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特长和自己的思想,而年轻人的思想和老一辈的观念碰撞在一起,除了能产生火花造成小型战争,再就产生不了什么烟火了。
这个周末家里就爆发了小型战争,弟弟和姑父争执了起来,起因是:弟弟认为每天晚起一个半小时多花5元钱坐顺风车去培训班,“性价比”较合适,而姑父认为家里条件不好的孩子应该学会吃苦,节省5元钱坐公交车去培训班。其实从表面上分析,弟弟和姑父谁都没有错。
弟弟认为自己花了一万五报的培训班,如果每天早上早起一个半小时去上课,下午会犯困而影响学习。
姑父认为如果晚上早点休息,早上早起一个半小时,不会影响上课,坐公交还可以节省五元钱,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学会吃苦,吃得苦中苦才能方为人上人,如果连这些苦都吃不了,又怎么能成功?
这就是老一辈与年轻人的观点碰撞,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小时候都被家长念叨过要学会吃苦而不是骄淫奢侈,老一辈认为吃苦是通向成功的必要因素,成功的人都吃过苦。
放眼望去历史河流,古有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现红军两万五。能吃的了苦走向成功的伟人很多,每一位成功者都吃过苦,这个是肯定的,但是吃“苦”定义又是什么呢?你可以花5元钱节省90分钟的时间来养精蓄锐从而面对一天的学习和工作。还是为了吃苦而去吃苦去节省5元钱呢?
工地上的工人苦不苦?苦!种地的农民苦不苦?苦!街上的环卫工人苦不苦?苦!他们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能吃苦,但是却没有成功(在这里没有贬义的含义,只是引用),所以说吃苦不等于你努力了。
弟弟没有吃太多的苦,他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没有饥寒交迫的生活,但是不等于说他没有努力,作为在培训班唯一年纪最小还是零基础的他,上课认真听讲,回家认真复习,坐车的过程中还在看PPT学习。他吃的苦,不是肉体上的苦,而是“精神”上的苦。
其实我们都是俗人,现在这么努力不就是为了将来有那么一天让自己和家人可以享清福的么?
买衣服可以不用看标签价钱、享受美食而不是吃一口饱饭,想去哪里游玩就直接飞去,不用再羡慕别人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我承认条件不好的时候,确实得去吃苦,要省钱攒钱,但是不要为了吃苦而去吃苦,吃苦吃到最后,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反而本末倒置。我就不喜欢在无谓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在某宝上和卖家讨价还价,同样的产品花费大量时间去做所谓的性价比比较,这些时间我可以省下来多看几页书、多写两个字或者让脑袋轻松一下。
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我经常教育弟弟,在二十出头的时候多学习一些,等你快三十岁的时候就知道这几年的累积的知识是多么有用了,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你要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学习或者工作上,而关于吃苦,就是在你的经济条件范围内,你可以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吃苦是量力而行,而努力是必须做到的,老天爷不会看你吃了多少苦就让你多成功,你的成功是靠你的努力、付出和思考。
P.S 弟弟和姑父争执,不是因为不懂礼貌,相反弟弟经常在家收拾家,帮爷爷奶奶干活,也不会乱花钱,我们家的家庭教育是可以言论自由的,几年前的我也和大人因为梦想和价值观争执过,争执以后我们可以理性分析,为什么孩子/大人是这么思考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能让家庭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