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北伐:宋孝宗的眼泪
主讲:姜鹏
上一讲,我们说到宋金新一轮的战争以金朝完颜亮的去世而告一段落。整体上在这一次战争当中,应该说宋朝取得了局部的战略优势,那么在此之后宋金两国的内部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在金国方面,完颜亮生前可以说是把金国折腾了一遍,那么新上位的金世宗,也就是咱们上一讲提到的完颜雍,在他上台以后要着手处理内政问题,那么主要处理什么问题?一就是在金国的南部,其实也就是他们消灭北宋以后取得的中原地区,在这块地区它是以汉族的老百姓为主,所以有大量的汉族的百姓一看金朝的统治发生内乱,好像处在一种虚弱的状态之下,他们造反了。
那么这个时候金朝的统治者必须要抽调大量的人马去镇压,对吧?还有在他们金国的北部边疆,契丹人又开始重新崛起了。在之后不久,大家知道是蒙古人对吧?蒙古人开始,那么这是它北部边疆的问题。
我们再看宋朝这一边,在对抗完颜亮的同时,宋高宗赵构后来失去生育能力,他这个太子是认养的一个儿子,在宗室当中名字叫赵眘(音:胜),赵眘这个太子很有意思,他是出生在公元1127年,也就是说是出生在靖康之难发生的那一年,所以在绍兴三十二年,也就是打败完颜亮的第二年。这是宋高宗做皇帝的第三十六年,而恰好赵眘也是36岁,就在这一年宋高宗决定要禅位了,很多人都会说宋高宗为什么禅位?因为你看他跟金人交战过程当中表现也不怎么样,对吧?大家对他比较失望。
但事实上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就是在这一年宋高宗知道他的哥哥宋钦宗去世了,所以这一年在禅位之前,宋高宗举行过一次北伐的仪式,这个是宋高宗第三次组织北伐御驾亲征。但事实上他从杭州走到嘉兴,今天的嘉兴他就不往前走了,因为这个只是一个态度,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已经知道了他的哥哥宋钦宗去世,所有他的这些亲人在北方的大多数没有得到很好的下场都是非常凄惨。之所以一开始要努力的要北伐,即便自己能力不行,他也知道自己很胆怯,但是还是要去北伐,是因为你不能忘了你的责任,你要把你的哥哥你要把你的爸爸给接回来,绍兴十二年和议的前提,我们之前大篇幅的分析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知道他的父亲宋徽宗已经去世了,希望女真人能够把他父亲的棺材尸骨和他还健在的母亲一起送回来,所以绍兴十二年和议。那么等到他的哥哥宋钦宗再去世,不是一个皇帝,作为一个个体,他所要承担的最大的责任,也就是把爸爸跟哥哥接回来,最大的责任已经不存在了。
所以他其实是装模作样,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就是说仪式感。他举行了一次北伐,就是说我们这个态度还是有的,但是其实他个人无论是对政治还是对人生,我觉得都已经厌倦了,这么多年这么艰难的生活下来,再加上其实我们一直在强调宋高宗他是一个普通人,就是我们不能把历史上所有的人都视作超人,按照超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我们要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想一想宋高宗他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那么很多问题我们就理解了,也就是说设身处地的去想一想,如果我们是宋高宗的话,我们未必比他做得更好。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面,我们回到绍兴三十年,宋高宗在56岁,其实还是一个政治家黄金年龄的时候他就退出了政治舞台,把皇位让给了太子赵眘,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宗。
宋高宗后来做太上皇,又做了25年,所以他去世的时候是81岁,高龄,蛮长寿的。宋孝宗继位,我们刚才说时值壮年36岁,而且他是一个非常有志向的皇帝,雄心壮志,血气方刚,非常想要干一番。当然他心里面可能也会想,我要给太祖的子孙争口气,对吧?天下被你们太宗子孙给败掉了,我作为太祖的子孙,我要争口气,所以一上来就打算大干一番,和他的父亲宋高宗比较主张议和,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不一样。
宋孝宗他是个主战派,我们上次讲过的虞允文。因为在镇江取得大捷以后,后来在朝廷上面政治地位上升,他曾经在宋高宗还没有禅位之前,就跟宋高宗说,我们要抓住大好时机,趁着金国内乱,我们又打了胜仗,我们要给他们一个狠狠的反击,要主动出击,宋高宗对于这个建议没有给予理睬。
等到宋孝宗上台以后,宋孝宗就一下子就把虞允文提拔到宰相班子里面,因为跟他同心同德,都是主战派。所以整个朝廷开始进入到一个主战的这么一个状态当中,而且宋孝宗还替岳飞给平反了,平反岳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宋高宗晚年他把很多事情交给秦桧去处理,秦桧集团势力太大了。
因为岳飞是被秦桧所杀,我们上次讲的其实并不是宋高宗杀了岳飞,是秦桧杀了岳飞,如果是宋高宗杀了岳飞,宋孝宗怎么给他平反?
给岳飞平反,其实就是要给秦桧打一巴掌,就否定秦桧的组合路线。等于岳飞虽然恢复名誉了,但是事实上他是宋孝宗政治博弈过程当中的一颗棋子。
接下来就是要重整旗鼓了,要挥师北伐了。宋孝宗继位以后,朝廷上面的主战派跟主和派也是各有各的意见,各说一番道理。而我们说过,新上台的孝宗是主战的,所以他马上下令,发动北伐,由于这次战争发生在隆兴元年(1163),因此也被称为隆兴北伐。当时被派到前线的将领有两个,一个是我们上一讲提到的李显忠,另一个叫做邵宏渊。朝廷分别给了他们两个不同的任务,李显忠去攻打灵璧,邵宏渊去攻打虹县。大概一个月之后,李显忠顺利完成任务,拿下灵璧,但邵宏渊那边却怎么打都打不下来,李显忠心里着急,就派了一个金国的降将,去虹县劝降,没想到这一劝,虹县守军直接开城门投降了。这本来是件好事儿,但坏就坏在,邵宏渊是一个极其争强好胜,心眼儿极小的一个人,他本来就觉得,没打下虹县,是自己的耻辱,现在还被李显忠抢了战功,他心里面就是又郁闷又嫉妒。两个人就算结下梁子了。
打下虹县以后,李显忠就说,我们得乘胜追击,咱们一起去打宿州吧,结果邵宏渊听了以后就开始说您可真是关西猛将啊。这话说的是又有酸味又带刺儿。因为李显忠出身关西,极其骁勇,但是他一家两百余口都被金人所杀。李显忠看劝不动邵宏渊,就自己行动,而李显忠的确很争气,单靠自己的军队就把宿州给拿下了,这下邵宏渊更气了。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又发生了一件事,后方的孝宗看李显忠这么会打仗,就想给他升级,让他做主帅,让邵宏渊做他的副手,可是邵宏渊死活不同意,说自己耻于位列李显忠之下,没办法,朝廷只好迁就了邵宏渊的要求,但自此之后,前线两位主帅的矛盾是越来越大。不久后,金人卷土重来,当时金国十万主力部队逼近宿州,李显忠自己带兵奋力苦战,而邵宏渊就干看着,按兵不动,还在旁边说风凉话,说这大夏天的,你就是坐在这,手里摇着扇子,你都嫌热,更何况在下面穿着军装苦苦作战呢。将士们一听这话,全都军心涣散。但是到这个时候,宿州还没有丢,而邵宏渊已经到了一种疯狂病态的程度,当天入夜,他就派人到营中击鼓,并且传播谣言,说金人要夜袭。宋军不战自溃。金人看宋营出了乱子,马上出击,李显忠自己抵挡根本抵挡不住,他率军杀敌两千之后,只好仓促溃逃。李显忠一边回撤一边感叹,说这是什么事儿啊,真是老天爷不想让我们收回中原,不然也不能这么阻挠我们。这一战下来,宋军不仅军心瓦解,而且物资装备损失大半,很难再有抗金的余力。
所以这一败,可以说是给了宋孝宗当头一棒,那么我们同时把前面留下这个问题放在这里一起讨论,虞允文在宋高宗还在位的时候建议要北伐,宋高宗为什么反应这么冷淡?虞允文是正确的,要有理想,要有斗志,恢复中原,这是我们最大的事情,一点都没错。那么是不是说宋高宗就错了,我觉得也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宋高宗这三十几年皇帝做下来很多事情他已经看透了。因为你想北伐。将所有的人跟你一样,古人有一句话叫人心齐,泰山移,的确上下同心一定是能够干出一番事业的。
但是你看邵宏渊的这个例子,虽然它没有发生在宋高宗的时代,但是在宋高宗的时代,同样的事情一定发生过很多,不是你皇帝你宰相想北伐,大家就会百分之百的来配合你。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人心的原因,因为形势的原因,因为客观条件的原因,战争是牵涉到多少问题,有经济的,有政治的,有社会的,有心理的,甚至有地理条件的等等,这么复杂的事情,很有可能一会儿是这儿出状况,一会儿是那出状况。
所以其实宋高宗对虞允文的态度,那么冷淡,是因为他知道这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每次北伐不是这里出问题,就是那里出问题,你说每次你都可以说这个是偶然的,比如说邵宏渊,他是一个偶然的,如果你派一个精忠报国的将领跟李显忠配合,这次不就赢了吗?但问题是每一次都会出现一个偶然,这些偶然它穿在一起什么?就是个必然,也就是说在整体的形式上,宋朝要收复中原,它的客观条件其实不具备。
如果每一次都有一个偶然,阻止你变成更好的你,那么在你的人生道路上,这一系列偶然它其实就是一个必然。就告诉你你要认清自己的能力,要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如果说是一个能力超强的人,只要被他抓住一次机会,他的人生就会爆发。为什么到现在我们的人生还没有爆发,包括我自己在内对吧?我们要接受一个事实,我们都是普通人,这是一方面。
很多时候我们人生的经历,人生的状态就是历史的一个缩影。你往这方面去思考这个历史,你就会越学越有意思。那么是不是说你认识清楚了,我是一个普通人之后你就自暴自弃了,你就不好好生活了,这也不对的。
你看宋朝,如果这些政治家们认识清楚我要收复中原,其实客观条件是受限制的,没有这么容易,我就投降,这也是不对的。治世不忘在沟壑对不对?你仍然不能放弃你的志向,你仍然要奋斗,仍然要拼搏,只不过你要认识清楚这条道路非常艰难,也不能急于求成,要实事求是的把每一步做好。
在中国历史上,包括从东晋的北伐也好,我们以前分析过,东晋有时候北伐的条件根本不具备,他为了政治正确,他不顾老百姓的生命跟财产安全,硬要发动北伐,到最后其实反而是削弱国力,适得其反。所以我说虞允文是对的,你要保持战斗的这样的一种状态,要斗志昂扬,但是宋高宗也没有错,就是理想跟务实你得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我们人生的态度,我觉得一个正确的态度就是说你认识清楚生活的残酷和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接受这个现实,但是仍然我们要好好生活,要好好经营,要保持一种乐观的向上的态度。
宋高宗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好的父亲,为什么?因为你看刚一让皇位,然后第二年他儿子接过皇权就北伐,其实这是很让宋高宗难堪的事情。也就是说你没有能力你干不了,儿子我替你干,这是打老爸的脸,但是宋高宗没有去拦阻他,因为他知道年轻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你得让他自己知道在这个过程当中的艰难,他才会调整自己。这个时候你再跟他沟通,那么你的话对他来说可能是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否则你是说他钻到牛角尖里面,你要硬拦这个效果会更差。
面临这个状态的时候,宋孝宗他开始反思了,宋高宗他就开始找宋孝宗聊天了,跟他讲自己这30多年来皇帝做下来,多次北伐,多次议和,坎坎坷坷有多么不容易,这个里面牵涉到多少复杂的问题,不是凭一腔热血什么事情就能够搞得定的。
经历了这一次战争以后,宋孝宗应该说也变得更加稳重了,那么接下去怎么办?接下去还是双方议和。当然我们要说宋孝宗这次北伐还是有成果的,因为让金国认识到了南宋他的实力,南宋还是可以打的,是有实力的,本来南宋是向金国称臣的,现在变成平等关系,不称臣了。
第二,原来每年是给金国进贡,白银25万辆,现在就变成20万辆。那么作为回报是什么?在这次战争当中,南宋其实是拿下了六个州,当然其实本身也是北宋的领土了,因为金国已经占领了,为了换取和平,把这六个州还给他们了。然后双方还是根据绍兴和议的边界,大家各守合约,那么在此之后大概有40多年双方就没有发生过战争,那么南宋这边经济和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个大概是宋孝宗上台以后的一个整体的历史状况,今天这一讲我们先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