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阅读的第2387天(6+年),第342本,Karen Blixen《走出非洲》
有一个小故事,作者常常让仆人们在周末的早晨给土著老妇们发鼻烟,于是每到周末就会来一大群老夫人围在房子周围等着领鼻烟。有些老妇是走了很远的路过来的。这些老妇人也经常的嘲讽Karen。
有一次,忘记买鼻烟了,赶了老远路来的老妇们没领到鼻烟就很生气。之后Karen在庄稼地里碰到她们的时候,她们会定定的站在她面前,用手指指着Karen。
这个场面是不是很熟悉?Karen免费给她们发放东西,但凡有一次没发,就被愤怒指责。有没有想起前阵子的新闻里有个早餐店的老板娘好心做公益,给人免费发馒头,然后被人家拿着她发的馒头跟她兑换钱,这个拿人家的馒头去换人家的钱的人不仅理直气壮还恶语相向,好像这个馒头是TA自己的一样。是的,TA就是把免费领到的东西认为成了本就是自己该得的——“我的东西不给我,你就是个超级大恶人,怎么骂你都不为过”。
有人指责说这是“不懂感恩”,为什么不同地方、不同文化的人都会有同款事情发生?是人性原本就不懂感恩么?那些指责人家不懂的感恩的人也是不懂感恩的么?没有人懂感恩么?若是大家都不懂,“感恩”这个词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所以,有没有可能 不是“不懂感恩”出了问题,是引发“不懂感恩”的方式 可以探讨呢?
我以为,“交换”是本质,打破了交换这个规则,认知就倾斜了。
发馒头的这事情,我看过一个讨论贴,有个人说是“免费”出了问题,必须得让来“领馒头”的人做点什么或拿点什么来交换(比如拿3个瓶盖子,这种没什么困难度,又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这样对方是拿着东西来交换的,对方的内心秩序是平衡的——我拿东西换的,我不是白拿的,我不欠你的——一物换一物,哪天不发馒头了也没拿瓶盖,2清,非常合理。
写到这里,我想起来,之前鞠强教授说过一个类似的故事:亲戚到你公司干活,干的2K的活拿着8K的钱,还到处说你坏话,嫌弃你钱给的不够多。为啥这个亲戚有这种行为,而且还是很普遍的现象?因为他的内心无法平衡,这个价差太大了,太失衡了,他必须在心理说服自己,他必须在心理把这个帐给平掉,于是他开始指责你,是你欠他的,这样他内心的秩序才能平衡。如果,他值2k的活,你给他3k呢?那没事,他会非常感恩,这个价差不是特别大,他可以消化,于是他会念你这份好。
那,是不是,如果是给予,白白给的,就打碎了对方的自我价值感,让他的内心无以自处?白白的给予,相当于践踏了对方的自我价值感,他的价值感被破碎,他肯定要拿东西去修补的,这“修补”就是指责你的不是,说成你欠他的,他内心的价值感就平衡了。所以,你以为你是在好事,其实你打破了人家内心秩序的平衡。
书里的领鼻烟的老妇,如果明确了交换物,比如交换物是一束野花,那么她们的鼻烟是用一束野花交换来的,并把一束野花和鼻烟进行了对等价值的锁定;如果没有明确交换物,她们就会自主确定交换物,她们的交换物可能就是“走了很远很远的路”,结果,我都走了“很远很远的路”了,我已经付出我的成本了,你呢,你却没有给我鼻烟,我说你亏欠了我 没毛病吧,我指责你 不应该么,我就见你一次指你一次,你该得的。事情大概就这样发生的吧。
启发:要维护对方的自尊,不让要对方的自尊无处安放。当TA自己找法子放的时候,这个法子大概率不是你喜欢的那种。
(所以,“为啥好人没好报”,似乎也可以找找逻辑依据。)
感谢写,这一写让我把2个事情串联起来了,认知融合到一起了,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