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这本小说我还读不懂,里面脏话连篇,充满了对成人世界假模假式的各种讽刺批判,可我现在看着看着居然喜欢和同情起这少年来,那是怎样一种无奈悲愤,或许再多看一眼就要绝望得想自杀。我终于有一点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喜欢这本讲述青少年成长的书了,也许是因为他大声说出了我们对这个世界虚伪的不满,以一颗少年的未被污染的心。这点说来尤其难能可贵,在成人世界浸润已久的我们也许早已经忘记涉世之初的那些不安难堪无奈与合作看不惯了。我们已经忘记成长的滋味。
“我老是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有时候我想为什么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而不是别的地方?海滩沙漠森岭?为什么是麦田?也许是因为麦田是农业的象征,是人类社会的象征,也是纯真的象征,是古老而原始的,甚至一定程度上是永恒的象征。就像梵高为什么独独喜欢麦田,也许不仅因为他喜欢那金黄色,也喜欢麦田带给他的宁静和希望。麦田也是希望的象征。作为一个麦田的守护者就是保护孩子们的纯真不受到这世界的侵犯,不让他们无端堕落。
在从青少年迈向成人的旅途中,孩子们总是无辜的,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跑,不知要去追逐什么。成人的世界有很多他们看不懂或者看不惯的潜规则,成人世界的虚伪狡诈假模假式让他们恶心厌恶,成人世界的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在他们看来不可思议,成人的世界冰冷又无趣极了,他们冷淡空虚无所事事,做的任何事情在少年人的眼中似乎都匪夷所思,没劲透了。曾经我们也是麦田里的孩子,如今我们已经走出麦田坠入悬崖,成人的世界是一条不归路,成长的道路是不可逆的。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会彷徨心慌,但慢慢我们会发现这不是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我们只是在经历别人曾经的经历。
当他曾经钦佩的教授向他道出“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然后又说出什么头脑安装什么尺寸时,我隐约一点不安,成人才不管你是怎么样的人,他们眼中也许你只是一个不听话的不符合社会标准的钉子,他们要求你遵循成人世界的法则,穿上他们规定的尺寸乖乖就范。而他说这话时主人公又头疼又疲惫是不可能懂的。
所以你可以想象当他疲惫入睡,忽然发现黑暗中教授在床边直直看着自己时,那情景多么恐怖。而且这变态的教授还要假惺惺继续演戏,一直盯着他下楼,再也没有被自己信任的人辜负更恐怖的了。读到最后心疼难过替这可怜的孩子。唯一的安慰是他的出走计划因为妹妹也要跟他一起离家出走而搁浅,他终于又回到家,开始了新的也许又是重复的轮回般的生活。
他的父亲是律师,家里也算中产阶级了,可是因为屡次被开除他害怕父亲的责骂母亲的哭泣,这多么像我们小时候,犯了错会不敢回家,本是我们最亲近的父母我们却无法去开口求助,于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最悲哀的就是我们做得越多以为是在弥补,可实际上却错的更多。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差误?这也许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之一。原生家庭的伦理关系。
你的纯真谁来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