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听的直播课程,这么多天听着春晖学院的公益课程,唯独那节课,让我印象深刻,课后立即立即写了一篇听后感,不曾想却被封锁不让发表。今日重写。
那样的一节语文课,不论学生时代还是目前成为教师这个身份我都是第一次听到。大暑节气,貌似春晖学院的课程在网络上也随着炎炎烈日变得火热,老师们只要打开手机就登录CCtalk 进入互加计划的8个6的群就能享受专家学者给带来的免费课程。而且还可以重新回顾。
作为一个不是语文学科的人谈论王崧舟老师的课可能有些不够资格,就是粗略谈谈感想吧。
课程在自然而然的意境中度过,王崧舟先生善于激发孩子的探索欲,一些引领环节能够把学生带入一个情景,让孩子们自己去想像,用他们自己能够理解的语言去表达对诗人,对作品思想的理解。我想没有多年的沉淀和语文功底是不会成就那么精彩的一节课的。
王老师带着学生分层次朗读,不断揣摩,布置设问,再朗读,带任务朗读,再感知,层层推进,课程随着诗人苏轼的“心境”和王老师的带动而波澜起伏,渐入佳境,课程结尾时王老师将他眼前的学生们都变成了一个个小“苏轼”。
王老师的独特之处
课程设计和环节衔接时刻关注诗人的心境,将此情此景融入到孩子的内心,抓住孩子的内心,诗人心牵动孩子心,王崧舟先生的独到之处在于让孩子自己去感知,去表达对诗的理解,善于让孩子去找“近义词,反义词”进行诗意的理解。用孩子自己的需要去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这才是老师的独特之处课程中多次巧妙地引导学生去理解“空明”,感悟“天上的知己,地上的知己”,揣摩“闲人”,真可谓是思维缜密,设计巧妙。
关键词标注,让学生抓住重点。
大屏幕简简单单的三十几个字概括了文章的起因,过程,转折和议论四大部分。给学生们一目了然的视觉感受。
角色扮演法,入情入境。
谈及“闲人”,列举情景三类人:为官的,经商的,读书人。用这三种身份对比感受“闲人”,学生们充分理解了“闲人”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无所事事的人。结合当代,古今对比,揭示“闲人”,既拥有平常心的人就是闲人,从容自在,豁达洒脱。
解析写作背景
当诗人苏轼的写作背景被揭晓时,孩子们的心情显得沉重的多。因为王老师用一段视频揭示了诗人写作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学生们了解到作者是在哪一种情境下写下作品,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境”。王老师没有任何的语言叙述,只是让学生自己去凭借视觉听觉去感受去把握写作背景。随即王老师又布置了一个自主任务,要求学生们给“诗人这一封信”。这一封信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与写作技能。一节课听说读写,各项技能不知不觉产生了。学生们此刻与作者产生共鸣,也是本节课的升华部分。与之前孩子们理解的诗人与好友两人的心境恰恰相反,原来诗人和他的友人他俩都是仕途坎坷之人啊,正是因为那样,才可谓“但少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孩子们的关键词:“悲愤,沉痛,感到庆幸,打抱不平”,
一种诗人与读者的共鸣素然产生。
谈及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比重在增加,要实现教材文化含量的提升和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的融合。我们的国家教育需要重视传统文化在学科中的渗透。
谈及汉字书写
注重汉字的书写,让汉字成为文化的基石。汉字书写时,我们只是从技术层面去教还不够,写字姿势从低年级就开始形成,就会形成无条件反射。王老师用简单的“巳,子,人,大”几个简单的字和它们对应的篆体文字,告诉我们如何去归类文化,反应了一个“人”四个阶段的变化,简单中孕育不简单,形象的文字体现文化的底蕴。今日的语文课堂必须正视这样的文化色彩,不能简单的从技术层面去理解文化的底蕴。
王老师像是一个导演,360度无死角全方位的角度让听众感知诗情诗艺诗境。学生们听得入迷,老师们听得如醉,这样的课值得去一听再听。对于这样一位文学大家仅凭一节课就让学生感受了他的独特魅力,给学员们是一种视听感受,听他的课是享受,庆幸没有错过这个机会。
王老师的语言感染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积累给老师们一种文学大家的感觉,对待传统文化更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另线上线下的老师们佩服,称赞!讲座的精彩部分让在听的我们理解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去传播先人留下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