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必定是一堂激情燃烧的课。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呢?
一.教师的个性魅力
教无定法。现实教学中,配套的教参,或是特级教师编写的教案,只能是必要的借鉴。但决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白石老人曾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样的教诲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可以这样说,一味地模仿某种教法和模式,是一种不科学、不严谨的做法。因为那不贴近语文教学实际。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并结合教学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手段,将各种教法融会贯通,为我所用,让自己的教学充满个性。
二.不竭的源头活水
语文教师要想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必不可少的是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它是语文教师的命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有品味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位善学之人,一定是位博学之士。因此语文教师要多读书,读各类书,让自己拥有广阔的文化知识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其高品位的文化修养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的人格,铸造学生的灵魂,影响学生的一生。只有拥有了丰厚的知识库存,方可在语文课堂上产生磁铁般的吸引力,这是语文教师的事业之“本”。
三.真情地投入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不是无情人。作为一位语文教师站立讲台,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情感鲜活的人,激情似火的是你,柔情似水的是你,铿锵有力的还是是你。,智慧灵感来自激情,思维张力源于激情,彰显教学个性需要激情,锻造学子英才不可以没有激情。
再教学《军需处长》这节课时,更是让我感受到了真情流露的课堂是如何的精彩绚烂。上课伊始,多媒体课件播放一部红军长征的短片,而我则带着沉重的心情旁白当时的情景。当时我觉得自己仿佛就置身在那风雪交加的年代。我想当时的学生一定和我有着一样的心情。这样,我成功地将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当中。学生都能带着感情朗读课文,从而领悟军需处长的舍己为人、克己奉公的精神品质。当时的他们仿佛就站在当时的云中山上,那时而低沉、时而严肃、时而愤怒的语调,牵动着每个人的心,那时而皱眉、时而激昂的神态,让听众不能不为军需处长的无私肃然起敬,让我们不能不为拥有这样的红军队伍而骄傲!整节课,我始终激情洋溢,学生也不逞多让,教学效果相得益彰。
四.教师的爱心
激情的源头来自于教师的爱心。教师心中有爱,才会有激情的焕发。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老师对学生的爱会使得学生产生“爱屋及乌”的效应,即由热爱尊敬老师到热爱这门课程。一个关心学生且有亲和力的教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青睐和爱戴。
刚接这个班级时,班里有一个特别自卑的小女孩。每次考试,她的成绩都不太理想。一次,在她回答问题时,声音细如蚊呐,断断续续。我只是冲着她微微一笑,说了一句 “你真棒,老师好喜欢听你的声音。”没想到这个孩子以后竟然成为班级里朗读课文的佼佼者。只要她来读课文,必能将学生带入兴奋状态。哀婉处还它一个哀婉,悲愤处还它一个悲愤,昂扬处还它一个昂扬……,渐渐地,班里有了更多的“她”。我的语文课从来都是激情洋溢的。
总之,教育需要激情,语文课堂需要激情。生命,因为激情而更美丽;语文教学,因为激情而更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