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自以为是的把自己定义为待人真诚,不娇柔做作,天不怕地不怕的女汉子。
直到上周,惊闻曾经一起小组学习的一位同学突然因病去世,
依稀记得一起坐公交车回滨江的情景,不由得感叹生命之无常。
这算是我生命中,最近的一次面临死亡。
别的同学问我,是否要一起去殡仪馆送她一程,我基本上没怎么想就说“不”了。
可是实际上我是有不少悲伤的情绪以及各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受的,默默的琢磨了下,那是其实更多的是面对死亡的一种恐惧。
从小到大,即使是爷爷的去世,也因为我在外地读书,还是通过堂姐的转述才知道的,
所以我从来没有真正的面对过——死亡。
中国的传统,死亡是禁忌,
人们避免面对、讨论,
甚至不愿意提到“死亡”。
西方的传统,有一种视角,
视死亡为生命的一部分
死亡并非幻灭与终结
而是就此通向永生之门
于是,我鼓起勇气决定和孩子一起,好好的补上这一课,
因为直面死亡,才能拥抱生活的真相。
存在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欧文·亚隆说过
有引导的直视死亡,
而不是压抑那种恐惧,
会让人生更加珍贵,
更加深刻、更加有活力。
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绘本能够让我们和孩子直面生与死。让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孩子在面对生命的离去时,不至于手足无措。
这是一个十分温馨的鬼故事。关于生命教育最经典的书之一,爷爷舍不得离开心爱的小奥斯本,他没有变成天使,没有变成泥土,他突然出现在奥斯本的房间,坐在他的衣柜上。
绘本讲述的是一个关怀生命的动人故事:患癌症的小姐姐因为经常打针吃药,头发都掉光了,所以戴着一顶帽子。当风把她的帽子吹走的时候,小丁子骑着脚踏车来到她的身边,为她追回了帽子。他们一起做游戏、说故事。一天,小姐姐带来了“开心锁”,他们把它挂在树上,约定在小姐姐生日那天一起许愿,并打开锁。可是小姐姐住院去了,没有如约来和小丁子过生日。但是小丁子还是用手指头做了一个心意“蛋糕”,为她许了一个愿。当孩子遇到人生中亲人或朋友的变故,该如何面对和理解,如何感受生命的另一份“礼物”呢?《祝你生日快乐》帮助孩子感受生活的美好,理解生命的意义。
充满智慧的獾离开了他的身体,也离开了所有的动物朋友,虽然他在生前已常常告诉朋友他只是到了隧道的另一头,大家不要为他难过。但是,在寒冷的冬天里没有了獾,这对大家来说,实在是太难过了。直到春天的来临,所有的动物聚在一起怀念獾,说着獾以前与大家相处的种种,大家的悲伤才慢慢抚平,因为獾虽然永远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却像是矿藏一样,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
这个故事记录了汤米和外婆、曾外婆之间的生活点滴,展现了祖孙三代人互相关爱、其乐融融的生活,是他童年的真实写照。这本自传体图画书于1973年第一次出版。时隔二十五年后,狄波拉把这个故事当做一个全新的创作来处理,图画都进行了重新上色,对文字也进行了细微的修改。不过故事情节依然保持不变。美国《图书馆杂志》认为“孩子们会不厌其烦地反复要听这个故事”。
奶奶到山上给孙子求了一张平安符,符上写着:“五百罗汉交通平安”。从此,五百个罗汉总是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小男孩。慢慢地,罗汉们越来越少了!直到有一天,男孩长成了少年,他独自坐火车到远方去的时候,列车失事了,仅剩的一位罗汉摇摇欲坠,少年抱起罗汉冲出车外。罗汉*终却化为灰烬飘上了天空……少年将护身符解下,用手细细抚摸。他遥望远方天色的光亮,开始踏上了一个人的旅途
汤姆的外公去世了。开始,他不理解什么是去世,去世意味着什么呢?对孩子来说,了解和接受这一点,似乎太难了。从汤姆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死亡的理解经历了怎样的过程,那似懂非懂的自由、那油然而生的悲伤,也欣慰的看到了那份释怀。对死去的亲人,我们有比哭泣更好的方法去怀念他们。生命有终点,但爱......
《爷爷的天使》是尤塔·鲍尔编著的一本图书,该书讲述了病重的爷爷躺在病床上,向懵懂的小孙子讲述了自己的一生:爷爷小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天使,从此,天使就一直跟在他身边,帮助爷爷顺利地度过一个个难关……当爷爷睡着,小孙子离开医院时,爷爷的天使飞了出来,来到了小孙子身边,成为了他的天使。
这是一本关于生命的童话,作者通过一片叶子经历四季的故事,来展现生命的历程,阐述生命存在的价值。文字简单亲切,寓意深长,画面清新简洁,适合用来做生命教育的教材。
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刻体会生的意义。
愿我们都能鼓起勇气,直面死亡 拥抱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