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相机拍照只半年余,但作为一个常用拍照这方式去记录生活的人来说,时间要更久一些。做过准备地拍过几组各类题材的照片,读了几本摄影书,仍然是个行外人。但是行外人不失有其见地,我想讲讲我眼中的摄影。
活着的时刻可以说离不开自我表达,用语言、肢体动作、眼神…也许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过更多情况下语言是个配角,各式潜台词充当着更重要的作用。
摄影亦是自我表达方式的一种,在艺术的各类领域当中,艺术家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来传达自我的思想与情感,作家用文字,音乐家用音符,画家用笔触,影像即使摄影师的语言。
自我表达的重要性也许不必赘述,人们通常渴望被人理解,寻找自身的同类以释放自我,得以精神慰藉。
用影像说话,是我喜欢的方式之一。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的哈姆莱特,也有他们各不相同的视角与感受。在万象丛生的世界,用方寸取景框截下的一方风景,即使一个人对于该景象最直观心灵感受的外化表达。
像感受一幅画一样,去思索照片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拍,为什么要拍这个,往往能够从中得出一些对于摄影者个人思想的理解。
如果从某一位的众多作品中感受到了自己也正产生了相同情愫的天地,那么至少作者与观众此二人之间有共通之处,是陌生灵魂的不期而遇。
除却这种简单又难能可贵的共鸣外,好的照片还应予人启迪慰藉,即:拓展人对于世界的认知,或是获得鼓励安慰,成为更深切长久的力量。
也许上述标准对于判定人像题材具有局限性。当今常见的人像作品(广告杂志、新闻纪实、写真等形式),各有其不同的目的。
广告杂志的作用是使受众通过模特的演绎产生对于产品的好感,从而激发购买欲, 这类影像首要是突出产品本身的特性或是商家希望呈现出的特性,比如“典雅得如同欧洲皇室贵族”或者“犹如十七岁的少女”;新闻纪实人像又是一种不同的性质。我以为一张严谨客观的纪实人像绝不是“断章取义”,即拍下一个人在某一事件/环境中某一瞬间的表情,而这个表情与其本性有不小的偏差甚至完全相悖(但这种做派的新闻图片极易制造出令大众哗然的高关注度,所以这类事情也不少),但同时我也并不认为新闻纪实只需记录下人物的“正面”,而剔除“反面”,也许“全面”更精准一些,用客观冷静的眼光才能更加接近“纪实”。在一本书里看过一位叫做walter karling的非著名摄影师拍摄的一幅里根总统在街头的肖像:眼里饱含着喜悦与满足,伸出双手紧握住想表达祝愿的民众的手——一种老牌政治家的热情。我认为这完全符合新闻与纪实的双重含义。韩寒在他执导的电影《后会无期》上映前后说过一句“我们是在拍电影,不是拍马屁”,有趣有意义啊,这话里传递的观念也完全适于我认为好的新闻纪实摄影作品。
写真是摄影最贴近常人生活的一种形式。我所知的身边的女孩们,即使有些不算非常自信,也想要有能记录下自己最美的一面的照片,因此个人写真对于传统影楼与独立摄影师都是一项火热的业务。通过网络渠道(主要是微博)看得到许多摄影师的人像作品。这类影像常将表现人物美感置于首位(作为消费者的心理,不好看的照片我也不会买),但是我想表现美感需加上一个至少与其同等重量的限定条件,即表现自己当下的心情和个人特质。一个人的本质流露出来也并非难事,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就能得到他或坚毅又带些鲁莽或羞怯同时敏感的本心。只要不刻意做作模仿他人致本我存之甚少,都是有意义的记录。
能够让人获得除了因美而产生的愉悦外,还能在一段时间后再次翻阅时感受到当时的情景心境,是我以为好的人像写真应当具备的。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商业人像摄影来说就不是摄影师个人的纯创作性质作品,而要跟随被摄者或是第三方的意愿来呈现影像感觉。
比如说为一位成功的商人拍摄肖像,用作挂在办公桌后这个来宾一进来就看得见的地方,惯常就要体现出这位商人的睿智沉着、大气雄伟的形象。无论他本人是不是这样。
我曾看过一张毕业照,身穿学士服的几位男孩手拿着封卷的毕业证,背对着镜头在学校一座地标性的桥上,向着各自不同的前方奔跃,逆着不知是清晨还是黄昏的光,影像定格在他们腾空的一霎。
既表现出了“毕业”这一环境,说明了今后分道扬镳、各行其道,跳起腾空的身体又说出了男孩们难抑的对未来的热情冲劲;逆光角度增加了一些离开象牙塔的伤怀迷惘使影像内涵更丰富。强光使他们的身体成为剪影,人物失去了具体细节后反而能够作为一个更广泛的当代毕业生的缩影来存在。这是我看过最有意趣的毕业照。
能够在大部分时候按照自己对于好照片的标准来拍照,是我在这一领域的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