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有个秀才叫孙山,一年,他和同乡的一个老人的儿子结伴而行,去省城参加乡试考试,以谋取举人的功名!
两人顺利通过考试,考完后两人结伴在客店耐心等待发榜,日子一天天在焦急中煎熬着!
发榜之日,孙山早早等待着,当榜文张贴出来,孙山挤在人群中看来看去,却总是看不到自己的名字!他心中懊恼之极,想不到这几年的苦功夫又白搭了,正当他心灰意冷之时,突然在文末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原来是考取举人最后一名!
但不管怎么说,孙山被录取了成为了举人,有了功名!孙山准备回乡,而同乡的同伴却想在省城待几天,散散心!
回乡后,孙山的家人为孙山热热闹闹的庆祝着!十里八乡的百姓也知道孙山考中了,纷纷前来祝贺。
同乡的老人听说孙山回来了,却不见自己儿子返家,便向孙山打听他儿子是否高中,孙山幽默了吟诗: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解名就是上榜举人的名字。孙山告诉老人,他举人中最后一名,你儿子的大名还排在我的后面。言外之意就是他儿子没有考中举人。
老人向来知道自己儿子的水平不如孙山,听孙山一说,觉得孙山都考到最后一名,自己儿子没有上榜也不足为奇。
祝贺孙山后,心平气和的离开了。
成语名落孙山由此而来。
多表示投考或者选拔时没有录取,孙山是人的名字,也泛指最后一名。
其实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本质也是士大夫们的游戏。
科举考试看似公平公正,实则对富人和权贵友好,对下层百姓非常不善。
科举所需的经济开支,的确不是一般农家所能负担的。
以“三苏”举例子,苏洵是四川眉山县的殷实人家,苏洵三十多岁带着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进京赶考。一年后,苏轼兄弟虽金榜题名,然而家当也开销的差不多了。第二年苏洵回到眉山老家的时候已经是一派“屋庐倒坏,篱落破漏,如逃亡人家”的惨景。
这还不包括十年寒窗不事生产的花费。平明百姓又如何岂敢问津如此科举?
不管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还是科举制度,公平都是相对的,士大夫阶层依靠财富、人脉、关系网……永远比穷人轻松的多。真正意义上的寒门,整个大宋王朝也仅仅有欧阳修、范仲淹等极少数人而已,请不要把科举制度看的太公平,它也只是社会人才分工划分的工具而已。和察举制度、九品中正制本质上区别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