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公元624年2月-公元705年),名武曌。武则天的一生曲折而传奇。
武则天一生先后嫁给了两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武则天的儿子当中有两位皇帝——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武则天自己也是皇帝。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武则天13岁进宫成为才人(五品)。【注:中国古代的年龄算法,按照老历法应该要在相减之后加1,这个时候的武则天如果按照老历法应该是14岁,这里是按照新历法算的,所以是13岁,以下文中的年龄算法均是如此。】
武则天并未得到唐太宗的宠爱,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高,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武则天25岁,唐太宗驾崩,武则天依唐后宫之例,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她与新皇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永徽二年(651年),27岁的武则天被唐高宗李治迎回宫做宫女,入宫后生下儿子李弘(唐孝敬皇帝李弘(652年-675年),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二位太子,薨逝于太子位,是唐朝第一位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
永徽三年(652年)五月,28岁的武则天被唐高宗拜为二品昭仪。
永徽六年(655年)十月十三日,武则天31岁,李治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并加囚禁;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七天以后,李治再次下诏,将武则天立为皇后;与此同时,又将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贬为外州都督。
显庆五年(660年)十月,武则天36岁,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
麟德元年(664年),武则天40岁。李治让宰相上官仪起草了废掉武则天的诏书。墨迹未干时,武则天及时发现,软硬兼施,废掉皇后的事只好以失败告终。于是,武则天向李治建议让她一起上朝,临朝听政。与唐高宗(李治)并列二圣。
乾封二年(667年),武则天43岁,李治因久病不愈,命太子李弘监国。
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武则天50岁,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名为避先帝、先后之称,实欲自尊。
上元二年(675年),武则天51岁,李治患的风眩症更厉害了,便与大臣们商议,准备让武则天摄政。同年,太子李弘病逝,改立李治与武则天的二子李贤为太子。(唐章怀太子李贤(655年1月—684年3月),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第二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三位太子,后遭废杀。)
调露二年(680年),武则天56岁,李贤因谋逆罪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因此,又立了三子李显为太子。
永淳二年(683)十二月,武则天59岁(如果按照老历法算武则天应该是60岁),李治驾崩,临终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决定。四天以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
光宅元年(684年)二月,武则天60岁,武则天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并迁于房州。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临朝称制,自专朝政。
载初二年(691年)七月,武则天67岁,将佛教的地位提高在道教之上。九月称帝,请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81岁,病笃,卧床不起,只有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
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病死去世,享年82岁,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
【附:唐朝前期皇帝后宫名分的排位:皇后1人;妃4人;嫔9人;婕妤9人;美人9人;才人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