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对于出门在外的人,过年,从买票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读书时,没觉得回家是个问题,因为有学校帮忙买票,不用自己动手,于是,体会不到买票时的那种焦急和痛苦。但这样的美好时光,毕竟只有四年。
毕业那年,一个老乡帮忙买的的回家票,一张卧铺票。之前坐火车也有好几年,但卧铺是第一次坐。人少,宽敞,干净,当时的感觉。此后,每次回家,坐卧铺渐渐成了惯例。
坐火车的次数多了,对火车文化也就不那么陌生了。
拥挤的过道上总是人来人往,窄窄的行李架上堆满了大包小包,推着零食车的小贩来回吆喝,不远处可以听到几个中年大叔在聊天侃大山,饭菜难吃自不必说,推销产品的小哥,当然也不会错过……
所有的这一切,构成了这个封闭环境中一种独特现象,我称它为火车文化,这么多年过去,对它早已习以为常。
然而,不太习惯的是,火车里的广播,总是把乘客称作旅客,可是,大家都是赶着回家过年的,如果不是为了团圆,谁会忍受长时间的劳累奔波呢?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每一次坐火车,都是不得已的煎熬。
02、
不知从何时起,祭祖成了过年的必修课,很久以前,我记得是没有这项活动的。印象中,祭祖主要集中在清明和鬼节。
曾经,从大人们口中得知,过年祭祖是为了让先人也能过个好年,我将信将疑。
年三十这天,村子异常热闹。除了到处响起的鞭炮声,还有从各处奔赴而来的人流和车辆。这些人大多是从村里走出去的,这里有他们的祖辈,这里是根。
祭祖是一项体力活,尤其祖上较多且分散,因为那样需要来回跑不同的地方。村子的南头和北头,是两处主要的坟场,那里埋葬着两个不同的家族。一直不太理解的是,这么小的地方,怎么会有两个不同的姓氏?
祭祖如果仅仅是悼念先人的话,那会相对简单些,但显然,人们想要的更多,这从日益升级的祭品就可以看得出来。
以前的祭品,主要是自家做的菜肴为主,现在流行买买买了。只要有心,如今的先人们可以吃到各种好吃好喝的,但是,这些不都是白吃白喝的,作为祖先,保佑子孙后代,是应尽的责任。
是的,祭祖不是白祭的,人们带着各自的诚意和愿望来祈求祖先帮忙。无论升官发财,还是姻缘健康,祖先似乎都能解决,显然,他们又多了一重身份:菩萨,家家户户都把自家的先祖,当成了庙宇里的菩萨。
只是,面对这么多人的愿望,每一个都不简单,究竟要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真的只有鬼知道。
03、
如果说,祭祖是一项必要的仪式,那么,走亲戚是可有可无的,但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不可避免的,之所以这么说,全凭两个字:情面。
现在的年轻人,几乎全都外出工作,留守家里的大多是老一辈的人。因为离得远,留在家里的亲戚们,平常很少联系,唯一产生交集的两个时间,一个是酒宴,另一个是过年。
过年,是难得的一次相聚机会,按理,彼此应该多走动才是,但是,聚会聊什么是个问题。
从前,大家都没钱的时候,相对真诚,可能是因为那时还小。现在不同,彼此见面,总会问到在哪里上班,做什么工作,工资多少,找女/男朋友了没,准备结婚了吧,什么时候买车买房……没人关心你怎么想的,他们只在乎结果。
走亲戚,不只是一次简单的相聚,它更多的是一次展示。
这么多年过去了,改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相聚时的话题。不过,有时转念一想,亲戚之间,不谈这些,难道还能聊其他的吗?
相聚总是短暂,时间总是不多。
过年,过的早已不是小时候的那个年,一切都已随时间改变,它早已经从一种风俗习惯,演变为一种现代仪式了。在这个仪式中,每个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各自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痛苦和快乐。
曾经的年味,早已消逝,换来的是我们的长大和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