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教学生活在9.1日正式开启,今天第一周已落下帷幕。回顾上一周的教学,我有些小思考与总结想记录在此。
本学期我执教的是六年级,翻开教材我发现教学内容越来越复杂,教学难度也日益提升。机械、能量、结构……这些在初高中物理上深入学习的内容,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又该让学生如何理解呢?暂时未拿到教师用书的我,开始在网上寻找一些科学教育大佬们对本年级的教材解读,翻阅解读,我发现,其实小学阶段不必让学生记住这些复杂的物理概念,更不用让学生死记硬背某些深奥的物理公式,应该继续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利用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了解科学原理,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感受科学学习的快乐。所以在使用机械一课的教学中,我在课前便让学生回家认识工具,并寻求父母的帮助认识一种工具了解它的具体用途,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将部分容易携带的工具带到课堂。这时,我们全班分组将工具铺展开,形成一个个小型的工具科普展览,学生们可以在不同小组间去观察了解工具,就像一个工具游园会。等到利用工具拔钉环节时,因为大多数学生都带了工具,所以就大胆的请学生上台试一试,看看他的工具是否能更加省力便捷的完成指定任务,这样的方式在我的课堂中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当然,因为学生携带了工具,所以在上课前一定要向学生做好安全工作教育,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在进行第二课《杠杆中的科学》一课的第一次教学时,我带领学生在认识辨别杠杆后,便将杠杆尺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寻找杠杆的奥秘,结果学生在拿到杠杆后无所事事,不知道该如何操作,甚至将钩码悬挂于杠杆尺的无数个挂孔中,直到下课也没有弄明白如何操作。所以第一节课后,我对教学进行了改进,在学生实验操作前,先演示带领学生理解省力杠杆、费力杠杆、既不省力又不费力杠杆,让学生探讨如何正确悬挂钩码进行实验,通过这样的改进,学生更加清晰实验内涵,方便学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