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老师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中提到一个很新颖的词——成长空洞。具体是这样描述的:每个人对生活和自己不满足的背后,都是每个人成长的需求。当两者不能重合,在“现在的自我”和“希望的自我”之间,就会产生空洞。人们期待填满这空洞,成长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这些因为渴望成长而产生的空洞称为“成长空洞”。
如此一想,除了脑子完全失去控制或遇到某些打击而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的人之外,我们多数人内心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成长空洞。这是一件好事。作为一个有高智商的人,最大的优势就是有着永远追求的理想。人只有对现实不满是才会出现各种欲望和想法,于是乎,人的成长空洞出现了。
人的成长空洞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物资空洞,这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追求;谁都想在物资生活方面过地舒心些,毕竟人无时无刻都离不开物资生活,吃咸菜萝卜的想吃大鱼大肉,吃大鱼大肉的想吃得健康,健康饮食的又追求生活品质,真是追求无止境,何时到我家。正常的物质追求本没有错,只是有些人眼睛只盯在了物质追求与享受上面。讲排场,拼名牌,即选对的,又要贵的。从不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来规划。一味跟风社会浮夸的表面现象。由此,房奴,车奴,月光族等等出现了。更有人把物资追求设成了终极追求。一时爆红的“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单车后面笑”的物质女。被调侃说是丈母娘促成增长速度快赶上神州飞船速度的高位房价,等等都是物资追求相对极端的一个体现。
在此书中就提到:拜金、成功学和享乐主义,三者合谋,构建出这个建立在物质之上的虚假自我骗局。用物质填洞的人最大的悲剧是:没有人的能力能跑赢欲望,总有一天,你填入了所有东西,却无力地发现,那个空洞还在。物质也许能带来短暂的一次次快乐,但绝非幸福。快乐和幸福,本就是两个东西。
相对于物质黑洞,他人认可被大众接受度会高一些,因为想获得他人肯定和认可,从婴儿时就起到积极作用。记得侄子还是三四岁刚刚会走路时,看到一个小篓,觉得好玩就背着到处走,周围几个人都笑着夸他厉害,他听后特来劲,一定要再加点重量,然后兴高采烈地背着到处走,看着他那一脸自信的样子,很明显是认可和鼓励起了作用。
他人的认可很大程度上能催人奋进,这也是家庭教育中,鼓励比打压起到得效果好的原因所在。只是什么事过了头都会物极必反。正如文中就提到,寻求“被认同”是社会构成的基石,但是一旦过度追求“被认同的我”,真我就会遍体鳞伤。尤其在我们这个提倡以和为贵的文化中,每个人都乐此不疲,玩得好的甚至被称为美德。
有很多家长恨不得把孩子的一辈子全安排妥当,这样即解决他们自己的后顾之忧,又能让孩子一辈子安心过日子。对于这样的安排多数孩子都不会满意,因为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活法。可有些一直以父母认可为宗旨的孩子,因已经适应了父母一贯的安排,哪怕心里有些许不满意但怕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最终缴械投降,活成父母的一个影子和工具。
相较于前两个成长空洞,自我认同算是一个很有定见的人群追求的一个成长空洞。他的认同感全来自自我。不被外界的一些客观因素所困扰。不过这类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多承受别人的一些冷嘲热讽,冷落,以及排斥等等。在很多时候他们会显得不太合群,不跟风,只按自己的想法走,在很多人眼里,这些人甚至有些另类,跟周围的人群格格不入。可他们在经历了一路的摸爬滚打,学会自己认同自己,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追求自己认为幸福的方式,他人认同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有句话说得好: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何必去在意他人的眼光如何看呢。所以特立独行的人只有两种:内心强大到不需要认同,或者自卑到认为大家都不可能认同。当然,做前者好些。至于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自卑者就另当别论了。
自我成长,自我认同者总是能够读出空洞背后的成长希望——他们知道,失落越大,空洞越大,背后的力量也就越强大。在自我成长,自我认同过程中只有接受和面对来自外界的一切好的或不好的境遇发生,从成长空洞底部一点一点修补起来,有了如此行动才是一种真正的成长。
填充成长空洞过程中,不一样的追求过程,最后的结果有着天然之别,前两类都不是为活出自我而奔波忙碌,他们或许能获得暂时的满足,可久而久之,就来自内心的幸福感和知足感会逐步递减,乃至消失。唯独填充自我认同成长空洞的人,才能在体现自我价值方面付诸努力,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自我成长而奋斗,从而获得特别踏实的成就感和安心感。
10.27
46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