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
随处体认天理是中国明代湛若水的心学主旨、格物说,大意是说“人即使在不同的环境中也要体会、实践自己心中的天理”。
“随处体认天理”的“体认天理”取自南宋理学家李侗之说,“随处”是修正其老师陈白沙的“静坐”说所得。
湛若水赋诗说:随处体认天理,六字千圣同行。万里一心感应,虚灵中正观生。——《示学六言赠六安潘汝中黄门》
“随处”:“吾之所谓随处云者,随心,随意,随身,随家,随国,随天下,盖随其所寂所感时耳。”
“体认”:“吾所谓体认者,非分已发未发,未分动静。所谓随处体认天理者,随已发未发,随动随静,盖动静皆吾心之本体,体用一原故也。”“体认”是“至”、“实践”的意思,一指感悟、认识天理,二指是自己的行为合乎天理。
“天理”有两层意思。一指总的自然法则,即“自然之理”。《庄子·天运》中说到:“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以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
二指“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层面的道理,即“德性之理”。
湛若水发展老师陈白沙的“于静中体验端倪”,提倡用“静坐”也就是“寂而感通”的方式来体验和感悟“天理”。世人的自然禀赋不同,不能都像陈白沙那样淡泊名利、甘于隐居,对于大部分功利场中的人,面对日益繁剧的案牍劳形,无一刻清闲,如何静心体认天理?
正是基于此,湛若水提出了“随处体认天理”。
陈白沙对“随处体认天理”予以极高的评价,陈白沙说:“日用间随处体认天理,着此一鞭,何患不到古人佳处也。”
2
何为天理?
董仲舒用“天人感应”的星象变化,来劝谏君王治国安民,克制其私欲对公共权力的滥用。两汉期间,盛行谶纬之术,夹杂天象预警,是大臣对皇权谏议比较安全的路数。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里的“天理”,是超越世俗权利之上的天地万物运行之理;并且朱熹夫子还认为自古以来人心是危险的,道心也就是所谓天理是微妙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王阳明的“致良知”追求的是德性之理,良知即天理;王阳明回避了天理对世俗权力制约的敏感问题,继之以“心即理”、“心外无物”、“致良知”,试图从个体出发去调适万物,实现一体同仁之“和”。
而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所讲的“天理”,是德性之理,也包括自然之理。
古代中国这些中的天理,意蕴非常复杂,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能赘述。用现代的话来说,天地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则是为天理,对社会来说是包括默认规则在内的一切社会规范,也包括自然发展规律。
回到现实,老百姓认为不公平的时候常说的一句话:“还有没有天理了?”说一个人没有道德常说:“没有良心!”
由此可见,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天理和良知的概念,在百姓日用之间仍然深入骨髓,有一定的市场。
天理良心,不可衡量,是较高的道德规范,社会规则和法律规范可以是其基本的标准,是可衡量的。
3
道学挚友,湛若水与王阳明。
湛若水和王阳明是道学挚友,在《阳明先生墓志铭》里,湛若水说,【会甘泉子于京师,语人曰:“守仁从宦三十年,未见此人。”甘泉子语人亦曰:“若水泛观于四方,未见此人。”遂相与定交讲学,一宗程氏“仁者浑然与天地万物同体”之指。故阳明公初主“格物”之说,后主“良知”之说;甘泉子一主“随准体认天理”之说,然皆圣贤宗旨也。而人或舍其精义,各滞执于彼此言语,盖失之矣!故甘泉子尝为之语曰:“良知必用天理,天理莫非良知,以言其交用则同也。”】
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在当时就被用来和王阳明的“致良知”比较,湛甘泉认为“阳明与吾言心不同,阳明所谓心,指方寸而言,吾之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也”,时称“王湛之学”。
在这篇墓志铭里,湛若水认为王阳明的一生,在归于正学之前,是有些浪费的。“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正于圣贤之学。”
湛若水认为王阳明早年的“五溺”,一是指早年王阳明曾经仗剑走边关考察地理军事,二是曾经痴迷于骑射之术,三是沉迷于诗词歌赋,四是学习道家,五是出入佛家。用一个“溺”字,似乎对老友多年未能早早皈依圣贤儒家之学感到可惜。
实际上,以现代的观点来看,王阳明五个阶段的探索,也是五个阶段的体认天理的过程,也是王阳明成长的过程。
试想:如果没有五个阶段上天入地、掘井九仞、无所不用其极的探索,王阳明的军事才能从哪里才能养成?没有出入儒释道三家的会通,如何能发生龙场驿石破天惊的悟道?没有溺于辞章的文采,如何才能把阳明心学酣畅淋漓表达出来?
4
“随处体认天理”和“于事上磨”?
“随处体认天理”,可以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德性修养,也可以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思维决策能力。湛若水的“天理”,是涵盖八荒包含有大道本原的意思,是万物一体同仁的基本出发点。
人生明明德、亲民都是体认“天理”的过程,人生的过程就是“随处体认天理”止于至善的过程。
现代社会的人,最基本的“随处体认天理”就是时刻保有对法律道德和规范的敬畏之心,有道德底线的慎独坚持。
“随处体认天理”,是在庸常生活和工作的轨道中去“体认”,把一生的每一个片段都作为追求脱凡入圣的道场。
“随处体认天理”与阳明先生的“于事上磨”,有异曲同工之妙。
《知行录》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阳明)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才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是知的层次,行是实践,阳明心学以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空想无用,实干兴邦,只有把知放在实践中磨练,才是真知真行,才能立得住。
“于事上磨”,磨什么?良知本体。
“随处体认”,体认什么?天理。
天理可以存在于人心,也可以存在于万事万物环境那里,代表客观规律;把握了客观规律,然后进行对万物和环境一体同仁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良知,存在于内心,致知格物,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从心出发实现对万物和环境一体同仁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所谓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