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真是知名的演艺界经纪人、公共关系专家。她最近所著通俗读物《把自己当回事》,以一个女性的细腻思维,结合自己多年的管理和沟通经验,就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正确交往、如何营造和谐的家庭和工作氛围,坦诚的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全书文笔细腻、语言诙谐、案例真实、简单易懂,对于性格较为粗直的男性,或是社会经验不深的年轻人,抑或是自觉聪明绝顶却不被接纳的人而言,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越成熟、越真诚,真诚是与人交往的根本,这是我看完本书后的最大感悟。多少年来,人们往往有种误解,认为老实人吃亏,在社会上生存更需要圆滑。学做狐狸精、鬼谷子谋人术、厚黑学之类的教做人书籍长期占据书市显眼位置,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新人,如果不会几点识人术,似乎觉得在单位就难以立足。但正所谓过犹不及,当大家都把自己装上厚厚的社交盔甲,其结果是人人都在抱怨成年人的世界太复杂,却忘记扪心自问谁是始作俑者。时代越发展,人际越简单。你觉得聪明,总有比你更聪明的人,在人工智能面前,或许我们那点大脑运算速度远赶不上。所以,真诚沟通,真诚待人,真诚做事。你所用的那点小伎俩,最后都会被周围人看穿,反而用到你自己身上,所以何必呢?
结果导向,工作和生活中更多的要想着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谁来解决。中国有句古话,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种现象在很多单位极为常见,如果是一个人就把眼前的事情做了,反正也无人可推。可当2个、3个人在办公室,问题就来了,我做了会不会吃亏?领导会不会知道是我做的?我做了这事会不会以后都捞我头上?这点小心思、小算计就渐渐膨胀,折磨着这个集体中每一人,正所谓工作不累心很累。一个风清气正、昂扬向上的集体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大家互相协助、互相补台,共同为着共同的生活和工作目标而奋斗,不计较自身的细小得失。这样的氛围下,不仅干事的氛围有了明显的改观,而且每个人的心里也是阳光的、包容的、友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该干总是要干的,如果能在积极的氛围下干,为什么非要在猜忌、消极的氛围下干呢。当然,做到这一点,需要集体中的每一个人明确认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以情沟通、宽以待人、厚德载物、寻找共鸣。沟通不仅仅是一门学问,学问反应的是术的层面,而做人反应的是人性、情感等这些人之所以为人最根本的特质。正因为如此,一个人格极度扭曲、三观极度危险的“聪明人”,不要指望读几本书就能够天高任我行。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想让别人感到舒适,首先问问你自己对自己的人性满意吗?一个占了一点点理,就得理不饶人非要分出个你对我错的人,是无法让周围人感觉宽慰和放松的;一个只想着自己的感受,处处让别人服从自己的感情或者现实需要的人,是无法永远指挥别人的:一个极度情绪化,不知道何时就会把自己的脾气和性子使出来的人,是无法赢得大家的接受和亲近的。人是社会的人,善待自己、宽容他人、敞开心扉、乐于倾听、善于表达,这样你会发现自身的负能量和戾气会越来越少,愿意跟你亲近的人越拉越多。
沟通是一门艺术,做人是一项贯穿人生始终的事业。所以,不要指望着读一本书,学一点技巧,就能够很快改变自己。杨天真这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她不是在教你所谓的黄金法则,也没有摆出教师爷的态度指点他人人生,而是用一个朋友般的态度,讲述她过往遇到的人和事,于无声中给人以启发。一个家庭纵有万贯家财,在内部的猜忌和矛盾下依然千疮百孔;一个集体纵然兵强马壮,内部不团结也只不过是一群游兵散勇。与人沟通、构建和谐并不难,难得是不愿为别人考虑,放不下自身所谓的小脾气和优越感,吃不得人生中的一个个小亏。但是,从一个宏大的集体角度和更长远的人生角度考虑,这点小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