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雪如山》这本书下手,只是觉得文中给每个女性都取名“Lili”这个点真是有趣又扎心。每个女生放眼过去,总能找出那么几个叫“丽”的朋友或是同学。每个“lili”看是独特而鲜活,却又始终逃不离一个统一的语境:中国式女子。
《如雪如山》这本书不缺赞美,各路大神对之的美誉如果能够出版,估计比原书还更厚实。但我看这本书,说不清楚是好是坏,只是书中那些无处不在的比喻与细腻描写,是极致的,也是渗人的。
“过道里的人肉密度逐渐上升,汤变成粥,粥变成饭,最后稠得濒临凝固”——(我只想坐下)
“她永远记得那个晚上的月亮,像一张恬静松弛的脸,又像一个神秘仙境的入口,浑圆,晶莹,悬挂在路尽头的正上方,仿佛她们并不是走向家门,而是要走进那个叫月亮的入口里去。”——(地上的血)
“孤独久了,会觉得人变得干瘪,渴望到这些地方出没一下,吸一下“人”的气息。”——(纪念日)
“常理”是怎样一个妖怪?它是一条无所不能的舌头,像小孩子舔冰激凌一样,一下一下把所有异常和例外舔得圆融、模糊。”——(春之盐)
第一遍读下来,如果不是已经被剧透这是一本讲述了7个同名为“lili”的女性的故事,我其实并不懂得谁才是真正的主人公。书中出场的每个人、每一个瞬间都被描写的丰满而细腻。作者不偏不倚的刀锋不曾放过任何一个角色。犹如医生对待病人,匠人对待木头,母亲对待孩子……
说实话,大多数人书写还是偏向于主次分层的。这种雨露均沾的描写在过往阅读的书中并不常见。不像是书写,倒更像是一幅极具细致的工笔画,一笔一线毫不含糊。一开始我不太明白为何采用这种写法。看到最后似乎又了那么点体悟:女性看世界,总是更专注当下的感受,也总是不自觉地不放过容易被忽略的细节。相比于主次分明,每一个瞬间的感受都是我们活着的证据。笔力深厚的人竭尽所能地描绘这种瞬间,恰恰是对于我们生命最基本的尊重。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想法。
跳出写法看故事,7个故事刚好对应了一个女性不同的成长阶段。《我只想做下》里大学生回家的屈辱回忆、《地上的血》婚姻、子女的疏离、《纪念日》中已婚lili的婚外暧昧、《春之盐》中刚生育母亲的抑郁……每一个故事的切面都看是平静,又鲜血淋漓。其实,书中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是幸运的,在作家的笔下,她们拥有了畅所欲言的自由。而现实里的女人,碍于并不高超的表达力,或是不太敏感的心思,满腔的思绪更多的只能化为无声的泪、佝偻的叹和不明不白的怨。
《如雪如山》,可以说是每一个女人都应该读一遍的书。只是我并不建议25岁以下的女生翻开它。人生漫长,“不知者无畏”并不一定都是坏事。等到年龄渐长,看每一个“Lili”的故事都会像在看曾经的、现在的或是未来的自己。这样的阅读,才能不辜负这本书,也不辜负认真生活的自己。
在我的家乡,也有一座雪山。山不高,也不曾有雪。但自从她有了这个名字,谁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仿若她本该如此。一个女人,从稚子儿童到亭亭玉立,从袅袅动人到耋耄之年,始终离不开的,也是身边挡不住的“本该如此”。期待有那么一天,能有一本书,同样以细腻的笔触,写一写咱们女性的“本不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