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今天要暴露年龄了!
有这么一部片,它的豆瓣评论首页长这样——
小学六年级在电影院看的,我还跟一个女生为了剧透打过架。
小学组织去电影院看的,看完晚上回家噩梦连连
童年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悼念船长。
十个80后九个看过它。
如今,它的重启版来了,1月12号公映——
《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
心急的,可以先戳预告——
| 时长:01分59秒 |
重启自1995年版《勇敢者的游戏》。
考你一个问题?
中国内地是什么时候正式引进好莱坞的大片?
对,1994年。
第一部引进大片是?
没错,《亡命天涯》。
看看当时那张低调的海报,还有海报上那行低调的小字——仅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部分影院”才能看到。
看好莱坞大片在90年代初期,绝对属于大城市人的幸运。
《亡命天涯》的成功(2580万票房),《真实的谎言》《狮子王》《生死时速》的引进,也让长期浸淫香港电影的我们,进入另一个更具沉浸感的世界。
——Sir仍记得一伙伴在看完《真实的谎言》后,兴奋地对我说,我听到了弹壳落地的声音。
而,1996年,《勇敢者的游戏》,更将好莱坞的造梦属性,推至新高。
它是新中国第一部被引进的好莱坞奇幻冒险电影;
也是我们第一次在国内大银幕接触的好莱坞CG特效电影。
《勇敢者的游戏》绝对称得上一代中国人对特效大片的初体验。
即使特效在今天看来难免粗糙,即使更多人是在小荧幕(电影频道)体验它。
但它在视觉奇观的营造,依然惊掉眼珠。
变形人体、万兽狂奔、魔法诅咒……
单这个巨象踩车的镜头,就值得十几个“我靠”。
故事在当年绝对属于脑洞大开——
1869年,两个少年将“Jumanji(勇敢者的游戏)”把一个游戏盒子埋入地下,他们恐惧于游戏盒子的魔力,不想它继续害人。
——要是某人把它又传出来呢
——只能祈求上帝保佑了
话音刚落,就被打脸。
主角艾伦,无意中发现了这个陈年老盒(接棒,也影射了游戏循环往复的本质)。
他把它带回家后,又双叕被吸进游戏。
自此,他开始长达26年,活在游戏的人生。
直到朱迪与彼得姐弟,无意中打开游戏,才将他救出。
被救出的艾伦已经成年(罗宾·威廉姆斯 饰),一切物是人非。
更恐怖的是,游戏并未结束。
他们所住的豪宅,成为游戏与现实重叠的节点——
蝙蝠、飞虫、猛兽、食人花……一堆游戏里的生物,都跑出来了。
萌萌的两兄妹,加一个在游戏中被困半辈子的怪大叔,一起对这个危险的世界发起挑战。
唯一逃脱的办法是结束游戏……
不难看出,《勇敢者的游戏》的本质,是青春励志类型,但它并不是苦哈哈的现实主义,它充分激发戏剧性,把“要是我们的生活变成游戏多好”,这句无数中二少年都曾挂在嘴里的“愿望”,用打破次元壁的方式重新演绎。
这种奔放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正正迎合了电影的造梦属性。
如今,20年过去,当时的一代人已经步入中年。新版《勇敢者游戏》尝试让我们“重温旧梦”。
不得不说,这吃力不讨好。
一,原版足够经典,难以翻越。
二,当初的“点子”今天已烂大街,即使是视角效果翻两番,我们也见怪不怪。
三,如何在老粉丝和新观众之间找到“改变”的平衡。
出乎意料地,新《勇敢者游戏》扛过来了。
电影已在北美公映,口碑中等偏上,烂番茄影评人新鲜度 77%,超过三分之二的媒体推荐,观众打分爆米花指数 90%。
一句话——观众买帐,影评人眼里也不烂。
抱着怀疑态度Sir亲自验过后也服气,确实,没毁童年。
新《勇敢者游戏》让我们再次看到好莱坞对观众口味精细挖掘和改良的能力。
第一道工序,升级场面。
原版的“Jumanji”是机械的棋盘游戏,棋子会根据色子点数自动运行。
新版则变成电子游戏——
选择一个角色,你在游戏里就能变成那个人(玩家变成电流吸入电子游戏机)。
这拓宽了人物个性和能力的边界。
此外,原版的主要场景是在室内,利用房间、楼梯、地板实现冒险。
新版则变成一场户外生存竞赛。
搬到原始丛林,组团进行机枪火拼、逃命跳悬崖、直升机空战……
千方百计,满足你对大场面的需求。
第二道工序,改变类型。
让游戏中的事物闯入现实世界,打乱现实秩序,这种做法在当下来看已经不新鲜了(什么《博物馆奇妙夜》都是这个概念的变形)。
而且原作的想象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做到极致,想要突破,难度极高。
于是,新版没有正面PK。
它让现实人物进入游戏世界。
且比起原版主打奇幻、惊悚,新《勇敢者游戏》主攻一个字——笑。
看阵容就能猜到七八成了。
主角中,有两位红遍北美的笑匠,凯文·哈特、杰克·布莱克。
日常状态,这哥俩就是捣蛋高手。
男主角也从罗宾·威廉姆斯这样十项全能的演技派,换成近年频繁出现于动作喜剧的肌肉男——道格·强森。
全片大多数的梗,依靠现实人物变成游戏人物后的反差完成。
可以说是好莱坞版《羞羞的铁拳》。
斯宾塞、安东尼、贝瑟尼、玛莎四个高中生因为各自的原因被罚留校察看,阴差阳错地聚在一起。
但打开游戏后,他们却变成了迥然不同的四个身份。
这是变身前——
这是变身后——
猜不到吧?
武力值强大的肌肉男(道格·强森 饰)?现实中是最胆小的弱鸡男。
肥胖油腻的中年大叔(杰克·布莱克 饰)?现实中是长腿细腰的美少女。
而游戏中学霸,动植物学专家,凯文·哈特饰演的小矮个博士,现实中却是不折不扣的学渣。
所以——
你能想象道格·强森在用铁拳砸烂一切敌人后,戳着自己的肱二头肌“哇喔”;面对boss级挑战时,不停给自己打气“不能哭不能哭”吗?
你能想象杰克·布莱克挺着大肚子,翘着兰花指,踩着小碎步,像个“少女”一样蹦着走路,抛媚眼吗?
你能想象凯伦·吉兰叉着两条大白腿,用比强森还迅猛刺激的高能动作,飞踢,肘击,回旋斩吗?
恐怕谁也想不到,看一个奇幻冒险故事,笑点会让你应接不暇。
新《勇敢者游戏》改良的第三道工序是,故事现代化。
前作和新版都提到校园霸凌。
原作中的主角艾伦正式出场,就经历着校园霸凌,常常挨打。
作为工厂主的儿子,艾伦既不敢面对霸凌自己的同学,也不敢承担自己的错误。
他将自己遭遇霸凌的原因归咎于家庭,并与父亲产生矛盾。
新版更进一步的是,四个主角,都有自己的青春期问题。
这些问题也是今天大都青少年面临的困境。
比如没完没了的社交网络和手机自拍;比如以学习逃避而被忽视的社交障碍。以及种种野蛮生长的自我与刚刚准备原谅你幼稚的现实世界的摩擦。
两版《勇敢者游戏》,都有两条线。
明线是攻克游戏关卡;暗线则是主角逆境突围的自我成长。
原版结尾,带着记忆的艾伦回到了26年前重新活一回,体验过父爱的他终于和父亲达成和解。
新版的结尾?
原谅Sir不剧透。
只能说,在世界观的表达上更为怅惘,情感张力和格局更大更强。
原作将奇观往内部空间压缩,新版则打开了奇观世界的大门,改变圈定好的人物形象,让游戏形态和人物成长相结合,也给看似被定型的几位演员,更多发挥空间。
不论硬汉强森演出高中生的脆弱和中二,还是“星云”凯伦·吉兰一人分饰弱女子和打女,类型的深耕与类型演员的潜力,从来都没有“够了”的说法。
这也是Sir一直尊重爆米花电影的原因。
今天,但凡批评一部商业电影,都能看到不少类似留言——
不就是一部爆米花电影,这么计较干什么?
呵呵。
这样说的人,正正轻视了爆米花电影。
就像我们评判一捧爆米花好不好,会从它口感是否脆而不硬,糖分是否甜而不齁,甚至香味,温度,是否沁鼻适口。
同样的,一部优秀的爆米花电影,绝不只是没心没肺的热闹。
单单就人物——
人物动机是否清晰?性格转变是否合理?配角是否有差异化?……
更别说那些刷屏的爆米花电影,它的核心价值,一定映射,并疏解了现代人的普通焦虑。
说到底——
爆米花并不幼稚,幼稚的是那些以为捞个IP,组几个明星就能大卖的想法。
爆米花也不恶俗,恶俗的是那些迎合,挑逗人性弱点的奇淫技巧。
爆米花一点不廉价,廉价的只是烂爆米花,和为烂爆米花辩护的宽容。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