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是这样,旱路未必就不是这样,只不过当事人中无有水手罢了"——虽然作者这《湘行散记》的后6篇中未有关"嫖"与"娼"的记述。相信,如果有了切入点,作者依然会笔调轻松有趣、笔触少及辛酸悲惨地娓娓道来的。
与其批评娼妓,不如批评她们所处的社会。唯钱是图、来者不拒是为娼为妓的"工作"方式和生存手段,但她们中许多人是有自我的,是既能众荐又可独属的,当她们遇到不那么卑鄙龌龊的男人,更可能会演绎出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沈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主要是写水路的前6篇)中写了不少“嫖娼”的人和事件,而全部12篇文章中“嫖”“娼”二字却只各出现一次,且都和“朋友”有关。
"嫖"字出现在第十四篇《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中:"不过这些人平时也看报看杂志,因此到时他们也会自杀,以为一切毫无希望,用颓废身心的狂嫖滥赌而自杀!"这里的嫖,是一种精神出口。
"娼"字出现在第七篇《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中:"他告诉我,有幅文徵明的山水,好得很,被一个妇人攫走,十分可惜。到后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把那画卖了三百块钱,为一个小娼妇点蜡烛挂了一次衣(处女仪式)。"古人讲观友识人,我们可以据此友识作者么?
因为他富于同情、懂得尊重、真诚理解——嫖与被嫖者的感受。他没有选择悲惨凄苦和抨击万恶的角度。他笔下的"嫖娼",是客观、人性的,是非常当然、情不自禁的,甚至是轻松、浪漫的。敢于能够像他这样"直面""嫖娼"的并不多。
在那些地方之规模不一的"红灯区",或那些有规模不一之“红灯区”的地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挣扎着、扭曲着⋯⋯
在那里,有蛮力的水手和拉船人为了微薄的一点点钱,做着卖命的事——天再冷,水再险,照样往水里跳,而即使这样,他们却从没有抱怨,没有因为工钱少,就偷懒,照旧去担当应有的一份勇敢和努力;而吊脚楼上的那些女人,往往是为家计沦落成妓女,但她们依旧不失去那一份质朴和可爱,以及那一份对生活的纯真希望。沈从文的文字中,有悲悯,也有对人生庄严的赞叹。
该如何面对心间最熟悉的陌生土地呢?各人不尽相同,而沈先生选择了静静地沉浸于其间,收起了自己的一切评论,怀着敬畏之情注视着眼前行进的身影,聆听那一个个鲜活的传说。
种种过路人停下脚步--桃源后江
《桃源与沅州》中的"嫖娼"更生动、详细、大胆,而仍不失轻松,且似乎是更然。来桃源走“桃花运”的亦属实不少:
另外还有个名为"后江"的地方,住下无数公私不分的妓女,很认真经营她们的业务。有些人家在一个菜园平房里,有些却又住在空船上,地方虽脏一点倒富有诗意。这些妇女使用她们的下体,安慰军政各界,且征服了往还沅水流域的烟贩、木商、船主,以及种种过路人,挖空了每个顾客的钱包,维持许多人生活,促进地方的繁荣(来源于《湘行散记》中)。
" 捏着膀子,理着鬓角⋯⋯"一边是人之媚之美,一边是生活之艰之恶,那轻描淡写出的强烈对比背后,却是沦落女人的无限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