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2018年似乎还在眼前,2019年已经向前奔袭了1/10,而我直到今天才将拖了又拖的年终总结启动。说是拖延倒不如说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写一写工作总结之外的个人总结。
年初给自己立的flag完成了一大部分,但也留了不少小尾巴。理想总是很丰满,让人充满遐想和兴奋,真要落实到行动上也还是有些骨感的。
一年来我总计写作4万字,周更11个月。
奔赴北京、杭州、长沙等地完成东岳先生学习坊全部6次线下课程。
阅读书单50本,完成33本。
坚持在英语流利说上学习英语2个多月。
圆满完成为期一个月的刻意练习训练营,实现5分钟全英文自我介绍演讲。
5月参加混沌小灶组织的南山讲寺进行为期一天一夜的禅修,主动上台分享。
8月在区块链研习社组织的正道区块链,清风全国行中全程主持了宁波站的活动。
同时我的本职工作也得到了升迁,迈向了新的台阶。
这一年我开始逐渐习惯将复杂的工作提前谋划、细化路径和可能的办法,并通过倒排时间和组织人员,将事情有保障的落实。
还有很多的细节,都还来不及一一回顾和记录...
几点体会:
1、一切的行动都要有生存的着眼点。
人的想法天天都会有,甚至一天一个新花样,这些想法如果不加以整理,那顶多只能是胡思乱想,如果没有辅以具体的事情或是明确的方向,那么最终都将如烟花般灰飞烟灭。
人的一生其实只在弹指一挥间,越往后时间就溜得越快。小时候觉得一天都很长,长大后一年都似乎一眨眼。仿佛去年还在眼前,今天就已经过去了。于是,如果没有目标,日子就会不咸不淡的藏起来。有了目标要是没有落实在行动上,明确在步骤中,也只能是口号年年喊,成效却寥寥。因为时间短暂,所以要能毕其一生做成一两件事情很不容易。需要知道自己擅长并热衷于什么、处于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和家庭环境,要做成事情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已经有什么,还缺什么,哪些还不足需要进行弥补或找到合作者,推进的节奏该如何,阶段性的目标是什么,等等。当我们把目标进行细分,并统筹思考安排的时候,会发现之前想要做的很多事情,必须要有取舍。
比如,读书。书店里的书多得不计其数,每年的新书更是多到爆炸,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书都是好书,那些经典的书也不是全读了才算完。历史上的很多名人、伟人,他们在对这个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时候,大多处于二三十岁,可见博学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除了那些经典的思想巨著,那些有针对性的专业阅读,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读书就像闲来喝杯茶、听个曲、钓个鱼,只是一种休闲一种生活方式。看过的内容如果不加以梳理、或是深度思考、实践应用,大多也会随风飘散。除了愉悦心情,其本质并不会改变什么。
所以,外在的形式并不能说明问题,关键在于我们的行动背后的着眼点是什么。
2、性格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十几年前我想要出国而最终无疾而终的原因,到了今天依然影响着我对工作、对城市、对家庭的方方面面选择上。具体的情境、理由或事件虽然各有差异,但是深层次的因素其实还是没有改变。这反过来也说明,即使很多事情我们知道道理、明白应该怎么做,可要真的付诸行动并加以落实,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也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被那些改变自己、对自己下狠手的人的故事百看不厌。因为在那些人的身上,我们要么寻找改变自己的动力,要么通过看别人聊以自慰,要么看看彼此的差距在哪里能否借鉴或干脆觉得没有可比性而放弃。
3、万事皆有方法,外在与内里需要慧眼相识。这两年的学习有一个深切的体会,那便是从见山是山,到见山不是山。渐渐地能从流变的世界表现中,找到一些不便的东西。举个不是十分贴切的例子,好比地球上有无数的山,每座山都形态各异、气候不同,可是归根到底他们都是地壳运动、地球元素组成,且随着地球的运动而运动。他们高于地面,起着一定的阻隔,而那些差异则需要放在具体的场景中分析是否需要在意或是可以忽略。
其实想说的感想和体会还有很多,总之我想在今后的生活实际中一一融化进去,在具体的生活中变得更有计划性、行动力、方法性。
站在今天回望一年前的自己,的确是极为愚蠢的。我也相信一年后,我也会觉得此时此刻的自己也像个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