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电影<<驴得水>>,说实话,当初并不想看,名字古怪,话剧改编,我不是很感冒这样的电影。可是看完后,我承认自己震惊了,确实是一部好电影,对得起豆瓣8.3的高分和票房。这是一部让人心塞的电影,是打着喜剧旗号的悲剧。
电影的故事情节设置很简单,明国时期,几位怀着教育梦想的老师聚集到一个缺水的乡村,为了改变当地落后的教育面貌而努力。由于学校离水源很远,他们养了一头驴来拉水,教育部不愿意出养这头驴的钱,于是校长将这头驴虚报成一名叫''吕得水''的老师,以这笔工资来养驴。后来特派员来视察,他们没有办法,只好拉出''铜匠''来顶替''驴得水''老师。为了圆一个谎,不得不编织更多的谎来弥补,最后演变成一出闹剧。
一为了达成目的,如果基于好的出发点,是否可以放弃底线?
孙校长,学校最核心的组织者,铁了心要为山区发展教育事业。这样一位坚定的老者,为了学校能创办下去,让铜匠假扮"吕得水",默许了张一曼 "睡服"铜匠,默认了裴魁山对张一曼的谩骂,亲手剪去了张一曼的长发,最后甚至以下跪的方式强迫女儿不要说出真相。
张一曼,从她的歌唱和穿着打扮来看,应该是个城里的女子。电影里没有明说,我猜测是受了情伤,被男子抛弃,与家庭决裂,躲到乡下来寻找自由,从她唱歌后与裴魁山的对话可以看出端倪。为了继续在学校这个"世外桃源"继续生存下去,她选择和铜匠发生肉体关系,选择辱骂铜匠是牲畜的方式迫使铜匠和他老婆离开学校,选择了当一朵任人踩踏的"野花",多么悲哀。
裴魁山,"既然不能得到,就要将其毁灭"。被一曼拒绝后,他选择抛弃同伴,与钱财为伴,与势力为伍。自从穿上那件貂皮大衣开始,裴魁山人性恶的一面,就开始被无限放大。在学校领到3万元奖金后,他执意要分钱。为了复仇,为了讨好特派员,他谩骂张一曼为"婊子"。在屋顶山坡上吃驴肉时,他对特派员歌功颂德,一副跟班模样。好一个知识分子!
周铁男,曾经他也人如其名,不畏强权,该出手时就出手。可是一颗子弹让他放弃了自己的原则。「我认识的周铁男哪去了?就是那一枪!」「你知道子弹从脸上飞过去是什么感觉吗?我以前不比你横吗?佳佳,有用吗?我告诉你,当你被人拿枪指着头的时候,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人了。」周铁男在电影中是个十足被打脸的人物,前期的充满正义感,木木也和观众一样,觉得他是知识分子里的一股清流,他和佳佳一样,不为世俗玷污。可是最后我们被打脸了,多么响亮的一个耳光,啪的一声被惊醒。当看到周铁男向特派员跪地求饶时,我很难受。看到一曼要被强奸,铁男趴在墙角不敢动弹,我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特派员的车队在小路上行驶时,我的脑海中总浮现抗日片里鬼子进村的画面,真是讽刺。
二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铜匠本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普通话都说不标准。但是他本性淳朴善良,经过孙校长,张一曼一系列的"熏陶",摇身一变,成为了外国留学归来的"吕得水"老师,变成了一个抢手的香馍馍,连特派员都要买他的账。于是乎,他就忘记出身,遗忘本性,强迫众人辱骂张一曼,强迫杀死"驴得水",更盼望在这场利益追逐中捞一杯羹。
纵观整部电影,也只有铜匠的妻子不知无畏。她虽然丑且泼辣,可是在丈夫被羞辱后骂众人才是驴,是牲口。只有她敢在军人手中夺下手枪,揭穿真相。
我们最需要教育的也许不是农民,而是上层的一些教育者。
回头想想“三民小学”门口写的“学做人”是不是极为可笑?
三是我们改变了中国,还是中国改变了我们?
电影<<熔炉>>里快结束时有一句经典台词"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至少可以不被这个世界改变"。
电影里美国人罗斯在经历一系列闹剧后,说了一句"inscrutable China ''。确实是一句好总结,与特派员的那句"在大局面前,原则就是个屁"遥相呼应。
影片的最后,一曼自杀,她或许可以在另一个世界找到自由,在那里她可以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校服,和学生们唱歌跳舞。
佳佳去到延安大概就是对广电总局的妥协,现实中难道真的有“延安”可去吗?我表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