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小年美词:人间有味是清欢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北宋 · 苏轼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1084年12月24日)
腊月二十四(或二十三)是传统民间的小年。这个风俗起源于何时呢?
祭灶这个过年传统的风俗,起源上古的祭火和腊祭,在汉朝是在腊月八日左右,南北朝和隋唐定在腊月八日。
但是各地风俗民情不一样,在晚唐,祭灶已经后延到农历新年之前。
在晚唐王建的《镜听》词里,可以看到晚唐女性在年节期间为了占卜丈夫的归期,虔诚要拜灶王爷,以希望借助灶王的神通,占卜世事。这是临近新年的夜晚。
晚唐和北宋早期的罗隐和吕蒙正,都有专门祭灶和送灶的诗,写的是同样一件事情。
“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晚唐罗隐《送灶诗》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北宋吕蒙正《祭灶诗》
也就是在五代和北宋早期,民间在年前专门送灶神,形成了仪式。虽然这里面有着并不相信灶王和玉皇的调侃,但是也可以看到这个背后形成了重大的风俗。
通常都是用最好的肉类蔬菜,祭祀灶王,以求得他上天言好事,归来保富庶。但是对于清贫的读书人来讲,在晚唐五代的乱世里,没有多的东西过年,调侃归调侃,但是祭祀的仪式还是要的,哪怕只是非常微薄的年节祭品。
吕蒙正是五代尾期,北宋初年的人,他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在五代,33岁才考中北宋的状元,经历了乱世的清贫艰苦,在祭祀灶神的诗,谈到乱世文章不值钱。
可以肯定,民间岁末的祭祀灶王迎接小年的活动,是起源于晚唐五代的民间,人们在乱世中虔诚求助于神祇,而形成了风俗,一直扩展延续下来。
南宋范成大有”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这就说明了民间祭灶的时间,基本都是在腊月二十四,而且这个时间经过晚唐五代的不断深化加强,形成了北宋南宋固定的祭灶时段。
有人说,这和苏轼这首词,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如果不清楚小年的演变,当然就不会清楚苏轼的这首写在十二月二十四日的诗,有什么重要的背景和意义。
吕蒙正(944~1011年),五代末期,北宋早期人
苏轼1037年生,北宋中期人。
也就是说,苏轼很清楚的知道腊月二十四是祭灶日,是民间小年的开始。只是宋朝的士大夫尊崇儒教,很少用民俗和民间称呼入诗,比如”小年“这个词,是在南宋末年文天祥的诗里,才和腊月二十四对应起来,以表达对家乡年节回忆和厚爱。
但是民间将此日称呼为小年,肯定比文天祥久远。
我相信,苏轼时代,他是既知道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代表祭灶,也应该知道这就是民间的小年。所以我说,这首诗,是苏轼的小年诗,是没有错误的。
元丰七年,苏轼47岁,
五年前,因为乌台诗案,在湖州当地方官的中年苏轼,半夜惊魂,被京城快捕缉拿押送京城,度过了暗无天日的一百多天诏狱,险些人头落地,三个月后,得力于他的政敌王安石一纸上书,说盛世哪里有杀士大夫的道理,于是贬谪到黄州数年,其实从某种角度,苏轼应该知道自己的政治前途已经破产。但是他又不是平民,他是罪官,必须听从朝廷的人事安排。也就是说,你想隐居当平民都不可能,类似变相流放,并有地方官监管,随时对上汇报你的生活和思想状态。
黄州在宋朝还是边远的地方,且他没有实权,拿着菲薄的人头工资,还不够养家糊口,绝地之中的苏轼,要来了官署废弃的荒田,开荒种地,将满腹的学问,真正落实到了田间地头,正是这样脱胎换骨的磨砺,苏轼从一个落魄的高级官僚,转变成一个真实,接地气,却又豪迈豁达的诗仙,他在清苦中,享受生活,在山水中滋养浩然之气,写出了前后赤壁赋的名赋,和大气的《浪淘沙.大江东去》。
正是这种低平和豁达的姿态,当五年后,苏轼奉诏赴汝州就任的时候,他并没有特别的高兴。
让他去汝州是任命是皇帝宋神宗发出的。这是一个新的政治讯号,意味着苏轼可能会被重新启用。但是在黄州五年的磨砺,又是苏轼的中年,他早已经磨灭了年轻时候的热望,而且在去汝州的途中,他的最小的儿子因为中暑死去,苏轼对于仕途,已经灰心,但是退休和辞官也不是他说了算,于是他在路上延迟,岁暮,苏轼来到泗州(现江苏盱眙)。
民间又是一年祭灶迎接小年新年的时候。
看起来旷达,实际伤感的苏轼,没有最醉心民间的小年,而是和泗州地方官员刘倩叔一起去登高,游历这里的盱眙南山。
“细雨斜风作小寒。“
或者是刘倩叔仰慕苏轼大名,自愿作陪,又或者他是苏轼知己,专门替他纾解一路艰辛磨难,这小年天气并不晴朗,斜风细雨,恻恻冬寒。
盱眙南山在北宋早年就被称为东南第一山,苏轼借此旅游,也借此舒缓丧子之悲。在黄州的五年,他近山林而远城市,这里的类似并且更清美的景色,吸引着他也安抚着他。
”淡烟疏柳媚晴滩。“
那一路跋涉,天公作美,进入山林谷地的溪流时,天色开晴,淡烟疏柳,倒映在蓝天溪水间,有着晚冬早春的清丽,垂柳摇动,
”入淮清洛渐漫漫。“
而这条流水更是美,轻盈干净,春水渐涨,好个山林幽静清旷的美啊。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在山里的旅店和小馆子歇息,这里没有酒肉,只有山地的新茶,磨得细细的茶粉冲出了雪沫,而山家主人端出的是时令的笋子,清蒿,野菜尖子。
所谓春盘,是立春时节吃的野菜,但是山里人家得天独厚,没有肉,但是野菜笋子总是有的。
春盘也应对着小年光景。祭灶之后都是年,这样新鲜的野菜,苏轼自然是熟悉的,毕竟之前的五年,他在山林和泥土打交道,知道笋子最美,寒苦时赛过了肉味。而已经习惯了山居田野生活的苏轼,见景生情。如果他真的是一个农民,或者他和家人不会吃这么多人世颠沛的苦,他的孩子也不会夭折在去往汝州的路上吧。
人生总是有这么多身不由己。
”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不是吃够了肉拿野菜蔬菜调剂胃口的大话。这是实情。
他最好的日子不是年轻时风光得意,一门三学士,京城侧目,也不是在外地官任上有着廉洁爱民的名声,他一生最好的日子,恰恰是清苦的黄州,有着陶渊明一样的隐逸,有着接地气的黄州朋友。然而人生没有如果。
如果不是调任汝州,他的孩子,也不会夭折吧。
此时若是还在黄州,小妻子朝云带着孩子在身边,也会用最朴素的方式迎接热闹的小年。
这次南山之行,坚定了苏轼退隐的愿望,但是作为朝廷的官员,他的选择实在有限,他一定想了很久,最终在游历南山后上书朝廷,以身体不合适担任汝州重任,请求回到江苏常州修养。
常州并非苏轼的故乡,他情有独钟的是这里山水清秀,有着陶渊明桃源气息,而在黄州艰苦磨砺了五年的苏轼更加重了对常州山水的热爱,好比农民会相中土地。这里没有盱眙南山那种幽僻,比黄州多了江南的温润,更远离京城,他想在这里度过“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后半生。
年近五旬的苏轼,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他想在朝廷官员的身份和清淡平静的日子中,做一个最大限度的平衡,无意卷入朝廷的是非和波折,也算是对家人的安慰。
只是这种人间有味是清欢,在他的后半生里,没有落时到生活,而有更波折艰苦的岁月等着他。
他的后半生,在清欢中吃出了苦涩的味道,然而从历史上看,这种味道更醇厚悠久。
苏轼没有在常州呆多久,就直升机一样青云直上,擢升为哲宗朝翰林学士,知礼部贡举,随之而来的是又一次过山车一样的人生低谷,从苏州贬颖州贬儋州,65岁病逝在回归京城的路上。
这写在人生47岁的小年美词,人间有味是清欢,很多人看着觉得爽眼爽心,实际在苏轼的一生中,他常常望而不得,清是够清,可是欢,也带着晚冬冰雪的苦气吧。
但是这样的滋味,才是人间真正的底色和味道啊。
你是否也吃出了小年野菜那丝丝的甜苦交加的味道?那是人生滋味。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