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之前买的《律师日记》,看后,对现实的法律实践和社会现状,深有感触。
同时,也想起自己之前的一次交通事故处理。
2019年11月,在骑自行车从一个十字路口通过的时候,由于前方有一颗大树倒在了道路一旁,我往外避让了一下,而这个时候,后方的一辆电瓶车车速很快地鸣笛示意我避开车。
左有大树,右有电瓶车,犹豫了一下,我还是减速往右侧偏了一点,而电瓶车主选择了维持原来的路线,从我身边擦过去,因为他在脚踏板上加载了大约车身一倍多长的厚铁皮,在车子擦身而过的时候,我的膝盖被铁皮割破,这让我立马停了下来。
感受到异样后,电瓶车车主在前面十几米红绿灯处停了下来,回头向我看。
看到伤口很大(一开始只是一条很深的口子,后来血流满了整个小腿,医院缝了八针,病假请了十天,疼了一年),我向车主呼喊让他过来,但是对方看到我离得比较远,发现我在唤他时反而快速右转,开着电瓶车跑了。
之后,我和母亲去交警大队处理事故,调取出来监控录像后。交警说,我也有变道的责任(因为大树,往左侧倾斜了),而且,电瓶车经常会变动车主,很难找到人。
在交警的注视下,我和陪我一起去的母亲选择了放弃。但是现在想想,将大树放在公共道路上的施工单位,不是有事故责任的责任方吗?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施工单位是地铁公司,还是交警也没有想到,并没有提示我这一点。而对于电动车主,虽然难找,现在想想,其实查一下,也不是不可以?——我记得那个人长相,视频也有拍到的。
只是,我和母亲听警察这么说后,在对公权力的权威认可下,马上就说放弃再跟踪了。
现在回想,这种反应,是自己和母亲一直以来对权威的顺从,形成了先入为主,轻易相信和认可的思维惯性。
而事实上,经过这么多法律事实、案件的学习,会越来越发现,不要听别人说什么,而是要看他说话时的立场、利益,以及结合事实本身来做分析判断,很多时候,对方说的话,想要施加的影响,目的是自己的利益或情绪。
不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变成别人利益的“维护人”,而自己未来也会各种问题。
只有对社会有足够的了解,有清醒的头脑和自信、勇气,才能维护到自己或是自己想要保护的人的利益。
不过,有时候,如何处理投入产出比,是在实施解决方案时,需要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