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是一个人必须要学会的一个基本技能之一,古有: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今天有书架上各种各样的“学会说话,让你少奋斗十年”“普通人不得不知的说话技巧”等等,足以可见会说话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和人际关系是多么的重要。
最近,马云在达沃斯论坛上和美国记者索尔金的谈话,看到了口才一流的马云,字字珠玑,金句不断。当我们听到情不自禁的哇一声以后,我们要看的就是马云是怎么做到在记者尖锐的问题面前逻辑清楚,对答如流的呢?
1、
记者:中国代表东方,那如果说美国要代表所有其他人呢?这种对立如何解决呢?
马云:世界需要新的领袖,但新的领袖意味着携手共进,这是我的理解。新的领袖并不需要是特定的某一个,来教导大家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
在这个问题上,马云没有在记者的问题上多做停留,很简单干脆。很明显,马云在回答的时候,就已经抛弃了对方关于“中国代表东方,美国代表其他”的假定,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程度上去看待这个问题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比如说:读书无用论和知识改变命运的对立。一个人的活着的意义不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2、
记者:对比阿里巴巴与亚马逊,到底哪种商业模式正确。
马云:我希望两者都是正确的,因为世界不只有一种商业模式,如果世界只有一种“正确”的商业模式,这个世界将非常乏味。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模式,为某种模式而努力的人们必须相信这种模式,我相信我所做的。
在这个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角度:并非非此即彼,很多东西并没有一个正确的标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就如马云所言,阿里巴巴和亚马逊没有哪个模式更正确,只不过各自都是奔着自己心中相信的方式在前行而已。就如大学里面考研好不好?这个问题也是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你只要按照你相信的去就可以了。
针对以上回答记者紧逼:
记者:这样怎么能保证高效呢?人家亚马逊可是几小时就能送货到家。
马云:去年我们在中国的125个城市实现了当日达。10年前从北京到杭州的邮寄就要8天,现在12个小时就能从北京送货到内蒙古城市,物流效率提升了。你不可能一天期望达到这样的进步,我们有足够的耐心。
这个回答的思路简单明了,有数据,有对比,一下子就会让人信服。马云用对比的方式让别人看到了效率的提升。从过去几天到现在在24小时以内,数据给人一种对比说服。很多人喜欢用数据说话,但是很多时候还是不够有说服力。我身边同事也经常拿数据和客户对话,说我们和客户的续约率在80%,这个给人感觉很高,但是有缺点什么。如果改成:行业平均续约率50%,我们续约率在80%,比行业平均高30%。这样的对比就会给客户更大的刺激。
3、
记者:还有一个对于阿里巴巴的就是侵权问题,阿里巴巴是一个重要的批评对象。如何看待其他国家对于阿里巴巴的质疑
马云回答节选:第一,当你有这么大的规模,你必须要学会接受批评,学会倾听,然后去判断这些批评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第二,当你作为电商为1000万小企业提供销售平台,你无法像亚马逊那样买来再卖出,去检查每件商品的真伪。电商本身就有很多瑕疵。
第三,但在过去的17年中,我们一直是反盗版的领军人物。当我们发现有人卖假货,就会把商品下架,就去年一年,我们把400人送进了监狱,从网站下架3.7亿件假冒商品。反假冒伪劣产品之战实则是对抗人类贪婪本性之战。并不容易,也不能一下子完成,但是必须持之以恒,战斗不止。
这个回答里面我们要学到两点:
1、分点阐述。马云分点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作者的问题。整个回答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当我们遇到需要用较长篇幅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就需要分店阐述。首先,分点有助于细化你的思考方向。其次,分点有助于梳理你的内容,有助于对方理解你的表达。就如我们在汇报工作还是在写作的时候,也需要适当的为自己的内容进行梳理分点归类。
2、用数据说事实,说完事实谈感受。事实有数据的支撑,才会显得有说服力。马云用送了400人进监狱,下架3.7亿商品证明了阿里反假冒这件事实。用”反假冒是一场和人性的战争“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个就是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里的沟通公式的前半段:谈事实,说感受。后半句公司是:谈需求,谈具体要求。这个公式对于我们的日常很多沟通场景下都可以使用。比如你看见孩子在乱丢东西,运用这个公式表达就是:你乱丢东西(事实),我不开心(感受),我喜欢整洁(需求),你要把东西整理好(具体要求)。这个公式的表达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是事情错在哪,需要怎么做。
在这个对话过程中,马云回答记者的问题。对于问题不回避,勇于承认问题。整个回答条理清晰,逻辑分明。这些说话的套路我们可以学会并好好加以利用,虽然当不了首富,但是我们可以学习首富的优点,让自己好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