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连滚带爬的啃完了《中国小说史略》的清朝部分,虽然这本书已经下载很久,而我也从一开始拿起它到读前反复抱怨,迅哥不是白话文运动先驱嘛,为什么为什么用文言文写啊,看不懂啊请讲人话啊人话啊,甚至一怒扬言要完日语版本再看文言。三林哥说要么你读读看,读出来就会懂了。
于是我让他先读,结果他连那种古董汉字也认不全,磕巴程度俨然如同读英语六级阅读。
于是还是由我来朗读,神奇的是,读着读着居然看顺了。
迅哥列举例子里的白话文原文占了蛮大篇幅的缘故,故很多时候忽视迅哥的文言,直接看小说白话原文。
以下为大体得到广泛流传的篇章。
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
人情小说《红楼梦》
才情小说《镜花缘》
花柳小说《海上花列传》
侠义公案小说 《三侠五义》
志怪小说《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
系列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以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以及著名的,开创了家庭文学的自传体散文小说《浮生六记》。
以上众多作品,小时候都在电影电视剧里看过。唯有《浮生六记》,虽总觉得眼熟,却不知到底记忆来自何处。翻了一下,居然还是初中语文课本曾经熟读的段落,甚至稍带出想起孙老师读此文时候的神情相貌。
大概这就是初老症状里的一条,现在的事情记不住,越遥远的事情越记得清楚。
以下为当年课本上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闲情记趣·浮生六记》
其中喷烟驱蚊作“青云白鹤观”一段颇有记忆。惊发现两段曾被删减,未放到语文课本中。今翻到原文,大笑不止,念给三林哥听,他对我的低级趣味表示无语。
古文好的童鞋可以适度品鉴:
年长思之,二虫之斗,盖图奸不从也,古语云“奸近杀”,虫亦然耶?贪此生涯,卵为蚯蚓所哈(吴俗称阳曰卵),肿不能便,捉鸭开口哈之,婢妪偶释手,鸭颠其颈作吞噬状,惊而大哭,传为语柄。此皆幼时闲情也。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