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性的基本假设?
人性基本假设,是指一种潜在于我们内心的某种对世界的、对人性的根本性认识,这种认识,未必是被我们明确意识到的,但必然存在。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格的根。
比如说,有人会深以为然的一个信条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一信条的执着者,很可能在其内心深处根植了某种人性恶的人性基本假设。
与人性本恶的假设相反的是,人性本善。
我个人的人性假设还是较多地倾向于“白板说”,即人天生只是只一个空空如也的容器,或一块没有字画、未被污染的“白板”。但经历了更多之后,现在我的人性论,已然变得更加复杂了。
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许多人,都会有自己的假设,哪怕此人是不承认的,无法意识到的,也不例外。
人性基本假设,在人格底部,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人际风格。人际风格,是一个人的性格或人格的主要方面。
不管是什么人性假设,通过心理机制上的“心想事成”,总能相当程度地决定这一个人的生存环境,最终影响到此人的命运。
不同的人性假设,会导向不同的命运。
它是怎样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的?
人性基本假设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只是影响甚至决定了此人的人际环境,还可以通过来自这样的环境的反馈信息,反作用于此人,最终强化此人原有的假设。这种循环过程,使得人性假设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会一直沿着原有的轨道运行,直至遭遇到人生中的某些特殊事件。这些特殊事件,是有可能促进个人对自身人格基础,即人性观,这一部分进行反思并修正的。
人生中的特殊事件可以有许多,这些事件在心理学上也称为(生活)重大事件(以下简称“事件”)。如离婚,亲人的亡故,被人陷害,中大奖闯大祸,生离死别,负债破产等。
小时候的一些环境以及环境中的事件,会为人格的胚胎或雏形的形成提供条件;成年过程中的事件,则一定程度地决定了此人的人性假设面临反思和修正的可能。注意,这只是提供可能,并不是促成反思的自动完成,更不是简单的反思就可以促成改变的。正是因为这样,心理咨询/治疗,才以专业干预的方式对个体的人格进行某种操作处理,以便帮助当事人对人格的根本部分进行修订,以适应发展了的新环境,新挑战,新生活。
参与咨询或治疗,如果这种经历是在质量有保障的前提下进行的话,可以将之称为人生的特殊事件,或重大事件,这在许多经历过有质量的咨询/治疗的人那里,是一个普遍的共识了。
特别地,在婚姻关系中,它会有什么样具体的影响?会在哪些情境下发生作用?
在婚姻关系或婚姻情感关系中,人性基本假设的作用,与其它的亲密关系中的作用是相似的,总之,这部分的作用可以归结到“心想事成”这个心理学规律上。
心想事成,是很通俗的说法,在心理学上,则叫作“皮革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 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这一效应指出,不管我们预期什么,我们非常容易(通过人际相互影响,或“交互作用”)导向我们的预期变成某种现实。因而也有人称之为“预言的自我实现”。
预言的自我实现,传播心理学用语,用来描述信息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试举一例:某考生准备考大学,如果他处于一种积极的信息环境中(如周围的人热心支持鼓励),本人是亦能抛弃顾虑集中精力备考,其考上的概率也会较高;相反,如果处于消极的信息环境中(周围的人冷嘲热讽或贬低其能力),则会使该考生分散精力,用于担忧的时间比用于备考的时间还多,其结果考上的概率也就会低。这时,周围人考前的“预言”也就变成了现实。“预言的自我实现”原理说明信息环境对一个人的行为及其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也是阐述“信息环境的环境化”问题的一个依据。
在婚姻情感关系中,我们的预期常常决定了我们的伴侣到底会在我们面前,或在我们背后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来。
人性恶的假设,导致的是关于对方可能行为的负性预期。所谓负性预期,是指我们预期着对方的行为会对我们构成不利(的威胁、危险)的影响(后果),从而导致我们的焦虑,可以表现为某种不信任心理(怀疑、猜忌)和越界的行为(盘查、侦察、审问、盯梢、干预、过度控制、变相控制等),它们自然通过对方的感知而产生对于亲密关系的侵蚀、毁坏的作用以及相应的关系裂痕、隔阂以及危机的后果了。
当我们带上负性预期时,我们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高警觉状态”(其实就是高焦虑状态,“随时准备战斗”的状态),进而很容易将一些中性的刺激误断为某种威胁性的刺激,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未及深思的反应。当然,也可能因不愿相信有利的正性刺激信息的真实性(怀疑心理的泛化),从而破坏了一个人的被爱的能力。它们无一不是一种与环境不相适宜的反应了,结果可想而知。
许多婚姻危机,只不过是一条意义含混的短信、一个社交场合的有嫌暧昧的眼神动作、不经意间对我们的生日、或亲密关系有关的重大节日的遗忘(或轻忽)等微小刺激因素,经由此后的关系中的恶性相互作用导致的。其中有着什么心理学的规律呢?即是,这类负性预期以及当事人的高警觉状态下做出的过度的行为反应。
很麻烦的问题就在这里:一旦有了这种定势的反应,那类“疑邻人偷斧”的心理马上会起作用,进而让当事人进入一个几乎全自动的(即无意识的,不可控的)反应过程,作用于关系的进展,便有可能使得关系的发展呈现一路滑铁卢的态势,一发而不可收拾。在关系进入恶性循环之后,若不是得力的干预,关系中的信任一旦遭遇损坏,要阻断这种趋势,并着手修复它,难于上青天。更何况要将它修复一新呢?
性格决定命运,在人性基本假设这一问题上,又是如何的呢?
在我们的性格中,如果我们执着于人性恶的假设,我们很有可能预先地决定了我们的人生会“遭遇”许多“坏人”,导致我们的主观感受中的焦虑:我怎么老是遇到坏人呢?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
逻辑上我们只要稍稍演绎一下,我们就能明白何以如此:
人性恶,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善),我们需要小心保护自己(不要与陌生人搭话,不要为陌生人开门),我们需要防止任何损失(公共场所中不断传来广播提醒:“小心小偷”),我们不能吃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们不要上小人的当,我们周遭充斥着危险,我们防不胜防的危险,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丝毫不能松懈。哪怕是我们的伴侣,我们也要小心,人心隔肚皮,我不可能真正了解他,更不可能看穿他。有许多阴谋不就是发生在枕边的吗?在历代的权力斗争中,不是有许多这类运用亲密或女色来作为武器或诱饵,先亲近之,之后再颠覆之的实例可以借鉴吗?
如此这般。传媒所代表的主流社会文化,不断渲染着这种人性恶的思想,让我们在其中受到长年累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淀为我们的失察的内部思维(潜意识)。
最终我们就会提升我们的每时每刻的警觉性,这样,我们也倾向于包裹自我,防御他人的入侵;这种姿态被他人所感知,他人的感觉是什么?必是这样的:此人太封闭了,心怀叵测;我惹不起还躲得起呢。
这样,我们的人性基本假设,就决定了最初的人际疏离。
在疏离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是距离遥远的,难以靠近和难以相互了解与理解的。自然,也就无法开放、放松互动并导向亲密无间。
彼此的感知,都保持高警觉,也就在所难免了。
在距离很远的前提下,或有隔膜的前提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意在信息交换、思想和情感分享)就困难重重了;在不得不接触的时候,才有接触;而由于高警觉与防御的存在,在从接触到敞开的过程中,就倍受磨难。好不容易距离走近一点,又会产生因距离变化而引起新的焦虑,叠加到原有的防御之上,迫使当事人产生退缩的反应。
哪怕是亲密了,靠近了,也可能还是难以消解因防御引起的隔阂。
总之,在这种人性基本假设下,个人的幸福感,是难以设想的。幸福是以放松为基础的;而高警觉,根本上是与放松相对抗的,不可能同时存在。
以上,我大体上描述了负性的人性假设的影响力和后果(即命运)。正性的假设,与此相似,略过。不过,要提一下的是,在正性假设的前提下,有可能会受伤(这也是一种宿命:哪怕是两个都是“好人”,两个人的假设都是人性善的,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受伤的可能性仍是很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处理受伤,并在有效处理之后,仍保持正性的人性假设而不“变节”。这要另文再论了。
人性基本假设来源于哪里?
人性基本假设,自然也不例外地和其它我们内心中的一些思想一样,来源于我们所接受的影响。最初的影响,自然也就来源于我们最初的环境,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在这里,我们暗示,人格是不可能轻易通过遗传而形成的。)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人生最早的那些岁月,以及相应的环境和在其中的经历,决定了这个人的人格雏形。这句话,内含有这样的意思:在我们的性格底部,也就是人性基本假设的形成过程中,其胚胎组织,就在于我们的童年乃至幼年时我们与环境互动中逐步形成的人际知觉。
我们小时候与我们生活中重要“他者”之间的关系,用现代的精神分析学说所涉及的概念来说,就叫“客体关系”,即如果我们作为存在着的一个“主体”的话,那么,为了能够维持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然地依赖于我们的“依恋对象”,作为一个“客体”的对象(在英文中“对象”即是“客体”,皆为object)以便构成某种和我们的需求相关联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幼小的我们放弃了自尊,完全地“听话”来表达我们的顺从,讨好对方,赢得客体对我们的喜爱。进而也以这种方式来从对象(客体)那里获得我们所需要的(食物、奶水、玩具、保护、赞赏等)。这时候,对于关系,我们会本能地在感知的同时进行评判:这是一份怎样的关系呢?
心理学家把较为良好的关系称为“足够好的关系”,意思是,我们不可能生存于那种毫无瑕疵的关系中,不可能不受伤,不可能即时地满足我们成长所需要的所有内容。再细心呵护照料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也不免于有耐心不够的时候,难免于忽视或犯错造成不良后果进而伤害到孩子。拥有一个“足够好的母亲”(good-enough mother),已经是一个幸运的孩子了。
小时我们对外在于我们的“客体”形成的意象,必然包含在我们对关系的感知(及评价)中,这一意象,在心理学上就称为“自体客体”(self-object)。
自体客体,其实就是最初的“我-你关系”(或称为“你-我关系”),这一关系的质量水平,决定我们的人格雏形怎么样。
不合格的养育者,作为监护人,与被监护的孩子之间,必将形成某种不合格的客体关系;在这类关系中,“我-你”的联结是不可靠的,不紧密的,不完整的,理想化的,不稳定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变化的,令人紧张不安的。相反地,在合格的关系中,幼小的灵魂,能够感知到被爱,感知到充分的安全和温暖。后者,就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人格基础。前者,导向成年过程以及成年之后更多的挫折、功能损害以及适应不良、人格障碍。
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导致了什么样的人格问题、障碍,以及亲密关系中的能力发展滞后?这个问题,是心理咨询工作者以及关注教育、亲子关系的大众都普遍感兴趣的;我们将在另文中加以详细的论述。
为什么把人性观称为“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之“基本”,其意义在于它的根本性,对人格,对命运,对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对一个人的幸福,都是举足轻重的;另一方面它又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方方面面,几乎都相关。
基本假设之“假设”,其意义是指,不管什么人性观,只是某种无法证明的想法,经验主义下的观念,并不是“科学的”、“严谨的”。
因为这样的假设,不是什么严密思考下的产物;相反地,却是我们在“建构”我们的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中某种假定的前提条件,我们往往有着某种不暇思索,不证自明的自诩和自豪。也因为这样,我们非常容易在一种惯性意义上执着于它,使得它的改变变得非常艰难,也非常稀罕。
但是,它却是至关重要,重要程度无以复加了。
也因为,既然是一种无法证明其正确性,合理性的理论假设,我们每一个人面对人生的基本假设时,总是在本质上面临一种自由选择。即,你要如何定义人性,如何做出人性基本假设上的选择,完全是你个人的事情。你不能不为你的选择负起你个人的责任。主动做出反思的个体,可以从根本上对自我的人生有一个负责的态度,并且更积极地参与到在需要时的假设修订与发展工作中去;而被动无意识地做出了选择,实际上是一种盲目的选择;因而在负起个人人生责任这个领地上,就会显得被动,有时候只能面对它相应的后果承担自己不愿承担的责任,有时则变成某种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