林芝境内,山上渐渐开始有了绿色,植被逐渐丰盛起来。原来林芝已属藏南,拉萨是高原大陆性气候,而林芝是海洋性气候了。

  导游告诉我们,“措”是藏语“湖”的意思,所谓巴松措,就是巴松湖。导游说:巴松措是座落在青山中间的湖,湖色随着季节的变化,会呈现不同的颜色。现在是春季,湖水是蓝色的,这种蓝色,你只要看过一次,一定会让你终身难忘。

  我们来到景区门前,转乘摆渡车进入景点。临下旅游车的时候,我见外面阳光明媚,天气很好。就把身穿的冲锋衣脱下,只穿了一件白色卫衣,让自己显得精干一点。老婆提醒我,是不是多穿一点?我没在意,心说这么好的天气,又会冷到哪里去?

  到达景区,只见在群山当中,有一湾湖水,湖水很净,但真的也没感觉它的颜色有多么的美丽。在湖水的中间,有一座小岛,在小岛的上面,建有一座不算大的庙宇。小岛和大陆之间,有两座浮桥相连。游人从左边的浮桥上岛,从右边的浮桥下来。

  我来到水边就感觉变天了,一阵风吹来,马上就感觉凉飕飕的。我才知道西藏的天气,真的是一天临四季,说冷就会冷的。可也没办法,衣服放在旅游车里,现在就只有挨冻了。

  站在上岛的浮桥上,远处是皑皑白雪的山峰,中处是绿色的青山,近处是波光粼粼的湖水。湖边是一片长长的卵石滩。不知道是什么人,在卵石滩上用卵石堆成一个一个的石堆(大点的石头在下面,少小的堆在上面,再小的堆在再上面,一般会有四五层,形成一个塔形)。这些石堆密密麻麻排过去,竟然是望不到头,显得壮观而诡异。我好奇地拿出手机,照了几张照片,留着纪念。

  上到岛上,一座不算大的庙宇,里面供着是什么菩萨也搞不清。我们这些人也不可能带着什么拜佛的心情去朝拜,也就只能纯粹做一个木然的看客了。出得庙来,我在门口看见这庙门的两边,一边摆着一个用粗大木头做成的一个人形的东西(无头无手,下面两脚叉开),在两脚相交处,一个用木头做的巨大男性阳具直挺挺的翘着,阳具刷了红漆,显得格外显眼。另一边是一个女阴的形象。我看了新奇不已,真没想到在庙宇的门口会摆这样的东西。我偷偷的也拍了两张照片。

  回到旅游车上导游介绍,这个庙宇是西藏喇嘛教宁玛派的寺庙。宁玛派也称红教,喇嘛不但可以结婚,甚至认为性爱是修行的方式之一。导游专门讲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故事。

  西藏达赖喇嘛是实行转世灵童继承制,一般转世灵童在几岁的时候就会被找到,然后会接到布达拉宫,由专门的老师教导佛法,到18岁正式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达赖喇嘛,达赖喇嘛是喇嘛教的格鲁派,也叫黄教。达赖喇嘛一生是不能近女色,也是不能结婚的。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个另类。五世达赖喇嘛圆寂以后,当时的摄政王为了霸占权利,竟然秘不发丧,宣称达赖喇嘛只是闭关修行。直到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十几年后,在当时的清朝政府的威逼下,才去寻找六世达赖喇嘛的灵童,而这时的六世达赖喇嘛已经快十五岁了。而这个达赖喇嘛的父母还是宁玛派的教徒。一个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少年,还生活在红教徒的家庭,结果就是他的那已经萌动的春心,布达拉宫的围墙再高再厚也挡不住。他白天是布达拉宫的达赖喇嘛,晚上就是拉萨街头的浪子,最牛逼的是,他会把他丰富的情感用最美的诗词表达出来。我很早之前就读过他的诗句,只是并不大了解他的生平。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记得我当时读到这些诗句,震撼和困惑一样多。震撼的是两性情感的诗句可以写得如此的美妙(毫不夸张的说,仓央嘉措是全中国文人只会写格律诗的时代,写自由诗写得最好的诗人),困惑的是为什么达赖喇嘛(一个和尚)会写情诗?今天算是找到了答案。

  我问导游,湖边的石堆是什么?导游告诉我,那是藏人堆的玛尼堆。玛尼堆有两种,一种是“阻秽禳灾”,一种是“镇邪”。在西藏村庄边的玛尼堆大部分是前一种,山边水边的大部分是后一种。我想了想,掏出手机,把自己照的几张玛尼堆照片给删了,我觉得有点不吉利。

  老婆瞥见我手机里两张庙门前的照片,抢过我的手机,也把它删了。

  导游说,今天大家运气不大好,天气不行,湖水没那么好看。旅游也是需要运气的。

  四、色季拉山

  跟团旅游的好处就是,你根本不用操心行程,每天随导游安排。到林芝的第二天,我们去了色季拉山。

  色季拉山没听说过,但我听说过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是西藏最有名的“神山”之一。它海拔七千多米,是林芝地区最高的山峰,有“冰山之父”的美誉。南迦巴瓦峰峰体终年积雪,但因云雾缭绕,极少向世人露出真面目,传说十人九不遇,故也被称为“羞女峰”。导游告诉我们,观看南迦巴瓦峰的最佳地段就是色季拉山。不过,今天我们能不能看到她的“真容”,那也就只有看我们的运气了。不过我心里倒是存了点念想,或者说是希望,说不定就真的看到了呢?

  通向色季拉山的公路做得很美,虽然基本是双车道,但路面铺着沥青,平整而干净,公路在山间盘旋向上,平和而不险峻,再加上公路上的车真的不多,行驶在上面,让人感觉良好。望着远处的雪山,内心有一种想爬上雪山,与白雪做亲密交流的冲动。

  旅游车来到一个垭口,这里有一个停车场,有很多车也有很多人。我们的车也停下来,导游告诉我们,色季拉山到了。

  下得车来,一下子就陷入了冰雪的世界(山下应该还是春天),目之所及,全是白雪皑皑。说实在话,内心一下子好像还没有这样思想准备,我呆在原地有点不知所措。茫茫四顾,不知是云雾还是雪山,那种感觉既新奇又兴奋。

  老婆很开心,拉着我到处拍照。而我多动一下就感觉有点气喘。看见旁边有一栋平房,里面是一排的商店,店里有手持式氧气瓶,二话没说就买了一瓶。穿过这排商店,我们进入了观景台的主区。

  观景台主区这边四周建有围栏,在中心位置,有一个用大石头磊起的玛尼堆,玛尼堆中间再立一根大柱子,上方的横木上挂着一口大钟,一根绳索垂下来,人们拉着绳索就可以敲响大钟,这应该是一种藏式的祈福仪式。

  我看见很多人穿着藏族服装在照相,开始我以为既然是在西藏,有很多藏人也不奇怪。很快我就发现,这些穿着藏族服装的基本都不是藏族人,他们是专门去服装租赁摊租了服装来拍照的游客。

  我们在一个角落找到了一个服装租赁摊,一人二十元,摊贩老板帮我们装扮起来。老婆戴着橘红色的藏式帽子,穿上红黄相间的藏袍。而我穿的是一件带毛的牦牛皮做的袍子,这袍子感觉就是一块长方形的牛皮,在中间挖了一个洞,让脑袋穿过去,就是前后各一块,用腰带在中间一捆,就是一件袍子了。戴上牦牛皮做的帽子,再挎个莫名其妙的小包,就算装扮好了。我看了看老婆,感觉她穿这一身还挺好看,少数民族的味道还挺浓,而我这一身,就有点不伦不类了。不过,好玩就行,别的就懒得计较了。

  在景观台的围栏边,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此生必驾    318      海拔4728      南迦巴瓦7782”。我只注意了4728,我知道此刻我们所站地方海拔就是这高,而别的都不在意了。

  拍照,拍短视频,自拍,请人帮忙拍,玩得不亦乐乎!旅游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开心就好。

  尽兴登车,下得山来,才忽然想起,不是要看南迦巴瓦峰吗?南迦巴瓦峰在哪里?在那雪山上玩得早把这事抛到九宵云外了。不过也只好安慰自己,今天这天气,即便自己有心,也肯定是看不见的了,或者说,山上那么多人,没一个人看南迦巴瓦峰(因为根本看不见),说明我有心和没心其实也没什么区别。

  旅游有时候和人生是一样的,留有遗憾,或者说,不可能事事如意,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了。

  去手机上查了一下“此生必驾318”,才知道318是指国道川藏线,是自驾游西藏的最佳线路。而色季拉山正是318自驾游线路上一个著名的景点之一。内心不禁有点蠢蠢欲动,什么时候我也能此“生必驾318”呢?

  五、羊卓雍措

  西藏宗教文化中,让人感到最神秘最灵异甚至最不可思议的,莫过于活佛大喇嘛的转世灵童。而找寻灵童的过程,对于我辈内地受无神论教育的人来说,深感诡异奇幻。

  那天导游开口就问,你们相信有转世灵童的存在吗?我二话没说点头应道,相信啊!其实,我哪里知道?或者说,我哪里知道自己是应该相信还是不应该相信?而我之所以应承,实在是这事西藏人是坚信不疑的。

  导游给我们介绍了转世灵童寻找的最主要的四种方式。第一种,按照遗嘱或者预言寻找。活佛圆寂时,会留有遗嘱或者预言书,会告诉找寻灵童的人,去什么方向,找什么人(导游讲了一个案例,大宝法王遗嘱中连灵童的父母叫什么名字都讲得清清楚楚)。第二种,高僧占卜,通过高僧占卜,可以知道灵童出生的方向,占卜结果再与降神所示情况相互应证,就可以知道灵童在哪里了。第三种,观湖幻景。去到神湖边,通过虔诚的祈祷,湖中会显现一些景象,这些景象会显示灵童出生的方位。第四种,金瓶挚签。所谓金瓶挚签就是抽签的方式。过去几种方式都可以采用,而现在据说政府比较认可的只有金瓶挚签了。

  我们要去的羊卓雍措就是“观湖幻景”的神湖,也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措汉人就把它叫“羊湖”。去羊湖的路和去色季拉山的路都是国道318线,去色季拉山的时候,我觉得路是“平和而不险峻”,而去羊湖就完全不一样了。导游一般会站在过道前给游客做讲解,而上羊湖前导游就说,等会路况太险,不能站立了。

  从山下向上望去,但见光秃秃的大山层层叠叠堆向天空,公路像左右扭动的一条大蛇,在黄澄澄的山体间,攀援向上。车开到半山腰的时候,我回头看去,我们走过的路,像一条蜿蜒的大尾巴甩在身后。我向上看,盯着山顶的那个位置,心说,到了那里就该到顶了吧?哪知道等车开到我曾盯着的地方的时候,才发现,这还是另一座高山的山下啊。我往车旁边看,车窗下就是万丈崖坡(不是悬崖)。我心说,如果有车从这里滚下去,除非出动直升飞机,否则估计根本没办法去下面捞一根稻草。自从踏上青藏高原的土地,虽然都是高原。可山的相对高度好像也不算特别高,而这上羊湖的路,让我真正感受了什么是世界屋脊了。

  山路上自驾车很多,这里应该是自驾游最值得打卡的地方之一吧?在一些突出的垭口,建有小型的观景台,自驾游的游客们很多停车揽胜,流连不去。

  车到山顶,我往远处望去,但见连绵雪山如玉色的摆件,天空如水洗般湛蓝,太阳柔和的光撒下来,在高原的风吹拂下,人如临仙境。此刻,世界,如此的壮美;天地,如此的磅礴;尘世,如此的渺小;人生,如此的美丽!

  羊卓雍措到了。

  在雪山围堰的峡谷间,一座巨大的高山湖泊映入眼帘。湖水如碧玉一般橙澈,据说羊卓雍措藏语的意思就是碧玉湖,看来真的是湖如其名了。我望着这一汪湖水,内心冒出两个字:“脱俗”。是啊,看过太多的山水,柔美的不免俗气,辽阔的不免蠢大,精致的不免做作,而这一湖水,超脱凡尘了。

  也只有这样的神湖圣湖可以去承载灵童转世的“观湖幻景”了。据说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灵童寻找就是在羊卓雍措完成的。当时找寻人员在湖边设台祈祷,念诵经文,再向湖中抛洒哈达,宝瓶,药物,然后静观湖面所形幻影,历时一月有余,某一日夜晚,找寻人员在梦里见到湖面幻影出现明显指示,醒来即按指示找到了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神话故事?但我知道藏人的很多信仰就是自然神和人的关系,对土地的崇拜,对山水的崇拜,其实一直贯穿在喇嘛教的始终。从踏上西藏的土地,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西藏是一个缺氧但不缺信仰的地方”,为什么会“不缺信仰”?环境如此的恶劣(对人类生存来说),内心如果没有力量,又何以生存?

  羊卓雍措的海拔标高是4998米,我查了一下手机,软件显示是4780米。这说明我们站立的地方并不是最高点。我喘气有点吃力,可也挡不住内心的激情,和老婆一起,四处游览,拍照留念。在观景台边停着一台红色越野车,车边有一个摊位,上写“高原放歌,抖音制作”。老婆就撺掇我,让我也去唱一首歌。我心说气都喘不过来,还能唱歌?那老板说,没关系,我有办法让你唱得好。好吧,用微信扫了50元,我坐在唱歌的高凳上,翘起二郎腿,老板拿了把吉他让我抱着,给我戴上一顶牛仔帽,脖子上挂上一条橘红色的不知道是该叫围巾还是哈达的东西,他拿着我的手机开始拍摄。音乐声响起,是那首熟悉的《青藏高原》,等到开唱的时候,音箱里传来和我酷似的男中音,而我只需要对着嘴形张嘴,再抱吉他乱弹,就把这首歌唱完了。老板夸道:“太有范了!”

  唱一首足可乱真的假歌,游一回似真似幻的羊湖。

  六、大昭寺和八廓街

  很早就知道,做为一个信仰喇嘛教的教徒,一生要做一件无尚神圣事情就是:去拉萨朝拜一次。而这个去拉萨不是坐车去,不是骑马去,而是磕长头而去。所谓磕长头是双脚并立,双手合掌高举过顶,然后双腿跪下,再全身趴伏,双手前伸贴于地面,额头触地。动作做到位后起身,往前走三步,再重复这个跪拜动作。如果你的家距拉萨一千里,你就磕一千里,如果有两千里,你就磕两千里。很多人这一去可能就是几年。有的人可能累死或者病死在半道,而后面的人看见了,会敲下死者的门牙带在身上,如果他磕到了拉萨,也就相当于带着死者也来到了拉萨。

  他们到拉萨最终的目的地就是大昭寺。

  关于大昭寺我能知道就是这是土蕃王松赞干布下令建造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世人皆知,可很多人并不知道,松赞干布不光是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还娶了尼泊尔的一个尺尊公主。松赞干布为尺尊公主建造了大昭寺,为文成公主建造了小昭寺。尺尊公主从尼泊尔带来一尊释迦牟尼8岁等身佛像,供奉在大昭寺,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了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供奉在小昭寺。

  我们参观大昭寺是从严格的安检开始的。所有的进入大昭寺广场的游客都必须刷身份证,再做安检。不许带火机,不许带水。安检堪比上飞机。我知道,这是因为2008年的3.14。西藏这块土地并不只有信仰,还有暴力和分裂。

  进入大昭寺广场,迎面看见的大昭寺是一群并不显得雄伟的平房,有很浓郁的藏族风格。因为各种遮挡,好像也没看到什么正门。在大昭寺门前,一块用栏杆围起来约有几百平方长方形的地面,几十个藏人面对大昭寺,在原地不断重复五体投地的跪拜。使大昭寺一下子就让人感到神圣庄严起来。作为一个并不信教的内地人,内心不禁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驱使着这些藏人,前赴后继,虔诚无比,不计生死的来到这里?信仰的力量又是何其强大啊!

  由于每天进大昭寺的人员限制,需要提现预约,而且费用还高,旅行社并没有安排我们进寺庙参观。导游告诉我们,环绕大昭寺的八廓街也是朝拜的圣地。如果我们顺时针环绕一周,就相当于诵经一轮!虽不敢说信教,可内心还是有敬畏和虔诚,我们也就随着人群一起,走上了八廓街。

  所有人都朝着一个方向行走,人群中不时看见磕长头的信徒,这些信徒很多穿着一件长袖围裙(就是我们下厨房穿的那种——因为总是趴伏地面,围裙是防脏的),双手各扣着一块木板,膝盖上再绑着一些防护用品。他们脸上的表情是一种极度的平和,无喜无悲,不急不躁,每一个动作都做到位。我站在旁边观看,心想,如果是我来做,我会不会跪拜的时候,动作快一点?向前三步会不会跨步大一点?这样不就可以把磕头的“任务”早点完成吗?马上,我便为自己荒唐的想法感到了羞耻。我辈俗人就是俗人啊!很久前曾听一个去过西藏的朋友说过一句话,他说去西藏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信仰?我们内地也有很多所谓的信徒,他们也会去庙里烧香磕头,可他们内心其实都是在和菩萨做一场交易,我给菩萨烧了香,磕了头,菩萨就应该保佑我,达成我希望的愿望。而此刻在磕长头的信徒身上,我没有看到功利,更没有看到“任务”,我只看到虔诚,只看到信念,只看到奉献,那一刻,我真的感觉到他们虽然身体扑伏在地,而灵魂却在高傲飘扬!

  磕长头的人群中,有只有一条腿的,有失去双手的。他们仍然在一丝不苟的做着每一步该做的动作。我默默的拿出手机,拍了视频留着纪念。

  八廓街边密密麻麻都是商店,很多人会去店里购买各种藏式商品。导游告诉我们,八廓街生意无论多好,都会在晚上九点前(拉萨时区比北京靠西,时间比北京时间晚一个小时,也就是说拉萨的九点其实是北京的八点)关门歇业。为何?因为八廓街白天属于活人,晚上就属于死人了。藏人去世后,会请一个专门的“背尸人”,将逝者背靠背的绑在背尸人的背后,由背尸人背着逝者在八廓街转街(环绕大昭寺)。等天亮后,背尸人就会将逝者送上“天葬台”,对逝者实行天葬。

  大昭寺和八廓街,一个安放灵魂和信仰的地方,我辈俗人,仿佛也得到了一次洗涤。

  七、布达拉宫

  如果要问任何一个中国人,对于西藏的景点,你最想去的是哪一个?我想布达拉宫应该算是首选。无他,实在是它太有名了,我们使用的五十元人民币的图案,就是取自于布达拉宫。不过,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对布达拉宫的了解,也就停留在它的外形上。它里面是什么样子?布达拉宫是谁建的?其实都不知道。

  我们到达拉萨的第一天,司机接我们去宾馆,汽车从布达拉宫的斜后方擦身而过,我远远的瞥见布达拉宫的身影。我发现整个拉萨是处在高山包围的一块平地上,而这块平地的中间,有一座小山,而布达拉宫就建在这个小山头上。

  旅程的最后一天就是参观布达拉宫。旅行社之所以这样安排,我想,实在是布达拉宫是西藏文化、艺术、宗教、政治等等的集大成者,理应成为我们行程的高潮吧!

  我内心充满期待。

  从大昭寺广场出来,导游带我们去的是药王山。我以为是去参观藏医王菩萨,结果并不是。药王山脚下建有一座两三层的高台,我们爬上去,见有人手举五十元人民币在拍照。我定睛一看,发现这个高台就是五十元人民币布达拉宫图片的拍摄地。从高台看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在右前方约三四百米的位置,因为不是正前方,反倒感觉布达拉宫更加立体,更加雄伟,也更加神秘。

  据说布达拉宫的始建者就是松赞干布,也就内地的唐朝时期,后来被毁,是五世达赖喇嘛(清朝康熙时期)大规模重建,距今也是近四百年的时间了。而此刻我看到的布达拉宫,感觉就像一座全新的建筑,当然,我是说它的颜色,它的气质倒是透着极其浓重的古朴气息。布达拉宫据说只有四种颜色,下面的主体建筑是白色,上面主体建筑是红色,两边嵌有黄色的建筑,然后,所有的窗户的边框是黑色。这些颜色看上去很干净,也很分明,这是这栋建筑为什么感觉像新的一样的原因。当然,更主要的原因就是:这栋建筑保护得极好。

  我和老婆拍照留念。

  参观布达拉宫需要预约,需要门票,需要严格安检,而且规定,每个导游只能带不超过13名游客一路同行,每个游团相隔半小时进入。导游要求,尽量不要多带随身物品,说爬布达拉宫相当于爬一次九十层的高楼。这可是在海拔三千七百多米的高原。

  安排我们参观的时间是下午一点四十。我们每个人去租了一台无线耳机,这样,在一定的范围里,我们就可以清晰的听到导游的讲解了。

  走近布达拉宫,这座宫殿的下面建筑都是用石头垒砌而成,石头上刷着一层像石灰水一样的白色的东西(有人说布达拉宫刷的是牛奶和蜂蜜水,有人甚至会用舌头去舔舐。而我是不信的),这些石墙从远处看,显得很精美,临近看却显得极粗糙,就像一毛坯房上刷了石灰水。

  上布达拉宫首先就是三段“之”字形的坡道。坡道上铺着石板,石板凹凸不平,古朴而原始。在坡道开始的道边,有一块高出地面的台阶,上面刻着一个“卐”字,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当年那些喇嘛和贵族上布达拉宫骑马用的上马石。不过当年喇嘛和贵族上布达拉宫更多的方式不是骑马,而是骑人。就是像现在许多小孩子骑在大人的肩头那样,喇嘛和贵族们叫身材高大的奴隶过来(西藏一直到1959年以前,一直是实行农奴制,奴隶和牲口是没有区别的),双脚跨坐在奴隶的肩头,由奴隶驮着他们上去。

  我们在坡道上慢慢的往上走,坡道边有人高的矮墙。我问导游,当年为什么不把宫殿建在平地,而非建在这么难爬的山上?导游告诉我,这是因为战争的需要,高地利于防守。是啊,今天我们爬上去都费劲,何况是打仗呢?

  三段“之”字路爬完,通过一张大门,我们来到一个阳光普照的平台。导游告诉我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休息一会,买点水喝(上布达拉宫也是不许带水的)。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布达拉宫的内部了,有两点要注意,一个就是爬楼的时候,手要抓牢,身体重心要前倾,防止摔下来(布达拉宫内部的楼梯最陡的可能有六七十度),一个就是绝对不允许拍照。

  所谓布达拉宫的内部其实主要就是我们从外面看见的红色的楼房。我走近一看,那红色的墙壁竟然是用比火柴棍大不了多少的柳树枝,侵染红色染料,然后再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垂直“栽”(?)“粘”(?)在墙壁上的,远望也很精美,近看只觉原始。导游告诉我们,这种材料可以防雷防火。

  进入布达拉宫内部,我直观的感受就像进入一座迷宫。手脚并用的爬上一层楼(楼梯用木头制成,踩踏处用铁皮包裹,宽度也就一人多宽),转过一个弯,我们看见一座大殿。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是达赖喇嘛议政的地方,这应该算是西藏的“金銮殿”了。这个“金銮殿”大约只有一百多平方米,四周有立柱,达赖的宝座在正前方的高台上。大殿没看见窗户,里面虽然有电灯照明,但给人一种昏暗阴森的感觉。去过北京故宫看过,再看这个,就觉得很是小家子气了。西藏过去一直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制度,达赖喇嘛既是西藏宗教最大的“活佛”,同时也是事实上的西藏王。想当年,这里就不是谁都有资格来看一眼了。

  从“金銮殿”转出来,接下来是各种佛堂,供着各种菩萨。我们反正也搞不清是什么菩萨,也只能匆匆一瞥了。

  最后进入的是灵塔殿。所谓灵塔就是历代达赖喇嘛圆寂后,用黄金为他们打造的肉身安放之所。用我们内地人人听得懂的语言,就是达赖喇嘛的坟墓。达赖喇嘛圆寂以后,肉身会用特殊工艺做成肉身菩萨,再将肉身菩萨盘成打坐的姿势,供奉在灵塔里,供人参拜。

  灵塔殿大约也只有上百平方米,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就供奉在这里。每一座达赖喇嘛的灵塔相隔可能不到半米,摆得密密麻麻。灵塔的形制都差不多,下面是用黄金打造的四方形的基座,上面是一个圆形的宝塔,达赖喇嘛的肉身菩萨就安放在里面。在圆塔的正面,会有一个像门状的窗户,窗户上有栅栏挡住视线,让人并看不见肉身菩萨。如果里面没有肉身菩萨(六世达赖喇嘛的肉身就没有),灵塔就没有窗户。灵塔的大小也不一样,据说灵塔的大小是由这位达赖喇嘛在世所做贡献的大小来决定的。灵塔殿最中间的位置安放着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他的灵塔据说使用黄金达十几吨,是整个灵塔殿最大的一座灵塔。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我刚才还说布达拉宫的“金銮殿”太“小家子气”,而这个灵塔殿,就是一座黄金山了。

  这么多的黄金从何而来?导游告诉我们,西藏所有的信徒,每年要把个人收入的百分之七十捐献给寺庙。如果有达赖喇嘛圆寂,还得加捐。换句话来说,这里面我们看到的黄金,可能是几百年来,整个西藏财富的很大部分了。

  灵塔殿出来,已是布达拉宫的后山。站在下山的坡道上,阳光照下来,有一种开朗明媚的感觉。内心不禁感慨良多。

  说到宫殿,我们往往感觉的就是豪华,气派,舒适,大气等等,而这座布达拉宫,我看到的是险峻、仄鄙、阴森和不食人间烟火。这里是达赖喇嘛的宫殿,也就是他的家,可这里我除了看见“金銮殿”和佛堂,再就是灵塔。达赖喇嘛睡在哪里?吃在哪里?玩在哪里?在哪里上厕所?一切和人的欲望有关的全都没有(至少我没有看见),但我可能肯定,这里和豪华,气派,舒适,大气等等都不相关。忽然就明白了,拉萨为什么叫“圣地”——藏语拉萨就是这个意思。布达拉宫除了和灵魂有关的东西,除了和信仰有关的东西,其余的东西都不重要。

  布达拉宫是真正的灵魂殿堂!

  八、纳木错

  很早就知道,纳木错是西藏三大圣湖之首,有“天湖”之称。也是西藏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咸水湖。当然,吸引我的不是这些,是这个圣湖的诸多传说和绝美风景(来西藏之前我所知道的西藏圣湖也就只有一个纳木错)。

  当年,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入主布达拉宫,名义上是西藏的政教合一的“王”,而实际上只是当时摄政王的傀儡。仓央嘉措诗才绝艳,写下大量情爱诗篇,却拙于政治斗争,在23岁那年,摄政王上书康熙皇帝,说仓央嘉措是假达赖,要求废黜他的身份,康熙皇帝批准,并命令将仓央嘉措押解至北京。仓央嘉措去京途中,行至纳木错,在夜色中,乘人不备,跳湖而死,尸首不可得,化为纳木错湖水,时年24岁。(仓央嘉措归宿有多种说法,此种说法是导游所说。布达拉宫六世达赖喇嘛灵塔只有衣冠,而无肉身菩萨)。

  旅程的最后两天是自由行,我们决定去纳木错。

  老婆在网上定了一个“一日游”。问那联系人,去纳木错有什么注意事项吗?她说没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

  第二天清晨,我们在宾馆大厅等旅行社的车,几个也在等车准备结束旅行回家的游客也在,听我们说要去纳木错,就好心的提醒我们,去纳木错在高海拔呆的时间长,要带点氧气。我二话没说,马上去宾馆前台买了两罐手持氧气瓶。一个游客从包里掏出一瓶,说我这瓶氧气只吸了几口,送给你们吧!自然是心存感激。

  一日游的旅行车是台小面包车,游客只有十个人,加司机和一个不知道叫安全员还是伴游的,一共十二人。车出拉萨,司机兼导游开始说话,他说,很多人去过羊湖,去过色季拉山,甚至去过珠穆朗玛,感觉高原也不过如此,所以在思想上就越来越不重视高反了。我想告诉大家,在西藏旅游,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就是纳木错,为何?一个,那些地方一般你呆的时间最多就是一两个小时,身体还没有做出反应,人可能已经下到海拔较低的地方,再一个,比如去珠穆朗玛,你一定是做好万全的准备,所以也不会出太大的问题。而去纳木错,来回将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呆七八个小时,很多人因为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而出事。所以,去纳木错旅游出事概率是最高的。

  大家一听,精神马上紧张起来。司机兼导游继续说,去纳木错之前请不要吃抗高反的药物,抗高反的药物一般只是降低人体高反的反应程度(言下之意就是只是感觉上有所缓解,而事实上身体该怎么样还怎样),而一旦出问题,反而会更加厉害。另外,去纳木错之前千万不要喝酒,喝酒会加快血液循环,加速高反反应。

  一听这话,老婆便很生气,昨天专门问了那个联系人的注意事项,她根本没说这些。而我昨晚为了庆祝我们结束上个团的游程,还特意在晚餐喝了瓶小酒。老婆和司机理论,可又有什么办法?

  出城上百公里,有一高原安全知识普及站,我们都下车去听。站里人员讲解去纳木错安全知识,一句话,凶险无比!我们内心充满惶恐!今天不会因为来旅游,来玩一趟,把小命丢在这里吧?怎么办?打道回府,不去了?一个心不甘,一个回去怎么回?这里连个车也没有。看来只能“舍命游湖”了。那一刻,我不知道是佩服了自己的“勇气”,还是麻木了自己的胆怯,表现得很镇定。

  去纳木错需要装备的是两样东西,一个是氧气,一个是御寒的衣物。站内人员告诉我们,手持式氧气瓶里面装的只是在西安生产的压缩空气,氧气浓度很低,而且持续使用,几分钟就没有了,对高原缺氧作用有限。要保障氧气供给,只有配备医用氧气瓶。他当着我们的面做了一个实验,拿一根燃烧的香烟,放在手持氧气瓶前,喷出氧气,香烟的烟头火苗稍微有些闪亮,用医用氧气瓶喷出氧气,烟头火苗大盛!不可否定,医用氧气瓶作用强大。站内人员又拿出一个小仪器,夹在人的食指上,说是检测人的血氧含量,说正常情况应该是一百,如果低于九十去纳木错就很危险。有人检测指标是八十多,站内人员递过一根氧气管,他的指标便直线上涨。我也测了一下,开始我的血氧含量竟然只有六十多,吸氧后才达到九十多。

  内心虽然早已感觉他们在联合做一场销售的“套路”,可在面临实打实的高原反应,面临实打实的生命危险的时候,是不顾他们的“套路”,甚至揭穿他们的“阴谋”?还是接受这一切,相信他们的“善意“?

  我没有做过大的纠结,选择了后者。在生命面前,别的什么很重要吗?况且,还不是我一个人的生命。氧气瓶有五升的,有十升的,我没有犹豫,选择了十升,另外,为自己租了一件棉大衣,为老婆租了一件羊皮围裙,总共花费七百八十元。

  整装再行。司机用绳子将氧气瓶固定在我们前面车椅靠背后面,分出两根吸氧管供我和老婆吸氧。我望着自己和老婆的样子,忽然就觉得有点滑稽,在我印象里,这可是医院抢救的式样,而我们却是去旅游。听人说过“拼死吃河豚”,一定没听说过“拼死去旅游”的吧?而我们,也算人生头一回了!

  藏北的风景可能是最接近人们对西藏高原的印象。地广人稀,雪山荒漠,牦牛藏羊。藏式的民居一般是平房,一栋百十平方的建筑,连着一个几百平方甚至上千平房的院子,平房住人,院子关牛羊。在房子旁边,一定会有一堵褐色的墙,这是当地女人用牛粪垒起来的,等这些牛粪干透,就是这个家庭最好的燃料了。

  纳木错景区大门建在山下,司机特意停车,让我们下车上厕所(高原不可憋尿),接下来我们开始上山。

  上山的路不算太险,大地已被积雪覆盖,只有我们行驶的道路没有积雪。四周的雪山连绵不断,极目远眺,雪域高原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派银装素裹的景象。在路上一直悬着的心,不知不觉的就放了下来,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不禁生出不虚此行之感!

  车行几十分钟,来到一个垭口。路上的车排起长队停在路边,这里是去纳木错最高的一个景点,我们下车,见半山上立着一块大石头,上书“拉根那    海拔5190”。这次西藏之行去过几个高峰,这个5190应该算是我们实际站立的最高点了。我不敢动作太大,感觉喘气有点吃力,只好用手持氧气瓶吸上几口。地面全是积雪,行走也得小心翼翼。心情倒是兴奋,出拉萨城的时候,司机告诉我们,年满60岁的,去纳木错就必须签生死状了。还好,我还在免签范围,但我知道,估计这辈子再来一次这个地方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

  我和老婆在拉根那石碑前留影。这里,可能成为我们此生来过的海拔最高的地方(五千多米应该算是普通人能到达的海拔极限,上六千米只能是专业人士,普通人就是生命禁区)。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的高度,也应该是我们人生的高度。

  拉根那下面就是纳木错了!

  西藏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教徒来纳木错游湖,也就是环绕纳木错,绕湖一周有一百多公里,我们显然是不可能徒步做这样的环绕。景区安排有摆渡车,我们乘车游湖。

  四月底的纳木错湖面已开始解冻,距岸边近的地方已经可以看见湖水,而湖的中间,还是一片白茫茫的冰雪。摆渡车送我们到有一片沙滩的湖边,让我们下车游览。

  驻足纳木错湖边,首先看见的一大群红嘴海鸥,这些海鸥一点也不怕人,它们除了在湖面追逐飞翔,还有很多就跟着人群啄食人们投喂的食品。抬望眼,隔着纳木错的冰雪,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一座座雪峰排成一个横排,像等待检阅的队伍,那种气势恢宏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此刻,阳光照过来,天地一片通明,微风抚过脸面,湖光山色表现为雪原银山,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老婆拉住我的手,惊喜的说:我们去过的所有景点,这里的风景是最美的!

  我深以为然也!世间有多少的美景,大多数不过是人工刻意做的修缮,而眼前的美景,除了湖边的游人,基本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保持着它最古朴原始的风貌,正如天然去雕饰的美人,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我来到湖边,面对圣湖,不自禁的跪在湖边的沙砾中,请老婆给我拍一张照片,拍一张跪拜纳木错圣湖的照片!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只知道此刻如果我不跪下,仿佛就亏欠了什么?或者说,如果我不跪下来,就根本不能表达我内心的情感,也许是因为这一方山水,也许是因为那化为湖水的仓央嘉措。人不一定需要宗教信仰,可人一定是需要情感,而情感的最浓烈的表达,一定是对美的追求和依恋。纳木错给了我想要的最美好的东西!此刻,我心光明!

  如果可能,真的还想去一次纳木错。

  九、西藏映像

  十天的西藏旅游结束了。内心的激情和感慨却一直萦绕在心间。游记虽然把一路的行程做了些记录,想想却总觉得缺少一些灵魂。为何?有人说,最美的风景是人,雪域高原上的人是什么样子呢?我想记录几段见闻,做为这次西藏之旅的“映像”。

  (一)、女王

  到拉萨的第一天就收到导游的短信,除了告诉我们第二天旅游的事项,还告诉我们她的名字叫“格桑梅朵”。我认为这一定是个美丽的藏族姑娘。

  第二天在旅游车上见到这个导游,是个身材不高,也看不大出年龄的女人,穿着一件藏式边襟衣服,笑容很灿烂。导游很健谈,一路上通天彻地,对西藏的文化,宗教,生活,风俗等等讲得畅快淋漓。看得出来,她在这一块是下了苦功夫。

  让我大感意外的是,她并不是当地藏族人,而是一个来自福建泉州的援藏导游。记得我们从火车站下来,旅行社安排司机接我们去宾馆,那司机来自四川。我们晚上去餐馆吃饭,那老板来自河南。我知道了,在西藏,主要的服务业这块,估计都是以内地过去的汉人为主。

  导游给我们讲了孔繁森的故事。讲他二次援藏,讲他遇车祸去世,作为一个地委书记,口袋里只有八元六角钱。

  导游也讲了自己的故事,她说她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而且还是离异。为了将来能在旅游公司有一个更好的位置,她“费尽心机”的争取到了援藏的名额,要在这雪域高原呆上三年。

  我不知道她的故事是不是营销的包装?但一个并不强壮的娇弱女人,能抛舍家庭孩子,一个人跑到几千里之外的边远高原,来做这份导游的工作,这不能不让我心生敬佩!

  旅游结束的时候,我加了她的微信,她的微信名让我有点吃惊,她叫“女王”。

  (二)、卓玛

  旅程有一次参访藏族民居,地点是藏南林芝下面的乡村。

  旅行车停在小村边的时候,有一个藏族女人站在路边等我们。我们下车的时候,她就为我们献哈达,搞得我们很感动。这个藏族女人应该算是这个村子接待旅游团的“地陪”,我们今天要去的就是她的家。

  村子的规模不算大,应该也就是几十户人家。房子建得很整齐,基本都是平房,然后带个很大的院子。村道建得很好,铺着水泥。我们正感叹这个村子的美丽,那“地陪”问我们:你们这有来自广东东莞的客人吗?大家摇头。她说:我们的村子就由广东东莞负责对口援建的。原来如此。

  进入“地陪”的家,是一间有六七十平的房子。房间靠近墙壁的地面有一个由铁板建成的柴火灶,里面烧着熊熊的柴火,上面两个灶口在烧水。房间的另一边摆着藏式的沙发还有桌椅。房子的陈设谈不上豪华,也谈不上简陋,房屋中间挂一盏电灯泡,发出并不明亮的光,给人感觉有点别样的风味。

  我们各自找地方坐下。这个“地陪”开始自我介绍,讲了一串名字也没记住,只记得她说可以叫她“卓玛”。我知道这其实是一个藏族女人非常常见的名字。

  我特意观察了一下这个女人,她身材不高,身体微胖,脸庞饱满,眼睛明亮,肤色红黑。她下穿一件藏式袍子(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叫裙子),上穿一件西式对襟衣,头上戴着不知道是应该叫藏式帽子还是头巾的东西。给人健康,朴实,落落大方的感觉。

  卓玛给我们每一个人倒了一杯酥油茶(倒得不多,估计也是怕我们不习惯,只是给我们尝尝味),我看很多人没去动,就端起来尝了一口,一股牛奶的腥味,再有点咸味,确实不是很对我们口味。

  卓玛告诉我们,她的文化程度很高,是云南民族大学毕业的。在他们这里,可是真正的高级知识分子了。她告诉我们,这里可不是她的婆家,而是她自己的娘家,她是“娶”了老公的。按照我们内地习俗,这算“入赘”。在西藏,嫁娶只需要几头牛就可以了,所以,她把老公娶进门,也要给几头牛给老公家。这边的婚姻可以一夫多妻,也可以一妻多夫,不过一个不能是“公家人”和共产党员,一个多妻必须是亲姐妹,多夫必须是亲兄弟。

  有人问,你在云南读大学就没谈过恋爱?她说不会啊!我们藏族人一般不会找别的男人,只会回家找。我的老公比我小几岁,我读完书,回家就“娶”了他。我忍不住好奇,就问:问你一个不很礼貌的问题可以吗?你今年多大了?卓玛落落大方的回答,我33岁了,是一个孩子的母亲,还准备要一个孩子,正在备孕!

  她说她本来是学校的老师,因为村里里要发展旅游,她就回家来做旅游,虽然一切还是刚刚起步,但他们信心很足,未来会越来越好的。

  她还和我们介绍了他们的风俗,饮食,宗教。她的那张纯朴大方的笑脸,很长时间还记得。

  这里是一个有生气有活力有信仰的地方。

  (三)、月亮

  那天,和老婆从西藏博物馆出来,在门口的街边,看见一个卖配饰、小摆件和工艺品的地摊,老婆很喜欢这些小玩意,就走过去想选购点东西。摆摊的老板是个年轻的姑娘,地摊旁摆了块牌子,说明这些商品都是从尼泊尔进来的。那姑娘长得很美,像个江南女子,可她说她是内蒙人,是蒙族人。

  我本没什么兴趣,可忽然想起自己身上有一块去年买的翡翠貔貅,那系貔貅的绳子都快磨断了,就问那姑娘,你这有好看你点的系绳吗?她说:我有很漂亮的系绳啊,不过今天没带来,你需要加我微信,发地址给我,我可以寄给你。说完,她递过手机加了我微信。我犹豫了一下,没多说。她又说:我这有很一般的系绳,你如果需要,我可以送给你。说完她拿出一根系绳。我看了一下,觉得也挺不错的。就说:那就这根吧,你看要多少钱?她说:不要钱,送给你了。我说:那怎么行?想想,还是把身上的貔貅递给她,她帮我把老绳子剪下,还很用心把老绳子上一颗珠子卸下来,装到新绳子上,帮我把貔貅系好。

  我有点过意不去,就去她地摊上用心观看,见一大一小两个韦陀杵,黄橙橙的,也不知道是铜质的,还是镀铜的,摆在家里或者送人当礼品看起来真的不错。我问她:这两样东西怎么卖?她说:大的150,小的45。我说:这样,这两样东西我都要了,我一起转你200元。她说:你转我195就行!我也没多话,直接给她转了200元。

  我拿上韦陀杵和老婆准备离开,那姑娘忽然问我们,你们是准备坐飞机回家吗?我说:是啊!我们买了回湖南的机票,第二天就要离开。她说:这韦陀杵不能上飞机啊!我说:打包托运不行?她说:可能不行!那怎么办?我有点彷徨。她说:这样吧,东西你给我留下,钱我还你。她拿出手机看了看,说:你转的钱我还没收,可我也不方便拒收,我再给你转200吧!

  说实在话,我内心的感动和感激不知道应该怎么表达?我在想,这就是圣城拉萨的人应该有的样子吗?

  这个姑娘的微信名叫“月亮”。

  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393评论 5 46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790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391评论 0 33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703评论 1 27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613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03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07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5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00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56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74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84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69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6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99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68评论 2 34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840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为什么要来西藏呢? 为了仓央嘉措斑斓的情诗; 为了大昭寺前磕长头的藏民; 为了那些荡气回肠的青藏歌谣; 为了心里躲...
    胡叶平阅读 1,090评论 0 4
  • 一、坐上火车去拉萨 7月5日晚上9点,我和儿子坐上了上海开往拉萨的列车。我是在途牛网上报的团...
    古古西西阅读 358评论 1 5
  • 11天的西藏之旅在心头仍有余味。我们坐火车去,飞机回,逐步适应高原气候。火车行至格尔木车站要更换动能更强劲的车头,...
    Karen静舒阅读 911评论 2 9
  • 西藏行札记 7月22日,我们一行9人早6点半在海情大酒店吃过早饭后,驾驶3辆丰田霸道型越野吉普车出发,开始驾车游西...
    留住初心阅读 387评论 3 2
  • 西藏,毫无疑问是我一生总想要去一次的地方。想和太太一起去,但她怕高反,最后只好一人行走。出发前我阅读了...
    大头蚕阅读 2,261评论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