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在生活中,我们想要说服的人有很多,他可能是我们的父母、上司、朋友、孩子,很多时候我们苦口婆心,晓之以理,但劝说却屡屡失败。
《蜥蜴脑法则》这本书结合最新脑科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应该更新我们的说服观念。
我们做很多决定都不是深思熟虑后决定的,比如选择和谁做朋友。
不论我们的主观感受如何,理性思维在我们所做的多数决定中都起不到关键作用。
事实上,我们的无意识思维系统(潜意识),即我们内在的蜥蜴,主宰着我们大部分的选择。
002 因此,成功说服他人的秘密在于如何应对人们内在的蜥蜴。
所以,只要学会跟对方内在的蜥蜴脑对话,就可以很轻易地说服他。
下面我想分享其中三个秘决:
“踏脚入门”技巧,站在听者的角度去说,关注感觉,
003 秘决一:“踏脚入门”技巧
人们相信态度是因,行为是果。
但这一观念并无坚实的证据支持,倒是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行为会影响态度。这与我们的常识相反。
根据认知相符理论,当人们的行为与态度不一致时,人们会感到不快,调整态度有助于减轻这种不快。
在多数情况下,行为所引出的态度转变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一旦我们开始某种行为,我们对此种行为的态度也会比行为开始前更为积极。
“踏脚入门”技巧就是很好的证明。
这一技巧通过鼓励人们向说服者期待的方向迈出一小步来增加他们真正采取行动的几率
说服别人迈出一小步往往比较容易。一旦他们采取了这一小小的行动,他们的态度就会发生改变。
《瞬变》一书说提到过,缩小改变幅度,能让人们面对挑战时感觉自己更强大。
《超集中力》一书中也提到,在开始一项艰难的任务前,花五分钟做一件难度适当的事更有利于我们迅速进入集中状态。
004 记得以前我是个运动懒癌,从来没有规律运动的习惯,甚至可以说是排斥运动的。如今我已经开始规律地每天练习瑜伽。刚开始的时候我是设定了一个微习惯:每天练习五分钟瑜伽。正是因为这是一个小目标,所以每次,我都很容易说服自己打开瑜伽垫开始练习,事实上很多次我都能坚持练习半小时左右。一旦开始运动,我竟然感觉到自己慢慢喜欢上了运动。
总之,如果你能说服他人或者自己迈出一小步,往往能促使人们的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
005 秘诀二:站在听者的角度去说
无论是身为父母、配偶、还是朋友,当我们想要说服别人时,我们的话有多少是别人想听的?无法引起听者注意的说辞只不过是唠叨。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听众想听什么,谈谈他人的期待。这就要求我们去创建符合听者期待的信息。
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说服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006 当我们想说服别人的时候,特别是熟人时,我们往往会站在为对方好的道德制高点,往往会忽略他内在的蜥蜴,我们以为仅凭对他的了解就能用理性说服他,但事实上我们做不到。
所以,如果能真诚地聆听和理解对方的意思,肯定对方的情绪,探听对方的需求,那我们更容易说服他接受我们的建议。
正如卡耐基所说:在这个世界上影响别人的唯一方式就是谈论他们想要的东西,并告诉他们如何获得这些东西。
007 秘决三:关注感觉
“告诉人们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一建议常常意味着“告诉人们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感觉。”
如果我们能将普通的奖赏升华为一种令人渴望的感觉,那么我们也就将理性的奖赏转变成了感性的奖赏。
感性的奖赏是具体的,即时的,对内在的蜥蜴更有影响力。
当你试图说服别人时,如果能描述他采取你期待的行为后体会的感觉描述给他听,我们的说服力会倍增。
008 子夜曾经分享过赵昂老师的一句话:“比时间更重要的是精力,比精力更重要的是关注度,比关注度更重要的是创意”,用在育儿上,说服力特别强。当我把这句话告诉我先生后,他陪伴孩子的时候明显更用心了。
以前我也经常对他说“陪伴质量更重要”,但这句话明显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当我先生在照顾孩子的时候有了一种创意感时,他更加享受这个过程了。
所以,如果想要说服一个人,请把焦点专注在感觉上,这样,你的说服会如有神助。
009 最后,总结一下,这本书给我们列出了一个说服别人的核心原则,就是不要去和对方的理性的大脑皮层对话,而是要和掌握情绪和原始冲动的蜥蜴脑对话,说服对方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条,以行动而不是态度为目标,采用“踏脚入门”技巧,因为态度会随着具体的行动而轻易的改变。第二条,关注听众想听什么,谈论对方想要的东西,因为内在的蜥蜴不会听从理性的劝说。第三条,时时刻刻注意营造一种感觉,因为感觉是让人作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主要推动力。
010 让我们记住这句话:说服更关乎感觉,而非事实。