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开启了中华民族文明之源,积淀厚重,辐射四海。河南博物院馆藏丰富,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
我常常觉得,千百年前的那些宝物们都是有性别和灵性的,比如青铜器,像是孔武阳刚的男子,不苟言笑,表情凝重;玉器,像是温润儒雅的谦谦君子,从容淡定;而瓷器则更像是一个个或淡雅或妩媚或雍容的女子,婉转细腻,脆弱得那么容易香消玉殒,而又坚强得可以穿越难以计数的磨难带着千年前的美丽让你惊艳。
传说,北宋徽宗皇帝做了一个梦,梦到了雨过天晴。他对梦中见到的雨后天空的那种颜色非常喜欢,就给烧瓷工匠传下旨意:“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徽宗的这道圣旨不知难倒了多少工匠,最后汝州的工匠技高一筹,烧制出了“雨过天晴云破处”的那种颜色。汝窑瓷器胎质细腻,工艺考究,据说以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观其釉色,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温润古朴,清新爽目。
这件是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瓷瓶,北宋,世界仅存的天蓝釉并附有刻花装饰的汝官窑制品。本身汝官窑全世界只有六十余件传世品,加上出土文物也不过100件左右,其中天蓝釉最少,刻花在汝瓷中也是极为罕见的装饰,这件瓷器不仅有天蓝釉还有刻画装饰,更是罕见。蓝釉温润柔和,刻花自然淡雅,若隐若现,仿如玉雕,开片晶光闪闪,恰似雨过天晴。只是受光线限制(博物馆不允许用闪光灯),又没有用三脚架,因此燥点有点多且清晰度不够。
汝窑瓷盘
在这套康熙款五彩十二月花卉杯的展柜前我待的时间最久,她不是这个博物馆最有历史价值的,不是最稀有的(故宫有数套,云南、湖北等一些博物馆都有成套的五彩十二花卉杯),也不是最巧夺天工的,但却是我最喜欢的。当时就在猜想,几百年前,是什么样的人用过它呢?在和煦的午后,小酌微醺,庭前是时令花卉,手中是应景的小杯,这古人的日子也太惬意了吧。本来想把十二个逐个拍个特写的,但限于时间和角度问题,只拍了几个。
此套杯上所绘花卉和题诗分别是:
一月水仙花:春风弄玉来清画,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三月桃花: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
四月牡丹: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五月石榴:露色珠廉映,香风粉壁遮。
六月荷花: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兰花: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
八月桂花: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九月菊花:千载白衣酒,一身青女霜。
十月芙蓉花: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
十一月月季花: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
十二月梅花: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
很美吧?很养眼呢。
三楼的明清珍宝馆还有两件称得上巧夺天工的作品,那就是象牙白菜和象牙萝卜,但对象牙的制品总有点排斥,如果大象知道带给自己灾难的是这对牙,它一定不愿意这长长的牙长出来。
白菜的叶子脉络清晰,显得生机盎然,萝卜上面的根须纤毫毕现,而趴在萝卜、白菜上的大肚蝈蝈,造型饱满逼真,似乎在贪婪地吸取汁水。它们虽然经历了岁月的冲刷,却没有留下一点沧桑的痕迹,依旧鲜嫩如新,真让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