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庆档的撤销,到最近的热映,《芳华》可谓是赚足了眼球和话题。而我对于原著作者严歌苓的喜爱更胜于电影本身,这也是驱使我走进影院的主要原因。
可能前期炒作、透露的太多,没有预想中的那么煽情,那么感人,因此多了期待少了神秘,但客观讲,仍不失为一部好电影,直指人性、引人深思……
那是一个扭曲的年代,何小萍因为父亲被打成右派的政治问题,从小受尽白眼,缺疼少爱,当刘峰接她到部队后,帮她隐瞒家庭成分,她原以为可以改头换面从新做人,站在大院,眼神中、面庞里透露着的对新生活的欣喜、期盼、憧憬,可后来都被无情的一点点的打碎、毁灭。
扭曲的时代产生扭曲的人性,何小萍视参军、穿上军装为至高荣耀,虽然她写信给劳改的父亲说是希望能记得她的模样,但谁能说潜意识里,她不是想急于证明自己“身份”的改变 - 从右派子女到革命军人?让父亲能因女儿穿上军装而扬眉吐气?
不止何小萍,她的队友、室友也是那个扭曲时代扭曲人性的代言者,发现假胸衣,鄙视白眼甚至搜身,这种欺凌羞辱,一是源于无知封闭,更是因为那些所谓“成分”好、根红苗正的高干子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在作祟。
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更是人性中最卑鄙龌龊之处,何小萍大量练功有汗臭味,被当众亮相,尴尬窘迫羞愧的无地自容,对于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是怎样的打击和羞辱?
对于何小萍来说,她的青春是阴暗的、冰冷的,只有刘峰安慰她、关照她,刘峰就是她灰暗生活中的一缕阳光,给她温暖、给她希望,而当刘峰下放后,她彻底对文工团心灰意冷。
政治就是政治,小姑娘永远看不懂。当何小萍装病不愿意临时救急,被团政委不漏声色地领上主席台,群情激昂的几句口号顿时让她热血沸腾、斗志昂扬,而当演出任务一结束,她就被发配到前线卫生院,宣布命令时,何小萍先是惊诧的眼神,随后苦笑一下的表情,是一个多么大的笑话和讽刺?
再说刘峰,他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产物和牺牲品。人一旦被戴上高帽子、贴上大标签,捧上神坛后,后来的路就很尴尬了,或谨小慎微包裹自己,继续假装圣人;或凡夫俗子真情流露,然后一败涂地。
心地善良、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每次从北京回来给人带行李、为炊事班撵猪、吃只剩皮儿的破饺子,众多荣誉加身,他也更加自然而然地习惯当好人、做好事,以至于所有人也习以为常,理所当然,他本该就是这样。
可刘峰终究还是普通人,也有感觉有渴望,有七情六欲,一个现在看来再平常不过的表白,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如果说错误,错就错在正常的事发生在了扭曲的时代和扭曲的人群。
当刘峰在战争中受伤躺在坦克脚下,生死未卜的时候,他的脑海中竟然是:希望自己死去成为战斗英雄,他的事迹能写成歌词,被心中爱慕的姑娘传唱......看到这儿,我不知道应该哭还是笑,为他流泪,因为一个男儿的痴情和绝望,被情所伤却念念不忘;为他苦笑,一个曾被举到高处,而又重重摔下的英雄,将死之时仍不忘做“英雄”......
刘峰后来的落魄不足为奇,因为那个时代不缺英雄,每个时代都不缺英雄。尴尬的是,他们是否被现实接受并认可而成为真正的英雄,或者就是一颗棋子,不过任由他人摆布?
何小萍精神失常也是一个必然,只是她的病态和失常表现了出来,在那个年代又有多少人,精神扭曲心理异常,却不自知,仍然有持无恐而洋洋自得?
刘峰和何小萍的青春是苦涩的,本该七彩的岁月却不堪回首,他们是生活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想起来多年前在国内坐地铁的情景,站在亲密无间、肉身人壁的车厢人群中,不用扶手完全屹立不倒;走下地铁,想走快、想走慢根本由不得自己,只能跟着人流人海缓缓前进......
有时,自己的命运自己是不能做主的。在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只能被历史的车轮淹没,被时代的洪流裹挟,随波逐流,身不由己。
遥望那一代人的芬芳年华,唏嘘之时更向他们致敬……
我幸运,幸运生在了这个时代;我感恩,感恩能选择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